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参数垃圾电站锅炉防腐涂层体系的设计策略与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曲作鹏 刘吉臻 +4 位作者 田欣利 魏啸天 汪瑞军 王永田 王海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6-191,共6页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垃圾发电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针对高参数垃圾电站锅炉管道腐蚀减薄到一定程度时,造成泄漏甚至爆管的严重安全问题,本文在简介了高参数对锅炉腐蚀影响规律的基础上,评述了高参数条件下管道的基...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垃圾发电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针对高参数垃圾电站锅炉管道腐蚀减薄到一定程度时,造成泄漏甚至爆管的严重安全问题,本文在简介了高参数对锅炉腐蚀影响规律的基础上,评述了高参数条件下管道的基材特性及主流涂层防护技术,重点论述了Inconel堆焊、感应熔焊、HVOF等技术及性能。因为涂层系统设计主要是对管道基体和涂层材料与工艺进行选配,同时匹配参数也是对涂层系统的主要评价指标,所以本文对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结合强度、孔隙率、服役寿命以及经济性等参数进行了系统评价,并阐述了涂层结构设计策略,包括防腐涂层的厚度设计、涂层结构设计、涂层材料组分设计等内容。根据涂层防护技术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粉末合成设计-涂层结构设计-服役性能评价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性;针对目前主要的材料体系设计比较集中于高Cr含量的FeCr系和NiCr系合金的现状,指出应开发以NiCr基辅以W、Mo等元素涂层材料,使其兼具优异的耐腐蚀和抗磨损的综合性能。最后对涂层防护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电站 防腐涂层 堆焊 感应熔焊 设计策略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阻燃隔热复合功能涂层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汪瑞军 马小斌 鲍曼雨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6期27-34,共8页
该文采用微弧脉冲离子表面改性技术与高能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了具有阻燃特性的TiZrNiCuBe非晶结构改性层和具有隔热特性的YSZ隔热一体化复合功能涂层.研究了该复合功能涂层的阻燃特性、隔热能力、结合强度等关键性能,重点研究了该复合... 该文采用微弧脉冲离子表面改性技术与高能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了具有阻燃特性的TiZrNiCuBe非晶结构改性层和具有隔热特性的YSZ隔热一体化复合功能涂层.研究了该复合功能涂层的阻燃特性、隔热能力、结合强度等关键性能,重点研究了该复合功能涂层对钛合金基体的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高温拉伸持久性能、高温拉伸蠕变性能及高周疲劳性能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弧脉冲离子表面改性技术与高能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的TiZrNiCuBe阻燃和YSZ隔热复合功能涂层,与钛合金基体的结合强度较高,达到37.6 MPa;在750℃仍然具有显著的阻燃效果,而未涂敷阻燃隔热复合功能涂层的钛合金在350℃就发生“钛火”燃烧现象;600℃时的隔热温度达到70℃,能满足无人机尾喷管使用要求.TA32钛合金沉积阻燃改性层后,与TA32钛合金相比,室温抗拉强度下降2.7%,550℃高温抗拉强度提高0.9%,550℃/350 MPa高温拉伸持久寿命下降8.5%,550℃/300 MPa高温拉伸蠕变伸长量提高2.5%,高周疲劳寿命下降25%;TA32钛合金沉积阻燃改性层再喷涂隔热涂层制备的阻燃隔热复合功能涂层后,与TA32钛合金相比,室温抗拉强度下降12.9%,550℃高温抗拉强度下降12.7%,550℃/350 MPa高温拉伸持久寿命下降39.7%,550℃/300 MPa高温拉伸蠕变伸长量提高32%,高周疲劳寿命下降24%.因此,采用微弧脉冲离子表面改性技术与高能等离子喷涂工艺制备的TiZrNiCuB阻燃和YSZ隔热复合功能涂层,对于TA32钛合金基体的室温和550℃的抗拉强度影响不大,但对高温拉伸持久、高温拉伸蠕变和高周疲劳性有较大的不利影响,特别是降低了钛合金基体的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阻燃改性层 隔热涂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制备阻燃层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汪瑞军 马小斌 鲍曼雨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9年第A02期152-156,共5页
近年钛合金在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设计与制造中得到重视,“钛火”问题成为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微弧脉冲离子表面改性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Ti40Zr25Be20阻燃改性层,重点研究室温与500℃时该阻燃层对基体力学性能的... 近年钛合金在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设计与制造中得到重视,“钛火”问题成为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研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微弧脉冲离子表面改性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制备Ti40Zr25Be20阻燃改性层,重点研究室温与500℃时该阻燃层对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残余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i40Zr25Be20阻燃改性层主要由Ti、Zr非晶相组成;阻燃层与钛合金基体之间形成微冶金结合;阻燃改性层中存在残余拉应力,其大小在25~35MPa之间;阻燃改性层在500℃条件下,对基体的抗拉性能无显著影响,对基体扭曲强度的影响约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阻燃改性层 非晶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锆酸盐热障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项建英 陈树海 +4 位作者 黄继华 周国栋 梁文建 汪瑞军 何箐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7-152,共6页
稀土锆酸盐是最有希望应用于未来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热障涂层材料之一。归纳了国内外研究者在稀土锆酸盐类陶瓷材料上取得的结果,系统分析了不同位置全取代或部分取代得到的掺杂陶瓷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并讨论了热障涂层材料研... 稀土锆酸盐是最有希望应用于未来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热障涂层材料之一。归纳了国内外研究者在稀土锆酸盐类陶瓷材料上取得的结果,系统分析了不同位置全取代或部分取代得到的掺杂陶瓷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并讨论了热障涂层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最后指出了稀土高酸盐热障涂层材料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稀土锆酸盐热 物理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CMAS耦合条件下热障涂层热循环实验方法 被引量:4
5
作者 何箐 吴鹏 +2 位作者 屈轶 汪瑞军 王伟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98,共7页
提出一种高温度梯度、燃气加热和CMAS(CaO-MgO-Al2O3-SiO2)沉积条件下热障涂层热循环实验方法,并对1200℃下CMAS沉积物对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过早失效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无CMAS耦合条件下,热障涂层热循环寿命为573次;C... 提出一种高温度梯度、燃气加热和CMAS(CaO-MgO-Al2O3-SiO2)沉积条件下热障涂层热循环实验方法,并对1200℃下CMAS沉积物对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过早失效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无CMAS耦合条件下,热障涂层热循环寿命为573次;CMAS耦合条件下,热障涂层热循环寿命降低至70次。CMAS渗入会导致陶瓷层表层产生致密层和横向微裂纹增多。CMAS耦合条件下,热障涂层的失效以陶瓷层逐层剥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S沉积物 热循环 高温度梯度 热障涂层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叶片表面热障涂层温度分布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段力 高均超 +5 位作者 汪瑞军 胡铭楷 苏靖超 成清清 张博 袁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5-920,共6页
采用有限元固体热传导仿真模型分析航空发动机导向叶片表面热障涂层(TBC)的温度特性;采用工程实验的通用模型,输入因变量(Input)→仿真模型和边界条件(Process)→输出变量(Output),进行热障涂层的实验设计;比较了几种热涂层材料(如ZrO2... 采用有限元固体热传导仿真模型分析航空发动机导向叶片表面热障涂层(TBC)的温度特性;采用工程实验的通用模型,输入因变量(Input)→仿真模型和边界条件(Process)→输出变量(Output),进行热障涂层的实验设计;比较了几种热涂层材料(如ZrO2系列TBC)的隔热性能,分析了不同的基底与TBC厚度下隔热性能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计算机仿真方法探讨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TBC隔热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温度边界条件对于准确估算TBC的隔热效果至关重要.在对比TBC的隔热性能时,需对测温环境进行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热障涂层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Z40M合金表面纳米和垂直裂纹结构热障涂层的抗燃气热腐蚀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何箐 屈轶 +1 位作者 汪瑞军 王伟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72,90,共8页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定向凝固DZ40M钴基高温合金表面喷涂NiCrAlY金属粘接层,以纳米7YSZ团聚粉末为原料,分别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粘接层表面制备了纳米结构和垂直裂纹结构7YSZ涂层,研究了高温合金基体和带涂层的基体在900℃下... 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技术在定向凝固DZ40M钴基高温合金表面喷涂NiCrAlY金属粘接层,以纳米7YSZ团聚粉末为原料,分别利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粘接层表面制备了纳米结构和垂直裂纹结构7YSZ涂层,研究了高温合金基体和带涂层的基体在900℃下的燃气热腐蚀性能,分析了合金和涂层的燃气热腐蚀产物和过程。结果表明:两种结构热障涂层均大幅度提高了DZ40M合金的抗燃气热腐蚀性能,可避免基体在高温燃气热腐蚀中产生大量易剥离的腐蚀产物和氧化腐蚀孔洞;两种结构涂层在燃气热腐蚀后仍然保持完整并具有相近的燃气热腐蚀速率,垂直裂纹结构涂层中垂直于基体的贯穿裂纹在提高涂层应变容限的同时,并不会成为腐蚀介质快速渗入的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Z40M高温合金 热障涂层 垂直裂纹 燃气热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带压延黏附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学阁 赵光辉 +1 位作者 鲍曼雨 汪瑞军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49,共6页
工业化生产是面食加工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压延是面食生产的重要工艺。但是面团含水量高,压延时面带极易黏附“绕辊”而引发断裂,防止面带在压延辊表面黏附是面食加工机械高效与高可靠性运行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从面食加水量现状和面团... 工业化生产是面食加工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压延是面食生产的重要工艺。但是面团含水量高,压延时面带极易黏附“绕辊”而引发断裂,防止面带在压延辊表面黏附是面食加工机械高效与高可靠性运行的关键技术。本文首先从面食加水量现状和面团黏附机理两方面开展了研究,其次主要综述了目前解决面带黏附的四类方法,它们分别是机械剥离;降低含水量;降低压延辊表面张力;调整面带流变学特性;并对不同方法的使用特点、原理进行了系统性论述。最后从表面工程技术角度,对解决面带黏附技术进行了展望,为解决面食加工中的黏附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延辊 面带 表面黏附 防黏附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水量和压延比对面带压延黏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学阁 詹华 +2 位作者 王亦奇 李世岩 汪瑞军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3,共6页
选用35%~65%加水量和10%~55%压延比2组工艺参数,采用自制黏附测试平台研究面带黏附能力,同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LF-NMR)分析35%~55%加水量对面团内水分迁移规律的影响,并使用面筋网络分析法研究55%加水量的面团在25%~55%不同压延比下的... 选用35%~65%加水量和10%~55%压延比2组工艺参数,采用自制黏附测试平台研究面带黏附能力,同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LF-NMR)分析35%~55%加水量对面团内水分迁移规律的影响,并使用面筋网络分析法研究55%加水量的面团在25%~55%不同压延比下的面筋网络变化。结果表明,加水量在35%~45%时,面带黏附能力偏低且数值增长缓慢,加水量在45%~65%区间时,面带黏附能力急速增长。强、弱结合水是面团内水分存在的主要形式,加水量提高,面团内弱结合水的比例增大,强结合水的比例逐渐降低。压延比增大面带黏附能力成线性规律增加,并且会破坏面筋网络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水量 压延比 黏附 核磁共振 面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延辊表面面带黏附行为的研究
10
作者 张学阁 贾甲 +2 位作者 李鸿印 赵光辉 汪瑞军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1,共7页
工业化生产是面食制品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压延辊是面食加工装备的重要部件,防止面带在压延辊表面黏附是面食装备高效与高可靠性运行的重要技术。为解决面带黏附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面团粘性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认为面团的持水能力是... 工业化生产是面食制品加工的重要发展方向,压延辊是面食加工装备的重要部件,防止面带在压延辊表面黏附是面食装备高效与高可靠性运行的重要技术。为解决面带黏附问题,本文首先综述了面团粘性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认为面团的持水能力是调控面团粘性的一个主要因素。然后归纳了面团黏附的三种形式,着重分析了压应力对黏附效果的影响,认为压应力使面团组织致密化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面团与界面处的真实接触面积。最后对比分析涂层的综合性能(机械性能和疏水性能),认为低表面能的无机材料是当前在压延辊表面构建防粘涂层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食装备 面带 压延辊 防黏附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红外法SMT软钎焊接头缺陷检测
11
作者 王春青 梁旭文 +4 位作者 王金铭 钱乙余 汪瑞军 崔殿享 王听岳 《电子工艺技术》 1996年第1期29-30,42,共3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激光/红外质量检测系统对激光/红外辐射响应方法检测存在于SMT接头中的各种缺陷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红外信号能够很好地反映焊点钎料的多少、焊点表面的状态等影响接头质量的因素。分析了对应不同缺... 利用自行研制的激光/红外质量检测系统对激光/红外辐射响应方法检测存在于SMT接头中的各种缺陷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红外信号能够很好地反映焊点钎料的多少、焊点表面的状态等影响接头质量的因素。分析了对应不同缺陷的红外辐射信号特征,通过建立焊点缺陷一红外辐射信号之间关系的数据库,初步实现了SMT焊点的质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安装技术 软钎焊 接头 缺陷 检测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YSZ热喷涂粉末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威 朱颖 +1 位作者 何箐 汪瑞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6-88,95,共4页
基于纳米涂层的优异性能,研究了纳米YSZ热喷涂粉末的制备工艺。喷雾干燥造粒后,分别用霍尔漏斗法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团聚体粉末的流动性、松装密度及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发现,固含量越高,粉末的流动性及松装密度性能越好,但... 基于纳米涂层的优异性能,研究了纳米YSZ热喷涂粉末的制备工艺。喷雾干燥造粒后,分别用霍尔漏斗法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团聚体粉末的流动性、松装密度及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发现,固含量越高,粉末的流动性及松装密度性能越好,但过高的固含量反而会影响造粒效果;在固含量一定的情况下,黏结剂含量适中的浆料造粒后团聚体粉末的流动性更好。为了得到性能更好的团聚体粉末,合理的后续处理方法是在电流300A,电压40V条件下进行等离子致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YSZ 喷雾干燥 热处理 等离子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寿命原则的垃圾电站锅炉烟道高温防腐设计策略探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曲作鹏 田欣利 +3 位作者 谢广校 汪瑞军 吴永新 王海军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54-160,共7页
针对目前国内外高参数垃圾发电站高温防腐的迫切需求,采用等寿命设计原则,按照垃圾锅炉内各烟道实际温度和管道腐蚀速率的变化规律,较为精细化地制定了烟道高温腐蚀防护策略和方案:第一烟道的中、下部水冷壁,确定采用复合感应熔焊涂层防... 针对目前国内外高参数垃圾发电站高温防腐的迫切需求,采用等寿命设计原则,按照垃圾锅炉内各烟道实际温度和管道腐蚀速率的变化规律,较为精细化地制定了烟道高温腐蚀防护策略和方案:第一烟道的中、下部水冷壁,确定采用复合感应熔焊涂层防护;第一烟道的上部和顶棚,采用Inconel625堆焊;第二烟道水冷壁采用复合感应熔焊工艺;第三烟道水冷壁采用感应熔焊;水平烟道中的高温过热器采用复合感应熔焊工艺;中、低温过热器采用感应熔焊工艺。省煤器推荐采用高温陶瓷涂料。按照等寿命设计原则制定的分烟道精细化防腐策略,可大大降低企业的一次性投入,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发电站 等寿命设计 锅炉四管 堆焊 复合感应熔焊 陶瓷涂料 精细化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参数对锆合金表面原位薄膜性能的影响规律
14
作者 袁祖浩 鲍曼雨 +1 位作者 汪瑞军 关成君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1-294,共4页
通过高温氧化工艺原位形成氧化锆膜技术是提高生物医学植入用锆合金材料使用性能的有效手段。采用扫描电子显电镜(SEM)、表面硬度测试、X射线衍射(XRD)及球盘式摩擦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氧化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氧化锆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 通过高温氧化工艺原位形成氧化锆膜技术是提高生物医学植入用锆合金材料使用性能的有效手段。采用扫描电子显电镜(SEM)、表面硬度测试、X射线衍射(XRD)及球盘式摩擦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氧化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氧化锆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氧化温度与保温时间增加,均会使氧化薄膜厚度增加,其中氧化温度对氧化薄膜厚度影响更大;氧化薄膜中t-ZrO_2体积分数是影响氧化薄膜表面硬度的重要因素,当氧化温度为500℃时,随着保温时间增加,氧化薄膜t-ZrO_2体积分数相应增加,其表面硬度增大;而当氧化温度为550℃时,氧化薄膜的t-ZrO_2体积分数和表面硬度均先增加后降低;获得氧化薄膜厚度、硬度与摩擦性能综合性能最优的参数为氧化温度550℃,保温时间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合金 高温氧化 氧化锆薄膜 生物医学材料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碳固存的影响测度及关键指标 被引量:4
15
作者 袁旸洋 郭蔚 +2 位作者 汤思琪 杨明珠 汪瑞军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6期6-16,共11页
“双碳”背景下城市空间碳汇结构与布局的提升与优化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作为碳汇效益的主要载体,城市蓝绿空间在增汇减碳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但当下对于城市蓝绿空间整体格局对其碳固存的影响关联研究不足。文章以合肥中心城区为例,基于2... “双碳”背景下城市空间碳汇结构与布局的提升与优化是重要的研究内容。作为碳汇效益的主要载体,城市蓝绿空间在增汇减碳方面具有协同作用,但当下对于城市蓝绿空间整体格局对其碳固存的影响关联研究不足。文章以合肥中心城区为例,基于2000、2010、2020年的数据,在量化城市蓝绿空间格局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机器学习XGBoost-SHAP模型测度与解译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碳固存的影响及关键指标。结果表明:1)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对碳固存具有影响,且不同格局特征的影响程度不同。2)影响碳固存的城市蓝绿空间格局关键指标有斑块层的FRAC、CONTIG、AREA和ENN,类型层的ED、COHESION、DIVISION和LSI。3)蓝绿斑块形状复杂度越高,越有利于碳汇效益的发挥;蓝绿空间分布的聚集度越高、距离越近、连通度越高,碳汇效益越好。据此,提出以碳增汇为目标的城市蓝绿空间格局规划优化策略,以期为城市蓝绿空间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蓝绿空间 NPP 景观格局指标 数字景观技术 XGBoost-SHA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道路绿带生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瑞军 成玉宁 《风景园林》 2020年第4期56-61,共6页
绿地自身及其所处空间的形态特征对于植物生境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建成环境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化模拟与实地采样调查,分析和总结包括光照因子、局地风环境、土壤水因子、土壤理化属性在内的主要生境因子特征及其与道路绿... 绿地自身及其所处空间的形态特征对于植物生境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建成环境道路绿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化模拟与实地采样调查,分析和总结包括光照因子、局地风环境、土壤水因子、土壤理化属性在内的主要生境因子特征及其与道路绿带空间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光照因子、局地风环境与街谷形态、绿带位置关联密切;土壤水因子、pH值与绿带宽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生境分析为绿带植物营造提供科学依据,指向种植设计与场地设计之间的双向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建成环境 道路绿带 生境 街谷空间 光照 局地风 绿带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绿地空间特征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瑞军 成玉宁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1期190-193,共4页
文章基于对不同空间类型绿地主要生境因子的调查与分析结果,以土壤水因子为研究对象,从特征因素的角度分析和梳理了空间变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及其规律,归纳了方位、形态、地形和植被结构等四个空间特征因素,结合相关样点数据的计算和... 文章基于对不同空间类型绿地主要生境因子的调查与分析结果,以土壤水因子为研究对象,从特征因素的角度分析和梳理了空间变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及其规律,归纳了方位、形态、地形和植被结构等四个空间特征因素,结合相关样点数据的计算和比较,分别讨论了它们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联性。在各种关联机制中,与地表水体和地表径流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地形因素和形态因素中边界的处理方面,对土壤含水量的作用效果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因子 土壤含水量 空间特征 建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河堤绿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汪瑞军 韩轶群 +1 位作者 谢明坤 吕晓倩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3年第12期87-91,122,共6页
文章以泰州引江河为例,分析讨论了河堤绿化的特点,并结合互联网技术构建了一种智能化的绿化设计方法。从材料、生态、景观3个维度探讨了河堤内部的空间分化及其产生的绿化差异,并提出了10种对应的绿化模式。采用Vue框架构建智能设计系... 文章以泰州引江河为例,分析讨论了河堤绿化的特点,并结合互联网技术构建了一种智能化的绿化设计方法。从材料、生态、景观3个维度探讨了河堤内部的空间分化及其产生的绿化差异,并提出了10种对应的绿化模式。采用Vue框架构建智能设计系统的前端,Spring MVC框架构建系统后端,MySQL结合Redis构建对接数据库,光辉城市Mars软件进行组合模型的渲染。最终实现具备信息存储、方案生成、即时模拟功能的交互式绿化设计系统。该研究探索搭建了一个供决策方、设计方和使用方能够有效沟通的平台,着力服务于“健康河湖”、“幸福河湖”的打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堤 绿化设计 智能化 生态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城市绿地乔木遮光率
19
作者 汪瑞军 杨静 成玉宁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3期40-45,共6页
乔木冠层遮光是决定中下层植被光照环境的关键因素,遮光效果受不同层次空间特征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以南京市华东地区常见景观乔木为调查对象,分析单株、群植和建筑环境等不同条件下的乔木遮光率特征,结果显示:受调查树种的平均... 乔木冠层遮光是决定中下层植被光照环境的关键因素,遮光效果受不同层次空间特征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以南京市华东地区常见景观乔木为调查对象,分析单株、群植和建筑环境等不同条件下的乔木遮光率特征,结果显示:受调查树种的平均遮光率为91.84%,常绿树种整体大于落叶树种;种内差异与规格具有显著关联,且以正相关为主;群植遮光率普遍大于单株,增大幅度与构成树种和组合结构相关;建筑周边小环境的变化对乔木遮光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本身的遮光效果与落叶单株的平均水平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遮光率 光照因子 乔木种类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对比分析的历史街区绿量生态效益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长涓 宫聪 汪瑞军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5期103-113,共11页
对比生态街区,顺应自然演变而来的历史街区的绿地率远达不到当今的规划标准,二维绿量评价标准也不能完全反映历史街区的生态效益。为此,从历史街区二维绿量标准适宜性分析出发,通过三维倾斜摄影和实地调研采集植物物种和空间信息,以生... 对比生态街区,顺应自然演变而来的历史街区的绿地率远达不到当今的规划标准,二维绿量评价标准也不能完全反映历史街区的生态效益。为此,从历史街区二维绿量标准适宜性分析出发,通过三维倾斜摄影和实地调研采集植物物种和空间信息,以生态标准规划建设的生态街区为对照样本,利用模拟方程测算2块试验样地绿容率数据,对比分析历史街区是否绝对不生态。结果表明,历史街区在单位绿地面积上比生态街区可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更具有绿量优势:1)历史街区乔木在群落配置上更具多样性特征;2)历史街区乔木总叶面积占比更大;3)历史街区给予乔木的时空效益更多;4)历史街区拥有更丰富的立体绿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利于文化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的历史街区绿量优化策略,旨在为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生态街区 二维绿量 三维绿量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