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谱技术结合分子模拟测定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模式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亚萍 张国文 汪浪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33-1437,共5页
在生理酸度(pH 7.4)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CD)和红外光谱(FT-IR)等多种光谱方法并结合分子模拟技术,测定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模式。荧光滴定结果表明,DnOP对HS... 在生理酸度(pH 7.4)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CD)和红外光谱(FT-IR)等多种光谱方法并结合分子模拟技术,测定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模式。荧光滴定结果表明,DnOP对H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为形成HSA-DnOP复合物的静态猝灭,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熵变(ΔS°)和焓变(ΔH°)分别为35.32 J·mol-1·K-1和-9.13 kJ·mol-1,表明结合反应主要由疏水作用和氢键驱动。位点竞争实验表明DnOP与曙红Y发生了置换反应,揭示DnOP主要结合在HSA亚结构域ⅡA(SiteⅠ位),分子模拟结果显示,DnOP插入亚结构域ⅡA的疏水空腔,通过疏水作用以及DnOP的羰基氧与His242氨基酸残基间形成的氢键与蛋白结合,实验结果与荧光光谱及位点竞争实验一致。紫外-可见光谱、CD及FT-IR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DnOP与HSA结合导致了HSA二级结构发生变化,降低了HSA中α-螺旋的含量,并诱导HSA的多肽链发生部分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人血清白蛋白 作用模式 光谱法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电喷雾法萝卜硫素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枭 孟官丽 +3 位作者 王齐蕾 汪浪红 范代娣 吕新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3-119,共7页
使用静电喷雾法制备不同壁材的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微胶囊,通过表征微胶囊表面形貌、分子间相互作用、热行为、体外释放情况以及在高温下的贮存稳定性,研究食品级聚合物对SF的微胶囊化作用,从而筛选出适合静电喷雾包封SF的壁材。... 使用静电喷雾法制备不同壁材的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F)微胶囊,通过表征微胶囊表面形貌、分子间相互作用、热行为、体外释放情况以及在高温下的贮存稳定性,研究食品级聚合物对SF的微胶囊化作用,从而筛选出适合静电喷雾包封SF的壁材。结果表明,微胶囊平均粒径在427.80~1 857.04 nm之间,呈球状,表面光滑。相比壳聚糖,玉米醇溶蛋白(Zein)和明胶(gelatin,Gel)是更有效的SF递送载体,Zein-SF、Gel-SF的包封率分别为(95.83±2.37)%、(95.11±2.8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确认了SF微胶囊中SF的存在;热重分析结果显示SF微胶囊在300℃的高温下才大量降解,有较高的热稳定性。SF微胶囊在模拟胃肠液和食物基质的最终释放率在80%~90%之间,具有良好的胃肠溶解和释放性能;同时,微胶囊化处理后的SF耐热性显著提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开发SF递送载体,促进其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微胶囊化 静电喷雾 表征 体外释放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通过肠道菌群控制肥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燕燕 梁艳彤 +5 位作者 吴佳敏 曾新安 曾巧辉 曹诗林 廖兰 汪浪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共8页
肥胖是由于新陈代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体内脂肪过量堆积,可能会导致机体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等各种代谢综合征的出现。肥胖是威胁现代社会健康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与治疗肥胖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目前,已经... 肥胖是由于新陈代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体内脂肪过量堆积,可能会导致机体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等各种代谢综合征的出现。肥胖是威胁现代社会健康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预防与治疗肥胖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目前,已经有一些肠道菌群抑制肥胖症的机制被报道。然而,由于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复杂性,哪一种微生物群落与肥胖直接相关仍然是有待研究的。本综述中,以肥胖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组成的改变为切入点,进一步阐述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与肥胖发生机制的密切联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得出益生菌可直接影响肥胖患者肠道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代谢产物,或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达到重塑肥胖宿主代谢的目的。因此,采用益生菌与益生元治疗将成为预防与治疗肥胖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肠道菌群 肥胖 脂肪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露聚糖对高热能膳食诱导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脑部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茜 李若雨 +6 位作者 刘思宁 陈盼盼 方洁 汪浪红 龚桂萍 王仲孚 黄琳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66-175,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分子质量(1、5、90 kDa)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对高脂高果糖膳食(high fat and high fructose diet,HFFD)诱导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脑部氧化应激状态的干预作用。本实验通过HFFD造模,将90只小鼠随机...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分子质量(1、5、90 kDa)魔芋葡甘露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对高脂高果糖膳食(high fat and high fructose diet,HFFD)诱导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及脑部氧化应激状态的干预作用。本实验通过HFFD造模,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D)、阴性对照组(ND+1 kDa KGM、ND+5 kDa KGM、ND+90 kDa KGM)、HFFD模型组(HFFD)、干预组(HFFD+1 kDa KGM、HFFD+5 kDa KGM、HFFD+90 kDa KGM)和阳性对照组(HFFD+KGM)。通过旷场、Y迷宫、水迷宫等行为学实验测试评估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脑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变化,测定脑组织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相对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相对活力,分析不同分子质量KGM对HFFD引起的小鼠认知功能紊乱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分子质量KGM均能够显著改善高热能膳食诱导小鼠的工作记忆能力(P<0.05);90 kDa KGM干预组小鼠在旷场及水迷宫定位巡航实验中的总移动距离显著增加(P<0.05);而1 kDa KGM干预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且空间探索实验中小鼠穿越原平台的次数及在平台所在象限的移动距离显著增加(P<0.05)。脑组织病理学切片结果显示,这些分子质量KGM对高热能膳食诱导小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形态异常具有明显改善作用。抗氧化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90 kDa KGM能显著地提高小鼠脑组织中GSH的相对含量(P<0.05),1 kDa KGM能显著增加CAT相对活力(P<0.05)。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质量(90 kDa)的KGM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鼠自发活动能力,而低分子质量(1 kDa)的KGM可以更有效地改善高热能膳食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脑部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露聚糖 分子质量 高热能膳食 认知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