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腹腔引流液培养结果及耐药状况,为临床预防感染和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腹腔引流液,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Micro Scan Walk Away 40SI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目的分析腹腔引流液培养结果及耐药状况,为临床预防感染和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腹腔引流液,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Micro Scan Walk Away 40SI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培养出细菌9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株,阴性菌82株,酵母菌3株。前3位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70株(76.09%)、肺炎克雷伯菌5株(5.43%)、铜绿假单胞菌4株(4.34%)。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结论腹腔引流液标本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耐药状况严重,提示临床应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9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40例,同时纳入40例同期行开腹腹腔镜肝切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9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40例,同时纳入40例同期行开腹腹腔镜肝切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与开腹组进行对比,腹腔镜组在切口长度(6.29 cm vs 20.31 cm)、失血量(98.62 ml vs 165.78 ml)、术后住院时间(7.62 d vs 12.78 d)、术后禁食时间(1.48 d vs 2.17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vs 17.5%)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方面,开腹组明显优于腹腔镜组(192.58 min vs 127.44 min),而在围手术期肝功能指标,术后1年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手术肝切除相比,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几无二致,且近期疗效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腹腔引流液培养结果及耐药状况,为临床预防感染和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患者送检的腹腔引流液,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Micro Scan Walk Away 40SI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培养出细菌9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株,阴性菌82株,酵母菌3株。前3位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70株(76.09%)、肺炎克雷伯菌5株(5.43%)、铜绿假单胞菌4株(4.34%)。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结论腹腔引流液标本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耐药状况严重,提示临床应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文摘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9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40例,同时纳入40例同期行开腹腹腔镜肝切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二次手术、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指标.结果与开腹组进行对比,腹腔镜组在切口长度(6.29 cm vs 20.31 cm)、失血量(98.62 ml vs 165.78 ml)、术后住院时间(7.62 d vs 12.78 d)、术后禁食时间(1.48 d vs 2.17 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vs 17.5%)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方面,开腹组明显优于腹腔镜组(192.58 min vs 127.44 min),而在围手术期肝功能指标,术后1年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手术肝切除相比,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几无二致,且近期疗效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