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在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汪桂芳 谢金涛 +1 位作者 张文静 周雅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74-677,共4页
目的 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采用替罗非... 目的 探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研究组采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心功能、心肌酶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P <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LVEF更高(P <0.05),LVEDD、LVPWD更低(P <0.05);治疗后2组乳酸脱氢酶(LDH)、肌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水平降低(P <0.05),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 <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76%,2/42)低于对照组(19.05%,8/42)(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治疗中联合应用替罗非班与替格瑞洛能够促进心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心肌酶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罗非班 替格瑞洛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城开发与保护背景下的“人”的因素——以商丘古城为例
2
作者 王薇 李明 汪桂芳 《中外建筑》 2016年第6期51-54,共4页
随着古城开发与保护热情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古城迎来了重获新生的机会。但是,当前社会对古城商业开发过大或者一味"修旧如旧",我们应该对古城居民即"人"的因素更加重视。这里就当前古城开发保护当中的普遍问题结合... 随着古城开发与保护热情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古城迎来了重获新生的机会。但是,当前社会对古城商业开发过大或者一味"修旧如旧",我们应该对古城居民即"人"的因素更加重视。这里就当前古城开发保护当中的普遍问题结合商丘古城的实例,列取了比较典型的十一个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建议,最后给出了个人的关于古城建设方面的更加人性化的五点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 开发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CPAP在婴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晓辉 李莉 +3 位作者 张艳琴 汪桂芳 查荣芳 何贺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8期62-63,共2页
目的研究在治疗婴儿重症肺炎中采取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婴儿重症肺炎患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8例。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无创CPAP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 目的研究在治疗婴儿重症肺炎中采取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婴儿重症肺炎患儿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8例。参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采用无创CPAP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呼吸困难消失时间(0.89±0.08)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24±0.65)d、动脉血氧分压(PaO_2)(98.65±3.25)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97.62±3.56)mm Hg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的(2.21±0.09)d、(7.11±0.44)d、(79.64±4.21)mm Hg、(84.21±4.38)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创CPAP治疗应用在婴儿重症肺炎中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呼吸情况以及血气情况,具备广泛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婴儿重症肺炎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庄铁矿井下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现状分析
4
作者 郭盖 赵前凤 汪桂芳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9期221-222,225,共3页
为了全面掌握张庄铁矿井下作业场所职业卫生防护与管理情况,依据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标准规范,对井下生产现场主要职业病危害进行调查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矿井下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手传振动、噪音、... 为了全面掌握张庄铁矿井下作业场所职业卫生防护与管理情况,依据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标准规范,对井下生产现场主要职业病危害进行调查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矿井下作业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手传振动、噪音、高温、有毒有害物质,属职业病危害风险严重企业。该矿井下职业病危害现状总体情况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但掘进、凿岩等部分岗位接触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仍超标,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提高安全防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职业病危害 调查检测 职业健康监护 对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