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MS结合响应面法与主成分分析优化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
1
作者 汪树林 商晶 +6 位作者 刘文君 蔡泽荣 钱梦雨 胡晓欣 曹亮 王振中 肖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12,共12页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工艺参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浸泡时间)进行考察;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得到综合评分,并以综合得分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工艺。结果通过定性分析从肠炎合剂Ⅱ中推测和鉴定了110个成分,包括有机酸2种、黄酮类82种、萜类化合物13种、生物碱类13种,基于定性分析结果,通过UPLC-Q-TOF-MS/MS结合Masshunter质谱数据分析软件导出48个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的指标成分质谱响应度,进行PCA并计算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指标进行响应面分析,综合响应面预测结果及生产实际得到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浸泡45 min,溶剂倍量8倍,提取2次,每次120 min。结论为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的考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中药复方开发拓展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主成分分析 葛根素 甘草酸 木香烃内酯 芍药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思概念、相异构想与儿童数学教学 被引量:7
2
作者 汪树林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第1期47-49,共3页
"迷思概念""相异构想"是儿童在日常生活、数学的类化概念、儿童的自我思维定势或心理暗示中所形成的错误概念或思维结构。儿童的数学迷思概念或相异构想具有自发性、肤浅性、隐蔽性、顽固性等特性。在儿童数学教学... "迷思概念""相异构想"是儿童在日常生活、数学的类化概念、儿童的自我思维定势或心理暗示中所形成的错误概念或思维结构。儿童的数学迷思概念或相异构想具有自发性、肤浅性、隐蔽性、顽固性等特性。在儿童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探析迷思概念、相异构想的转变策略,进而帮助儿童判断、识别并纠正数学的迷思概念、相异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思概念 相异构想 转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创客理念深化数学实验教学 被引量:4
3
作者 汪树林 《江苏教育》 2017年第17期35-38,共4页
作为数学创客教育的课程载体,数学实验有着自身的特质——思想与实践对接、归纳与演绎交融、思维与创造共生。运用创客理念进行数学实验,要警惕讲解对操作的代替、结果对过程的僭越、操作对思想的轻视。在引领儿童进行'数学众创'... 作为数学创客教育的课程载体,数学实验有着自身的特质——思想与实践对接、归纳与演绎交融、思维与创造共生。运用创客理念进行数学实验,要警惕讲解对操作的代替、结果对过程的僭越、操作对思想的轻视。在引领儿童进行'数学众创'时,教师须引发儿童的主动之意、彰显儿童的理解之美、呈现儿童的解放之乐、满足儿童的成长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实验 创客理念 课程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育:在哲学思想牵引下自由呼吸 被引量:2
4
作者 汪树林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第5期38-41,共4页
当下数学教育最显性问题是教师"数学观"的缺失和"价值观"的缺席。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必须自觉反思、追问数学的本体和数学教育的价值,即"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教育为什么",并在好的"数学... 当下数学教育最显性问题是教师"数学观"的缺失和"价值观"的缺席。作为教育的主导者,教师必须自觉反思、追问数学的本体和数学教育的价值,即"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教育为什么",并在好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的牵引下去捕捉数学文本中"哲学基因"和数学教学的"哲学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观 数学教育观 哲学化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本数学”的教学主张与实践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汪树林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59,共3页
教学新理念催生了教学新常态。但无可否认,当下的儿童数学教学依然存在着儿童数学学习兴趣衰减,数学技能水平低劣,数学创新力缺失的现状。基于此,笔者提出"源本数学",主张从生命本源、知识起源和教学启源的视角来理解儿童、... 教学新理念催生了教学新常态。但无可否认,当下的儿童数学教学依然存在着儿童数学学习兴趣衰减,数学技能水平低劣,数学创新力缺失的现状。基于此,笔者提出"源本数学",主张从生命本源、知识起源和教学启源的视角来理解儿童、数学与教学。"源本数学"教学流淌着"数学味",充溢着"儿童味",孕育着"发展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本数学 教学主张 实践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自我习得性”教学:守望数学教学的“生本时代”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树林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3年第2期41-44,共4页
儿童"自我习得性"教学是儿童依据自身已有认知结构、知识经验、生活履历"自组织"数学学习素材,主动经历、体验、复演人类数学创造的"生命.实践"活动历程。儿童"自我习得性"教学从数学的"... 儿童"自我习得性"教学是儿童依据自身已有认知结构、知识经验、生活履历"自组织"数学学习素材,主动经历、体验、复演人类数学创造的"生命.实践"活动历程。儿童"自我习得性"教学从数学的"理性精神"出发,其主旨是润泽儿童的数学生命。建构儿童"自我习得性"教学,首先要基于儿童学习原点,消除儿童"习得性无助感";其次要基于儿童学习过程,指导儿童"自我习得"。儿童"自我习得性"教学让教育真正进入了"以生为本"的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本时代 自然学习 强化学习 “自我习得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耕犁:对儿童“自我习得性”学习的探寻——兼从教学现场探析儿童“主体性学习”的本真意蕴
7
作者 汪树林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9,共5页
儿童"主体性学习"需要深度耕犁,如同土地需要深翻。在儿童"主体性学习"中,"自我习得"有它内在的规定性,体现为儿童在学习中的自觉探求、自我体验,显现为儿童主体的批判、怀疑与自我确信精神。在教学中,... 儿童"主体性学习"需要深度耕犁,如同土地需要深翻。在儿童"主体性学习"中,"自我习得"有它内在的规定性,体现为儿童在学习中的自觉探求、自我体验,显现为儿童主体的批判、怀疑与自我确信精神。在教学中,智性建构学习范式——儿童"自我习得性"学习,以期对儿童"主体性学习"进行深度耕犁,探寻儿童"主体性学习"的意义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习得 主体性学习 深度耕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数学”教学观察与思考
8
作者 汪树林 《江苏教育》 2008年第2期35-36,共2页
一、“儿童数学”意味着什么 1.直指儿童。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完整的生命个体。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生活阅历、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所积淀下的“前数学经验”,使得他们每个人的数学学习背景丰富而... 一、“儿童数学”意味着什么 1.直指儿童。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完整的生命个体。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生活阅历、文化背景,尤其是在日常生活、游戏等活动中所积淀下的“前数学经验”,使得他们每个人的数学学习背景丰富而独特,我们可以称之为儿童数学的“前理解”,或者称作为儿童数学学习的“期待视界”。它们的存在对数学教学提出一种崭新的要求与表达方式,那就是:数学教学惟有“直指儿童”,才能真正和儿童并肩看美丽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经验 儿童 教学观察 数学教学 生命个体 个性特征 生活阅历 文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全息学习范式 给予儿童360度的数学学习支持
9
作者 汪树林 《江苏教育》 2018年第17期42-44,49,共4页
基于生本教育思想,数学教学要引领儿童超越异化学习,建立全息学习范式。全息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在。聚焦全人视野,运用全面方式,凸显“全人发展”,教师要注意捕捉“全息元”,探寻信息存在;运用关系思维,推动“全息互动”;... 基于生本教育思想,数学教学要引领儿童超越异化学习,建立全息学习范式。全息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在。聚焦全人视野,运用全面方式,凸显“全人发展”,教师要注意捕捉“全息元”,探寻信息存在;运用关系思维,推动“全息互动”;聚焦“全息体”,形成枢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学习 全息元 全息互动 全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学:基于“文化生态”视野的重构
10
作者 汪树林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3年第7期48-51,共4页
从"文化生态学"的观点看,课堂是一个微型的文化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要善于处理"形式数学"与"非形式数学"、"过程数学"与"对象数学"、"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q... 从"文化生态学"的观点看,课堂是一个微型的文化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要善于处理"形式数学"与"非形式数学"、"过程数学"与"对象数学"、"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等诸多生态因子的辩证关系。基于儿童特质和数学的学科本性,"文化生态学"告诉我们:必须从数学本体的自然生态、儿童异体间的类生态以及儿童自体的内生态三个向度,去开启儿童的数学智慧,提升儿童的数学素养,实现数学教育的"转识成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 自然生态 类生态 内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阅读:造就学生的“数学视界”——儿童数学阅读现状扫描、价值追寻与实践建构
11
作者 汪树林 《教育家》 2011年第9期61-63,共3页
一、点击现状:当下的数学阅读问题何在 现状一:教科书成了数学阅读“被遗忘的材料” 美国著名教育家贝尔曾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使用数学教科书作过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 一、点击现状:当下的数学阅读问题何在 现状一:教科书成了数学阅读“被遗忘的材料” 美国著名教育家贝尔曾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使用数学教科书作过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阅读 阅读现状 实践建构 学生 数学教科书 扫描 儿童 视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让数学教育充盈“绿色”
12
作者 汪树林 《教育家》 2011年第9期60-60,共1页
近年来,在江苏教坛涌现出各种教学流派,令人叹为观止。单就小学数学而言,我所知道比较有影响的就有张齐华的“文化数学”,徐斌的“趣味数学”、陈士文的“智慧数学”、蔡宏圣的“和谐数学”、许卫兵的“简约数学”等等。他们均从不... 近年来,在江苏教坛涌现出各种教学流派,令人叹为观止。单就小学数学而言,我所知道比较有影响的就有张齐华的“文化数学”,徐斌的“趣味数学”、陈士文的“智慧数学”、蔡宏圣的“和谐数学”、许卫兵的“简约数学”等等。他们均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数学和数学教学的要义,也让我们对于数学和数学教学的理解更加清晰和透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育 文化生态 “绿色” 数学教学 教学流派 小学数学 趣味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