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细凝聚和吸附-脱附回路的物理化学解释 被引量:18
1
作者 汪政德 张茂林 +3 位作者 梅海燕 孙良田 李士伦 吴清松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3-235,共3页
在测定多孔介质的吸附等温线时,常出现脱附滞后现象,即在同一压力下,吸附等温线与脱附等温线不相重合,脱附曲线高于吸附曲线,形成所谓“吸附-脱附回路”。从物理化学中亚稳状态的基本理论出发,得到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微小液滴的饱... 在测定多孔介质的吸附等温线时,常出现脱附滞后现象,即在同一压力下,吸附等温线与脱附等温线不相重合,脱附曲线高于吸附曲线,形成所谓“吸附-脱附回路”。从物理化学中亚稳状态的基本理论出发,得到平面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之间的关系———开尔文(Kelvin)方程,利用该方程解释了毛细凝聚现象,论证了产生吸附-脱附回路现象的原因,分析了在多孔介质中毛细管压力对油气体系相平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凝聚 吸附 脱附 毛细管压力 亚稳状态 开尔文方程 多孔介质 凝析油气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气过程相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汪政德 梅海燕 +2 位作者 张茂林 李闽 吕晓梅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19-21,共3页
注气混相驱和非混相驱已成为国内外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大方法之一。注气将改变原有油藏体系的组分、组成等热力学条件 ,使原油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注气过程中流体相态研究是最基础的油藏工程研究内容 ,其结果为注气过程油... 注气混相驱和非混相驱已成为国内外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大方法之一。注气将改变原有油藏体系的组分、组成等热力学条件 ,使原油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注气过程中流体相态研究是最基础的油藏工程研究内容 ,其结果为注气过程油藏开发设计、动态分析等提供基础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对黑油油藏注天然气 ,油藏饱和压力将大幅度地提高 ,在温度—压力图上表现为泡点线变化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气 天然气 相态 饱和压力 黑油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南31联合站往复式压缩机入口管道减振技术研究
3
作者 汪政德 刘智勇 +3 位作者 高金桥 刘生丽 刘根强 高锋 《石油工程建设》 2007年第6期69-71,共3页
通过对石南31联合站往复式压缩机入口管道的振动监测,发现压缩机入口管道振幅超过危险值,分析了振动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压力不均匀和共振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措施,包括在分离器出口法兰连接处安装孔板,加设管道支撑,增大入口管段直径等... 通过对石南31联合站往复式压缩机入口管道的振动监测,发现压缩机入口管道振幅超过危险值,分析了振动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压力不均匀和共振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措施,包括在分离器出口法兰连接处安装孔板,加设管道支撑,增大入口管段直径等。改造后振动监测数据证明,减振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在相关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式压缩机 振动位移 激振力 激振频率 不均匀度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固相沉积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梅海燕 张茂林 +2 位作者 汪政德 孙良田 李士伦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3期40-42,共3页
根据油气烃类体系的组成特点 ,提出了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 ,对气相和液相采用状态方程描述 ,使用溶液理论处理固相。该模型可以模拟计算由于压力、温度或组成改变而造成的有机固相沉积起始点和沉积量 ,计算的固相沉积起始点与实... 根据油气烃类体系的组成特点 ,提出了气液固三相相平衡热力学模型 ,对气相和液相采用状态方程描述 ,使用溶液理论处理固相。该模型可以模拟计算由于压力、温度或组成改变而造成的有机固相沉积起始点和沉积量 ,计算的固相沉积起始点与实测值接近。为油气开采过程、集输过程、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以及气驱采油过程 ,由于温度、压力或组成的改变而造成的石蜡、沥青等有机固相沉积给生产造成的危害 ,提供了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固相沉积 热力学模型 油气体系 烃类 气相 液相 沉积起始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梅牛 汪政德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年第4期226-228,共3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中医药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