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砖石古塔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抗震加固措施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张永亮
汪振新
+1 位作者
刘尊稳
赵成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7,共7页
为了提高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针对其地震反应特点,研究了砖石古塔的抗震薄弱部位、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评价指标以及抗震加固措施。主要研究结论为:(1)提出了采用极限承载能力与层间位移角2个指标综合评估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并通过工程...
为了提高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针对其地震反应特点,研究了砖石古塔的抗震薄弱部位、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评价指标以及抗震加固措施。主要研究结论为:(1)提出了采用极限承载能力与层间位移角2个指标综合评估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提出了对穿锚杆锁定内外钢带围箍和竖向贯穿钢筋为主,聚丙烯酸脂乳液砂浆裂缝注浆为辅的砖石古塔综合抗震加固措施。(3)砖石古塔塔底截面为承载能力抗震薄弱部位,抗拉能力不足是导致塔体破坏的主要原因。(4)地震作用下,砖石古塔随着塔体层数的增加,层间位移角增大,顶层塔体为变形能力薄弱部位。该研究结果可为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评估与抗震加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石古塔
抗震性能
地震反应
评估方法
加固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优化串-并联模型的钢桁拱桥系统易损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聪聪
张永亮
+1 位作者
汪振新
朱光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6-1503,共8页
为研究适用于钢桁拱桥系统易损性的分析方法,采用串联模型、简单串-并联模型、优化串-并联模型3种可靠度模型,基于一阶界限法分别绘制系统易损性曲线、系统损伤超越概率差值曲线以及损伤控制组件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串联模型不能考虑主...
为研究适用于钢桁拱桥系统易损性的分析方法,采用串联模型、简单串-并联模型、优化串-并联模型3种可靠度模型,基于一阶界限法分别绘制系统易损性曲线、系统损伤超越概率差值曲线以及损伤控制组件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串联模型不能考虑主、次要构件在系统易损性中的比重,简单串-并联模型能考虑主、次要构件的比重,但往往不能代表结构真实的失效模式,而优化串-并联模型既能代表考虑主、次要构件的比重,又能代表真实的失效模式。设计地震动下串联模型、简单串-并联模型分别会高估和低估系统轻微损伤超越概率,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串联模型导致系统严重损伤的误差最大,简单串-并联模型导致系统中等损伤的误差最大。不同可靠度模型的系统损伤超越概率较大的直接原因是不同可靠度模型的系统易损性的控制组件不同。因此建议对钢桁拱桥系统易损性分析时宜采用优化串-并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拱桥
主、次要构件
系统易损性
优化串-并联模型
一阶界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砖石古塔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抗震加固措施研究
被引量:
12
1
作者
张永亮
汪振新
刘尊稳
赵成江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4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68034)
文摘
为了提高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针对其地震反应特点,研究了砖石古塔的抗震薄弱部位、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评价指标以及抗震加固措施。主要研究结论为:(1)提出了采用极限承载能力与层间位移角2个指标综合评估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提出了对穿锚杆锁定内外钢带围箍和竖向贯穿钢筋为主,聚丙烯酸脂乳液砂浆裂缝注浆为辅的砖石古塔综合抗震加固措施。(3)砖石古塔塔底截面为承载能力抗震薄弱部位,抗拉能力不足是导致塔体破坏的主要原因。(4)地震作用下,砖石古塔随着塔体层数的增加,层间位移角增大,顶层塔体为变形能力薄弱部位。该研究结果可为砖石古塔的抗震性能评估与抗震加固提供参考。
关键词
砖石古塔
抗震性能
地震反应
评估方法
加固措施
Keywords
masonry pagoda
seismic performance
seismic response
assessment method
strengthening measures
分类号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优化串-并联模型的钢桁拱桥系统易损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聪聪
张永亮
汪振新
朱光增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集团第十市政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6-1503,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68037)。
文摘
为研究适用于钢桁拱桥系统易损性的分析方法,采用串联模型、简单串-并联模型、优化串-并联模型3种可靠度模型,基于一阶界限法分别绘制系统易损性曲线、系统损伤超越概率差值曲线以及损伤控制组件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串联模型不能考虑主、次要构件在系统易损性中的比重,简单串-并联模型能考虑主、次要构件的比重,但往往不能代表结构真实的失效模式,而优化串-并联模型既能代表考虑主、次要构件的比重,又能代表真实的失效模式。设计地震动下串联模型、简单串-并联模型分别会高估和低估系统轻微损伤超越概率,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串联模型导致系统严重损伤的误差最大,简单串-并联模型导致系统中等损伤的误差最大。不同可靠度模型的系统损伤超越概率较大的直接原因是不同可靠度模型的系统易损性的控制组件不同。因此建议对钢桁拱桥系统易损性分析时宜采用优化串-并联模型。
关键词
钢桁拱桥
主、次要构件
系统易损性
优化串-并联模型
一阶界限法
Keywords
steel truss arch bridge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mponents
system vulnerability
optimized series parallel model
first order boundary method
分类号
U448.2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砖石古塔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及抗震加固措施研究
张永亮
汪振新
刘尊稳
赵成江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优化串-并联模型的钢桁拱桥系统易损性研究
刘聪聪
张永亮
汪振新
朱光增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