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ELTS)的发现与命名——Stretta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00例 被引量:61
1
作者 汪忠镐 刘建军 +7 位作者 陈秀 吴继敏 王利营 巩燕 白晶 董元元 胡亚辉 来运纲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第5期1-4,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临床表现和内镜下Stretta射频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4月-2007年2月施行内镜下射频治疗的200例GERD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例中49例以反酸、烧心、...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临床表现和内镜下Stretta射频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4月-2007年2月施行内镜下射频治疗的200例GERD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例中49例以反酸、烧心、咽部异物感等消化道症状为主;36例仅表现为咳嗽、咯痰、喘息、憋气等呼吸道症状;98例以消化道表现为主合并呼吸道症状;15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偶有消化表道症状;2例现为胸骨后疼痛,诊为冠心病。治疗后即刻复查胃镜见190例贲门口包绕内镜紧密,10例贲门口较前缩紧;4例术中食管、贲门黏膜少量出血,无其他并发症。治疗2天内198例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随访1—11个月,5例自觉无明显改善,3例于术后1-7个月后复发(1例接受了重复治疗,“哮喘”再度消失),12例失访;180例(90.0%)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者尤其明显。结论:GERD导致的呼吸道和咽喉部表现既常见凶险,又罕为大众所知,为此作者提出了以胃食管交接处为启动器、以咽为反应器、以口鼻为效应器、以喉气管为喘息发生器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为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astroesphago—larygotracheal syndrome,GELTS)或两管一腔综合征这一新概念。内镜下Stretta治疗GERD操作较为简捷、安全,具有颇好前号,更适于有严重呼吸道症状和GELTS的病例。复发时尚可重复治疗或改用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哮喘 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 两管一腔综合征 Stretta射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流引起的呼吸道表现:胃食管气道反流及其误诊误治 被引量:27
2
作者 汪忠镐 宁雅婵 +11 位作者 吴继敏 刘建军 季峰 刘登科 张普德 高翔 张成超 刘永飞 申海涛 刘复州 李治仝 胡志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呼吸道表现,即胃食管气道反流(gastroesophago-airway reflux,GEAR)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情况,总结微创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2006年10月至2009年11月诊治的1014例胃食管反... 目的探讨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呼吸道表现,即胃食管气道反流(gastroesophago-airway reflux,GEAR)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情况,总结微创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2006年10月至2009年11月诊治的1014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对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766例诊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呼吸道症状依次为喘息、憋气、咳嗽、咽异物感、咳痰、喉部发紧等。741例(96.7%)在外院误诊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其中误诊为呼吸道疾病患者3个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41~60岁最多。均在本中心经胃镜检查和食管24小时pH监测、试验性药物治疗,确诊为GERD。改良的Stretta射频治疗392例,372例获随访24~44个月,总有效率94.9%。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262例,214例随访4~20个月,总有效率91.1%。112例接受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结论临床应全面认识GERD,尤其注意口鼻、咽喉和气道、肺部的临床表现,其病因可以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反流,我们将其统称为GEAR,而由其引起的这组临床表现则建议称为胃食管气道综合征。误诊的纠正本身就可使病情改善,经过合理的治疗有望得到更好疗效,为患者带来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气道反流 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 胃底折叠术 Stretta射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动物实验初步验证 被引量:24
3
作者 汪忠镐 来运钢 +2 位作者 吴继敏 李春民 季锋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第12期1-2,F0003,共3页
目的:试图从动物实验探讨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方法:将4只远交群(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只。实验组在食管近段置入撑开器,以消除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封闭幽门远端以形成反流;对照组仅封闭幽门远端。两组制备完成后胃内... 目的:试图从动物实验探讨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方法:将4只远交群(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只。实验组在食管近段置入撑开器,以消除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封闭幽门远端以形成反流;对照组仅封闭幽门远端。两组制备完成后胃内注入亚甲蓝溶液1 m l,观察胃内容物反流情况。结果:实验组食管、咽部、口鼻腔和喉气管内腔均蓝染,对照组除部分食管蓝染外,余部位均未见蓝染。结论:实验结果揭示了作为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基础的胃食管喉气管反流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 胃食管反流病 哮喘 喉痉挛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喷嘴及3S现象:胃食管气道反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汪忠镐 高翔 +8 位作者 来运刚 季峰 张成超 胡志伟 宁雅婵 李治仝 吴继敏 卞策 牛炎鑫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3期5-7,F0003,共4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建立食管反流模型探讨食管反流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方法①实验1:将4只SD大鼠分别设为实验和对照组。实验组制成食管反流模型,两组均在结扎封闭肠腔,向胃腔注入亚甲蓝1 ml。②实验2:将3只SD大鼠制成食管高位反流模型,...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建立食管反流模型探讨食管反流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方法①实验1:将4只SD大鼠分别设为实验和对照组。实验组制成食管反流模型,两组均在结扎封闭肠腔,向胃腔注入亚甲蓝1 ml。②实验2:将3只SD大鼠制成食管高位反流模型,食管内加压注入10%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观察咽部反流表现。③实验3:将3只SD大鼠制成食管高位反流模型,加压注射泛影葡胺造影剂,在X线下动态观察咽部反流表现。④实验4:将大耳白兔2只制成食管高位反流模型,加压注射泛影葡胺造影剂,在X线下动态观察咽部反流表现。⑤实验5:大耳白兔2只,以10%硫酸钡混悬液替代泛影葡胺,余同实验4。结果实验1中,实验组大鼠食管充满蓝色,气道有不同程度蓝染;对照组仅部分食管蓝染。实验2中,随着反流启动压力的增加,可见实验用水从大鼠咽部向上溢出,喷洒在不同平面,喷入喉腔时见到气管收缩。实验3中,X线下观察造影剂形成反流时咽部呈喷嘴,并见向咽上喷洒和少量造影剂进入气管。实验4中,X线下观察反流在咽部呈喷嘴,并经此喷射入口、鼻和咽喉,喉和气管内见少量造影剂;反流压力增高时,更多造影剂喷出。实验5中X线下见到明显的咽部鸟嘴、经咽喷洒和雾状物进入喉腔、气管甚至到达肺部。结论实验证实了研究者的临床假设:由胃食管气道反流激惹了以咽喉为中心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并证实食管反流状态下的咽喷嘴及其由溢出、喷洒和喷出(spilling、spraying、spurting)组成的3S现象,为探讨胃食管气道反流所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气道反流 哮喘 喷嘴 实验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引起“顽固性哮喘”以致气胸一例报告 被引量:18
5
作者 汪忠镐 陈秀 +7 位作者 韩冰 刘建军 李震 闫军红 巩燕 吴继敏 李茂源 隋波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11期8-9,F0003,共3页
本刊2006年第5期及中国康网相继刊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教授以自己切身的误诊经历撰写的“胃食管反流病不容忽视”一文及“关注胃食管反流病”专题后,引起众多媒体关注,CCTV“走进科学”和“健康之路”节目、《健康报》、《中国青... 本刊2006年第5期及中国康网相继刊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教授以自己切身的误诊经历撰写的“胃食管反流病不容忽视”一文及“关注胃食管反流病”专题后,引起众多媒体关注,CCTV“走进科学”和“健康之路”节目、《健康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先后给予报道,众多患者登录中国康网咨询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在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汪忠镐院士带领工作人员应用新型的Strettac超声射频治疗,为70余位长期误诊的胃食管反流病病人解除了痛苦,并有大量病人预约诊治。新近,汪老给本刊投来一份典型的误诊病例报告,病人患“顽固性哮喘”20年,以致引起气胸,汪老根据亲身误诊经历全面分析病情,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立即纠误挽治,收效显著。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知水平,有关汪院士及胃食管反流病中心的工作动态,本刊将继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白发性气胸 支气管哮喘 Stretta微量射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治疗全主动脉夹层和狭窄一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汪忠镐 李鸣 +3 位作者 张鸿坤 潘松龄 金炜 越海格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9-29,40,共2页
关键词 全主动脉夹层 狭窄 支架型人工血管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及其综合征 被引量:25
7
作者 汪忠镐 吴继敏 +7 位作者 谭松涛 季峰 来运钢 高翔 张成超 宁亚婵 李治仝 陈秀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5期401-405,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gastre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即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胃灼热、反食、嗳气等症状,它可导致食管组织损害。咽喉反流(laryngopharygeal reflux,LPR)为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引起慢性咽喉炎、声... 胃食管反流病(gastre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即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胃灼热、反食、嗳气等症状,它可导致食管组织损害。咽喉反流(laryngopharygeal reflux,LPR)为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引起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咽异物感、频繁清嗓、慢性咳嗽、吞咽困难等临床表现。胃食管喉气管反流(gastroesophago-larygotracheal reflux,GELTR)则是发自贲门部,以咽喉部为反应中心,以气道表现尤其是哮喘、喉气道激惹为突出点,涉及呼吸、消化两大系统及耳鼻口腔的反流性疾病,即以胃食管交接处为启动器、以咽为反应器、以口鼻为效应器,以喉气道为喘息发生器的一种临床症候群———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astroesophago-larygotracheal syndrome,GELTS),可表现为严重"哮喘"、喉部发紧、咳嗽、咳痰和声音嘶哑、听力障碍等症状体征。此类患者多长期误诊,一旦得到正确诊断,即能得到希望以至新生。本文以罕见的食管、气管和双下支气管系统同时被钡剂充盈的图像等为依据,从LPR探讨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及其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问题,并提出了在生理情况下呈闭合状态和经咽反流的鸟嘴机制,以及由溢出或淤出(spilling)、涌出或呕出(spurting)和喷射或气雾(spraying)组成的"3S"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咽喉反流 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7
8
作者 汪忠镐 张小明 +4 位作者 李鸣 金炜 单平 谷涌泉 潘松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移植物腔内治疗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 方法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 ,在DSA监视下 ,以血管腔内微创法治疗 136例大动脉疾病 ,包括夹层动脉瘤 116例、真性胸主动脉瘤 11例、假性胸主动脉瘤 7例、... 目的 探讨血管移植物腔内治疗肾动脉平面以上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 方法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12月 ,在DSA监视下 ,以血管腔内微创法治疗 136例大动脉疾病 ,包括夹层动脉瘤 116例、真性胸主动脉瘤 11例、假性胸主动脉瘤 7例、主动脉缩窄 2例。最低位病变位于腹腔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之间。 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 6例 (4 4 % )。在 1枚腔内移植物到位后仍有内漏 2 5例 ,其中 2例经球囊扩张后消失 ,余 2 3例经再次植入支架移植物后内漏消失 18例 ,3例在复查中自动消失 ,2例为 1年以上的Ⅰ和Ⅱ型内漏。发生后期内漏 2例 (因移植物移位和病变发展各 1例 )。随访 1~ 4 2个月 ,平均 11个月 ,死亡 5例 (4例死因与原发病的治疗无关 ,1例为多发性胸主动脉瘤复发 ) ,失访 11例 ,114例存活。 结论 微创方法治疗高风险的大动脉病变相对安全有效 ,似有良好发展前景 ,但所用装置和释放方法有待改进 ,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夹层动脉瘤 血管腔内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诊断和治疗挽救行气管切开的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患者 被引量:9
9
作者 汪忠镐 王利营 +2 位作者 吴继敏 刘建军 胡亚辉 《临床误诊误治》 2008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ELTS)所致喉痉挛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例因GERD所致喉痉挛行气管切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均有多年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长期误诊为支气管哮喘。随病程发展,出现严重喉痉挛... 目的: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及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ELTS)所致喉痉挛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例因GERD所致喉痉挛行气管切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均有多年咳嗽、喘息等呼吸道症状,长期误诊为支气管哮喘。随病程发展,出现严重喉痉挛、窒息而行气管切开,例1带管长达7个月始终误诊为声带麻痹,并3次行声带手术;例2得以及时诊断,经气管切开缓解呼吸窘迫,20天后顺利拔管。2例均经食管24小时pH检测和食管动力检测确诊GERD并GELTS,经Stretta射频治疗,症状消失。结论: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仅有呼吸道表现或以其为主要表现的GERD,使患者早日得到正确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 误诊 声带麻痹 哮喘 气管切开 Stretta射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发严重肺毁损的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一例纠误挽治 被引量:9
10
作者 汪忠镐 吴继敏 +7 位作者 刘建军 王利营 陈秀 巩燕 白晶 董元元 许辉 胡亚辉 《临床误诊误治》 2007年第9期1-2,共2页
2006年5月以来,本刊对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教授及其领导的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的临床研究给予了密切关注,相继发表了汪忠镐院士执笔撰写的3篇胃食管反流病论文。先后推出2期"关注胃食管反流病"专栏,对促进各专科医生... 2006年5月以来,本刊对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教授及其领导的二炮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的临床研究给予了密切关注,相继发表了汪忠镐院士执笔撰写的3篇胃食管反流病论文。先后推出2期"关注胃食管反流病"专栏,对促进各专科医生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知,减少误诊误治,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这一切,得益于汪院士对本刊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国际首发论文《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GELTS)的发现与命名》在本刊2007年5期刊发,医学泰斗裘法祖院士亲自撰文点评,说明了两位医学大家对《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的重视。汪忠镐院士自身误诊经历和临床研究及本刊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文献都提示,该病的误诊误治现象相当严重,很多患者因长期误诊造成不可逆的呼吸系统并发症。本期汪院士再次报道一例误诊为"哮喘"达40年之久以致严重肺毁损的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通过回顾患者纠误挽治过程,以提醒临床医生引以为戒,重视胃食管反流病及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的误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误诊 哮喘 肺纤维化 肺气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引起十二指肠胃食管喉气管反流二例报道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忠镐 王利营 +6 位作者 李震 吴继敏 刘建军 来运钢 季锋 卞策 陈秀 《临床误诊误治》 2008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报道我们有关诊治胃食管反流(GER)工作的进展:①由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压迫十二指肠引起的反流;②提出十二指肠-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及肠系膜上血管压迫综合征(SMVS)的概念。方法:回顾并分析2例SMAS纠误挽治经过。结果:2例... 目的:报道我们有关诊治胃食管反流(GER)工作的进展:①由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MAS)压迫十二指肠引起的反流;②提出十二指肠-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及肠系膜上血管压迫综合征(SMVS)的概念。方法:回顾并分析2例SMAS纠误挽治经过。结果:2例均有胃食管反流表现,1例伴有咳嗽、咳痰和夜间憋醒,另1例在入院前13天开始有睡眠中突然咳嗽、憋气、咽喉部发紧。2例除从客观检查和主观分析诊断为GER外,均经X线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十二指肠显示"闸门征")、CT动脉造影(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20°)诊断为SMAS。其中1例经手术证实十二指肠第3段被肠系膜上动脉、静脉及系膜压迫;另1例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SMAS可以引起GER及胃食管喉气管反流,随病情加重可出现呼吸窘迫表现,胃食管喉气管反流的概念似应扩展为十二指肠-胃食管-喉气管反流,有必要将SMAS更名为SMVS。由SMAS引起的反流不能用修复贲门的方法治疗,必须从SMAS入手解决问题,呼吁临床医师对此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误诊 胃食管反流病 十二指肠胃食管喉气管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舱综合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忠镐 董建德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1-3,共3页
经济舱综合征(economy class syndrome,ECS)的病因涉及机舱因素和乘客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两个方面。ECS综合征主要发生在本身存在VTE危险因素的乘客中。除了通过适当活动、增加饮水等一般措施进行预防... 经济舱综合征(economy class syndrome,ECS)的病因涉及机舱因素和乘客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危险因素两个方面。ECS综合征主要发生在本身存在VTE危险因素的乘客中。除了通过适当活动、增加饮水等一般措施进行预防外,还应该建议存在VTE危险因素的乘客穿着加压长筒袜或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进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舱综合征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的微创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721-724,共4页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微创治疗 发病高峰年龄 DISEASE 十二指肠内容物 GERD 食管黏膜炎症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微创介入治疗 被引量:14
14
作者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症 微创介入治疗 重症下肢缺血 动脉硬化 闭塞性疾病 间歇性跛行 肢端溃疡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不容忽视——谈中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被引量:17
15
作者 汪忠镐 《临床误诊误治》 2006年第5期1-2,共2页
近期本刊主编陈晓红接到我国外科泰斗、92岁高龄的裘法祖院士一封亲笔荐稿信,而撰文者是被誉为我国血管外科首席专家的中国科学院汪忠镐院士。汪老一年多来常被咳嗽、喘息所困扰,被数位呼吸科医生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屡治无效。汪老从自... 近期本刊主编陈晓红接到我国外科泰斗、92岁高龄的裘法祖院士一封亲笔荐稿信,而撰文者是被誉为我国血管外科首席专家的中国科学院汪忠镐院士。汪老一年多来常被咳嗽、喘息所困扰,被数位呼吸科医生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屡治无效。汪老从自身病症入手,考虑为胃食管反流病,经过相关检查确诊,又经过药物和手术治疗而愈。汪老通过自己的患病、误诊、确诊的亲身经历,撰写了这篇“胃食管反流病不容忽视”,就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情况、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措施及预后等作了简短、精辟的阐述,呼吁临床医生关注胃食管反流病。汪老的责任心、裘老的热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忽视 中老年 血管外科 鉴别诊断 临床医生 中国科学院 支气管哮喘 相关检查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科新进展———微创外科在大动脉外科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26-329,共4页
关键词 血管外科 微创外科 大动脉疾病 人工血管 支架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策略及手术要点 被引量:14
17
作者 汪忠镐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11期1-5,共5页
近20年来,随着影像医学技术发展,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已无问题,但如何恰当治疗本病则是尚未解决的难题。急性病例必须给予积极降压、β受体阻滞剂和镇痛治疗,必要时给予冬眠疗法,避免应用过量液体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或肺水肿等严重后果,对... 近20年来,随着影像医学技术发展,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已无问题,但如何恰当治疗本病则是尚未解决的难题。急性病例必须给予积极降压、β受体阻滞剂和镇痛治疗,必要时给予冬眠疗法,避免应用过量液体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或肺水肿等严重后果,对于非并发型主动脉夹层力争以内科治疗,使假腔内形成血栓而自愈或防止其发展为并发型。血管外科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腔内治疗和杂交术式。在血管腔内疗法问世之前,精于主动脉夹层手术者寥寥无几,由于手术风险很高,指征十分严格,只对濒临死亡的各种并发型急性、亚急性病例进行换弓、大部或全降主动脉以致全主动脉置换。幸而血管腔内疗法问世,自然而然地首选血管腔内治疗。血管腔内治疗技术和少创杂交技术已开拓了主动脉夹层治疗全新的格局,尚保持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步伐。它们与手术相比,方法简单,学习曲线短。但不幸出现了治疗指征过宽,只要见到主动脉夹层,不管是急性或慢性,是并发或非并发病例,只要有弓降部或其他部位撕裂者,便积极在近侧病变置放支架移植物,常忽视了远侧残留病变的存在和处理,以至于医患矛盾不断出现,对此倾向必须加以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治疗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概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忠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过度治疗导致的并发症也在于预防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4-5,共2页
由于各种内外因素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医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将预防并发症放在首位,尤其将某些不应该出现的并发症从一开始就加以杜绝。这里,我希望通过2个实例加以说明。一位女大学生主诉左下肢轻微肿胀和轻度... 由于各种内外因素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医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将预防并发症放在首位,尤其将某些不应该出现的并发症从一开始就加以杜绝。这里,我希望通过2个实例加以说明。一位女大学生主诉左下肢轻微肿胀和轻度静脉曲张,静脉造影为左髂静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过度治疗 预防 腔内 髂静脉狭窄 介入治疗 静脉曲张 女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微创外科及其在大血管病变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17-819,共3页
关键词 大血管病 微创外科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球囊扩张导管 血管内介入治疗 变方 血管疾病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