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大丰3个圈养幼龄麋鹿群的社会网络关系初探
1
作者 杨智琦 李欣怡 +2 位作者 曾妍 赵雨梦 汪开宝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13-17,共5页
社会关系网络分析(SNA)不仅可以精确地描述并量化社会网络,而且可以从不同层面了解动物行为和社群结构,现已广泛应用于多个物种的行为生态学研究。该研究运用SNA的方法,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了3群圈养幼龄麋鹿基于空间接... 社会关系网络分析(SNA)不仅可以精确地描述并量化社会网络,而且可以从不同层面了解动物行为和社群结构,现已广泛应用于多个物种的行为生态学研究。该研究运用SNA的方法,在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了3群圈养幼龄麋鹿基于空间接近行为的社会关系网络。从个体和整体2个层面分析结果发现,麋鹿个体之间的接近行为并非随机,个体会有选择地接近或回避其他个体;3个群体的整体稳定性和凝聚力都较高,形成了稳定的群体结构。基于试验结果,该文提出了设置合理的群体结构,维持鹿群的稳定性;持续开展社会网络关系研究,探究其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等建议。本研究填补了麋鹿社会网络研究的空缺,为麋鹿行为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 性别 社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繁殖期警戒行为 被引量:6
2
作者 汪开宝 游章强 +2 位作者 谢鸿鑫 郑天才 李忠秋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5-310,330,共7页
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特有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探讨白唇鹿对环境影响的警戒响应,于2016年9—10月采用焦点取样法对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繁殖期的警戒行为进行了观察,以探究... 白唇鹿Cervus albirostris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特有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探讨白唇鹿对环境影响的警戒响应,于2016年9—10月采用焦点取样法对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繁殖期的警戒行为进行了观察,以探究影响白唇鹿个体警戒水平的因素,并利用白唇鹿警戒间隔片段数据来验证Pulliam警戒模型中顺序随机性的先提假设,即任意2次连续扫视间隔片段的时间长短是随机的,与前一次警戒间隔的长短无关。结果表明:白唇鹿的年龄性别对个体警戒水平有显著影响,幼崽警戒水平高于成体,雌性高于雄性;人类干扰程度和个体所处空间位置对警戒水平的影响不显著;93.4%的警戒间隔片段均为随机分布,表明白唇鹿警戒行为模式符合Pulliam模型中关于警戒间隔顺序随机性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唇鹿 警戒行为 年龄性别 顺序随机性 四川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典型城市公园繁殖鸟类中的外来鸟种 被引量:5
3
作者 汪开宝 周生灵 +1 位作者 李忠秋 杨乐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9年第5期31-34,共4页
选取位于西藏拉萨的罗布林卡、龙王潭公园、布达拉宫广场,位于林芝的福建公园,以及位于昌都的天津广场等5个城市公园,于2017年5—6月采取样线法对其中的鸟类群落组成和外来鸟种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目20科36种,其中属于古北... 选取位于西藏拉萨的罗布林卡、龙王潭公园、布达拉宫广场,位于林芝的福建公园,以及位于昌都的天津广场等5个城市公园,于2017年5—6月采取样线法对其中的鸟类群落组成和外来鸟种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目20科36种,其中属于古北界的有12种,东洋界和广布种也均为12种。36种鸟类中,留鸟24种,夏候鸟6种,冬候鸟2种,旅鸟4种。统计到外来鸟种4种,包括山噪鹛(Garrulax davidi)、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红嘴相思鸟(Leiothrix lutea)及大紫胸鹦鹉(Psittacula derbiana),占调查鸟种种类的11.1%,外来物种的入侵风险在高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 外来物种 入侵 城市公园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