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周围脓肿三例误诊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官富 卢思保 《临床误诊误治》 2001年第2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肾周围脓肿 诊断 误诊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先天性巨输尿管的诊断与治疗(附12例报告)
2
作者 汪官富 陈安屏 +3 位作者 章灵芝 方夏玲 卢思保 王仙友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4期541-542,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巨输尿管 治疗方法 成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带蒂脂肪填塞防止肾囊肿去顶术后复发 被引量:5
3
作者 朱汝健 陈安屏 +10 位作者 汪官富 韩子华 张忠 李海平 林昀 孙方浒 李飞平 吴淞江 柯莽 俞洪元 王天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00-1302,共3页
目的探讨带蒂脂肪填塞在防止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后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同时带蒂脂肪填塞囊肿残腔治疗单纯性肾囊肿50例。左侧33例,右侧17例。囊肿直径4.6~12.0 cm,平均6.7 cm。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同时... 目的探讨带蒂脂肪填塞在防止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后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同时带蒂脂肪填塞囊肿残腔治疗单纯性肾囊肿50例。左侧33例,右侧17例。囊肿直径4.6~12.0 cm,平均6.7 cm。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同时带蒂脂肪填塞囊肿残腔,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5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5~65 min,平均38 min。术中出血量<50mL。50例随访3~24个月,经超声或CT检查无肾囊肿复发。结论后腹腔镜带蒂脂肪填塞囊肿残腔能有效防止肾囊肿去顶术后复发,操作安全简单,尤其适合残腔较深的肾囊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 腹腔镜术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汝健 孙方浒 +5 位作者 汪官富 柯莽 陈安屏 俞洪元 卢子文 王天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4,97,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行4~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其中治愈15例,1例6~9个月内复发。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行4~12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其中治愈15例,1例6~9个月内复发。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是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可靠方法,可作为替代传统经尿道电切术的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性膀胱炎 治疗 等离子双极电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白斑(附14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汝健 孙方浒 +3 位作者 汪官富 俞洪元 王天济 赵丕显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白斑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白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14例随访3个月~3年,症状消失,无复发及恶变。结论膀胱镜检查加活组织检查对膀胱白斑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 目的探讨膀胱白斑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白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14例随访3个月~3年,症状消失,无复发及恶变。结论膀胱镜检查加活组织检查对膀胱白斑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经尿道电切术是治疗膀胱白斑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白斑 经尿道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红剑 莫伊丽 +1 位作者 韩子华 汪官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7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温岭市中医院泌尿科行PKRP治疗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PKRP治疗。对...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温岭市中医院泌尿科行PKRP治疗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PKRP治疗。对照组予以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用于PKRP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综合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小切口放血护理在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梁彩霞 戴锦 +5 位作者 郑有卯 汪官富 李平仙 易利奇 赵晓燕 洪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期125-127,13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放血护理在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手足外科病房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给予"挑拨"方式,观...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放血护理在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手足外科病房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给予"挑拨"方式,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放血。观察两组住院天数、并发症及再次手术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住院天数为(18.23±6.14)d,再次手术发生率为33.3%(17/51),感染和坏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5%(12/51)和17.6%(9/5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76±4.59)d,再次手术发生率为17.6%(9/51),感染和坏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5/51)和7.8%(4/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情况比较,对照组血管危象发生11例,发生率为21.6%;再植指成活数35例,发生率为68.6%;患者满意度76.5%(39/51);观察组血管危象发生3例,发生率为5.9%;再植指成活数49例,发生率为96.1%;患者满意度94.1%(48/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放血护理能够减少末节断指再植动静脉危象,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减少再次手术发生率,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小切口 断指再植 动静脉危象 再次手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双通道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被引量:6
8
作者 朱汝健 陈安屏 +5 位作者 张忠 韩子华 黄理福 林昀 汪官富 王天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双通道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10月,对连续的1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经脐单孔双通道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其中左侧16例,双侧2例。于脐下缘作长1~1.5 cm弧形切口,Ve...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双通道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10月,对连续的18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经脐单孔双通道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其中左侧16例,双侧2例。于脐下缘作长1~1.5 cm弧形切口,Veress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并建立人工气腹后,于切口左侧端穿刺置入5 mm Trocar套管,置入5 mm 30°观察镜,腹腔镜监视下于切口右侧端穿刺置入5 mm Trocar套管作为操作通道,放置普通腹腔镜操作器械。于内环口上方2~3 cm处用剪开后腹膜,分离精索血管,使用5mm持夹钳上Hem-o-lok夹2~3枚集束结扎夹闭精索血管。结果 1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单侧14.5(10~25)min,双侧32.5(30~3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4(2~5)d。术后随访3~20个月,体检及超声检查无精索静脉曲张复发,无睾丸萎缩发生。结论经脐单孔双通道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操作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具有良好的微创和美容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手术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精索静脉结扎术 精索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下垂的诊断与治疗(附176例报道) 被引量:11
9
作者 汪官富 沈周俊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11期847-847,共1页
关键词 肾下垂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