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度梨形孢真菌促进芝麻生长并提高芝麻抗旱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文英 汪嫒嫒 +1 位作者 蒿若超 杨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5,83,共6页
将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Pi)真菌接种芝麻幼苗根部,分别在大田及温室条件下研究供试真菌对芝麻生长和抗旱性的效应。大田试验主要调查产量性状,温室试验在芝麻初花期进行15d的持续干旱处理,测定株高等形态性状、过氧化氢酶... 将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Pi)真菌接种芝麻幼苗根部,分别在大田及温室条件下研究供试真菌对芝麻生长和抗旱性的效应。大田试验主要调查产量性状,温室试验在芝麻初花期进行15d的持续干旱处理,测定株高等形态性状、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接种及未接种Pi真菌的芝麻植株在干旱处理前后叶长、叶宽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株高、全展叶片数、基部茎粗、叶绿素含量、根颈粗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人工干旱胁迫条件下,接种Pi真菌后芝麻植株能维持较高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较高含量的脯氨酸(Pro),降低丙二醛(MDA)含量,从而减轻干旱胁迫伤害。在千粒重及单株籽粒重两个产量性状上,大田和温室接种的芝麻与未接种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接种Pi真菌不仅能促进芝麻的生长,而且在干旱条件下,使得芝麻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显著提高芝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梨形孢 真菌 芝麻 促进生长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氏提取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丹百合中秋水仙碱的含量
2
作者 汪嫒嫒 曹欣洋 +5 位作者 田倩倩 杨胜男 李淑芳 史严培 周家华 詹红菊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36-40,共5页
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卷丹百合中的有效活性成分秋水仙碱,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百合中秋水仙碱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索氏提取过程中样品预处理方式和萃取剂因素对秋水仙碱含量的影响。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 ODS 5μ... 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卷丹百合中的有效活性成分秋水仙碱,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百合中秋水仙碱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索氏提取过程中样品预处理方式和萃取剂因素对秋水仙碱含量的影响。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Hypersil ODS 5μm(4.6 mm×250 mm),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 nm,流速0.6 mL/min,柱温为30℃。经定量限试验、系统适应性试验、线性关系考察、回收率试验验证,在HPLC色谱条件下,秋水仙碱在0.101~1.522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1.0154X+0.0112,R2=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为0.0038%。湖南、浙江、湖北、山东产地的卷丹样品中的秋水仙碱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山东产地的卷丹样品中秋水仙碱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卷丹百合 索氏提取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与复硝酚钠复配对南方大豆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郝青南 杨芳 +6 位作者 汪嫒嫒 龙泽福 杨中路 陈海峰 单志慧 邓军波 周新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0-620,共11页
为确定南方大豆增产增效的栽培管理措施及光合特性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本研究以5个南方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于初花期(R1)和鼓粒期(R5)进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和复硝酚钠,试验设置5个处理,3个种植区域,每个种植区3次重复,通过2年的数... 为确定南方大豆增产增效的栽培管理措施及光合特性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本研究以5个南方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于初花期(R1)和鼓粒期(R5)进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和复硝酚钠,试验设置5个处理,3个种植区域,每个种植区3次重复,通过2年的数据,研究了叶面喷施氮肥以及氮肥与复硝酚钠复配对南方大豆品种产量、品质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南方大豆各品种的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等光合特性,可提高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进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同时,氮肥与复硝酚钠复配与单独施用氮肥相比可使油6019、中豆44、中豆41和中豆63的产量增加,对脂肪和蛋白含量影响较小,对高蛋白品种皖豆28未起到增产的效果,但可使脂肪含量有所增加;经过氮素处理后,油6019的产量与品质呈现正相关性。综上所述,氮肥与复硝酚钠复配喷施具有进一步协同提高南方大豆品种产量和品质潜力,但由于对不同品种作用效果存在差异,针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需要制定最佳的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大豆 复硝酚钠 光合特性 产量和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平原夏大豆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综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念 杨梦婷 +4 位作者 杨芳 肖贞林 汪嫒嫒 刘歆 邓军波 《大豆科技》 2023年第4期23-29,34,共8页
为鉴定近年新育成夏大豆品系在江汉平原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文章以2022年大豆良种攻关项目暨长江流域大豆联合鉴定试验中20个参试夏大豆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综合农艺性状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其高产性、优质性、多抗性及适应... 为鉴定近年新育成夏大豆品系在江汉平原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文章以2022年大豆良种攻关项目暨长江流域大豆联合鉴定试验中20个参试夏大豆新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综合农艺性状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其高产性、优质性、多抗性及适应性等特性综合表现。结果表明:参试夏大豆品种(系)株高63.3~92.9 cm,底荚高度9.6~22.1 cm,主茎节数12~18节,有效分枝1~3个,单株荚数25~80个,单株粒数32~182粒,单株粒重5.4~28 g,百粒重12.4~22.2 g,产量2286~4210.5 kg/hm^(2)。其中,皖豆43较对照品种中豆41增产17.9%,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江汉平原推广种植或作为优良遗传资源利用。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夏大豆产量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荚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大豆产量高低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密切相关,通过选择种植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高的品种可提高夏大豆单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品种 江汉平原 农艺性状 综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