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汪国训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6期73-76,共4页
-
文摘
【正】 精神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多次出现和论述过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哲学范畴。可是迄今为止,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却没有对它进行多少认真的社会学考察。由于精神文明的建设,需要对精神生产这个历史唯物主义范畴进行理论分析,于是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这方面的文章。但其中有些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兹就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相互关系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相互关系
社会学考察
精神生产资料
精神文明
思想体系
物质生产
关系问题
相适应
两个基本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苏联哲学界对文化理论的探讨
- 2
-
-
作者
汪国训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4期84-87,共4页
-
文摘
【正】 苏联文化研究勃兴于六十年代中期.对社会主义社会来说,探讨文化理论有着头等重要的意义,因为文化程度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培育新人即社会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最高使命.正如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文章所指出的,文化问题,总是'永恒的'哲学问题,它成为二十世纪最有生气的问题之一,'成为现代哲学研究的中心'.二十多年来,苏联学术界就文化的定义,文化的本质,文化与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的关系,文化的要素、结构、功能及文化理论的系统方法,历史-文化类型学和文化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模式等等文化理论的紧迫课题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涌现出论述文化理论、文化哲学的专著与论文不胜枚举,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观点.
-
关键词
文化理论
文化类型学
社会主义社会
文化研究
社会关系
文化问题
二十世纪
苏联
哲学问题
理论模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苏联学者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研究
- 3
-
-
作者
汪国训
汪学群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0年第1期47-52,共6页
-
文摘
【正】 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一直受到苏联学者的重视,特别进入80年代,对这一问题从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简要介绍。一、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本质苏联学者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用事物内部矛盾的原理来探讨社会发展源泉和动力问题。第一,研究社会发展动力和源泉的出发点。苏联学者认为,社会原因范畴是分析社会发展源泉和动力范畴的出发点。因果性最一般的特点是它的普遍性、必然性和多样性。其本质在于它有起源的、派生的、主动的性质,它是作为物质的自我运动现象出现的。
-
关键词
社会发展动力
动力问题
苏联
社会动力
唯物辩证法
生产关系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阶级
积极作用
历史过程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王船山研究概述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弗.格.布洛夫
汪国训
-
出处
《船山学报》
1988年第1期35-39,共5页
-
文摘
布洛夫写的《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家王船山的世界观》一书(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76等出版)除“绪论”、“结束语”之外、共五章:一、王船山的时代;二、王船山的先驱者们:三、王船山的哲学观点,(思想家哲学体系的形成、自然观,对道器范畴的唯物主义解释、对陆王和佛教学说的批判、认识论、逻辑问题)四、王船山的社会政治观点,(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观点、道德学说、人道主义原则在王船山观点中的地位和作用、爱国主义和封建民族主义思想、王船山世界观的阶级实质,作为哲学史家的王船山科学研究的原则)五、王船山和他同时代人观点的评价。本刊1986年第二期刊载李申摘译的该书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本文摘译的是该书的《绪论》,题目是编者加的。
-
关键词
王船山
民族主义思想
十七世纪
李石岑
船山学报
张西堂
中国思想家
同时代人
冯友兰
发展观点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