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厚煤层大巷变形破坏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占领 刘志文 +2 位作者 赵华山 李永元 程利兴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9,共7页
针对特厚煤层大巷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及控制技术难题,以砚北煤矿二水平回风大巷为研究背景,在分析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及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与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断面注浆加固与高预应力支护综合围岩控制技术,制定了煤层大巷修复加固具... 针对特厚煤层大巷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及控制技术难题,以砚北煤矿二水平回风大巷为研究背景,在分析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及围岩变形破坏特征与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断面注浆加固与高预应力支护综合围岩控制技术,制定了煤层大巷修复加固具体实施方案,并确定了相应的技术参数,开展了井下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修复加固后35 d左右巷道变形趋于稳定,两帮最大位移量63.5 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79.8 mm;注浆后水泥浆液与巷帮煤体裂隙及破碎区充分胶结,围岩裂隙明显减少,钻孔成型效果显著提高。研究表明采用高预应力锚杆支护及全断面注浆加固后,在巷道围岩内形成锚注加固体,提高了巷道围岩稳定性与抗变形能力以及浅部锚杆(索)锚固基础力学性能,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动压巷道 注浆加固 锚杆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半煤岩巷道变形破坏机理研究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席义苗 程利兴 +2 位作者 张东昕 汪占领 石蒙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8,共7页
针对大断面半煤岩巷道围岩变形控制难题,以小保当煤矿一号井大断面半煤岩巷道为研究背景,测试了巷道围岩岩层分布、围岩地应力分布及裂隙发育,分析了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演化特征。通过实验室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分析了半煤岩组合体力学性... 针对大断面半煤岩巷道围岩变形控制难题,以小保当煤矿一号井大断面半煤岩巷道为研究背景,测试了巷道围岩岩层分布、围岩地应力分布及裂隙发育,分析了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演化特征。通过实验室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分析了半煤岩组合体力学性能及其变形破坏形态,揭示了强度较低的煤体最先在煤岩交界面发生破裂、滑移,变形不断向深部延伸,随着煤岩体完整性及强度的持续弱化,造成巷帮由下而上的非均匀渐进性失稳破坏,揭示了提高大断面半煤岩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关键在于控制煤岩交界面非协调变形。基于此提出了采用高预应力锚杆支护与薄弱区域加强支护的变形控制思路,制定了小保当一号井大断面巷道半煤岩巷道围岩变形控制方案,并开展了井下工业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在监测期内巷道顶板的位移量为28 mm,两帮的位移量为80 mm,底板的位移量为43 mm,随后围岩变形趋于稳定,巷帮煤岩交界处的变形控制效果显著,表明采用该方案可有效控制大断面半煤岩巷围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巷道 半煤岩巷道 高预应力支护 煤岩组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中厚煤层动压巷道顶板预制裂缝卸压护巷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永生 朱明鎏 +3 位作者 王思雨 郭罡业 汪占领 王港盛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期274-279,共6页
针对深部中厚煤层动压对巷道造成的破坏问题,以枣泉煤矿130203工作面运输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部中厚煤层动压巷道预制裂缝卸压护巷控制技术的研究。首先通过现场调查,分析了2号煤层工作面运输巷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原因,包括地质条件、... 针对深部中厚煤层动压对巷道造成的破坏问题,以枣泉煤矿130203工作面运输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深部中厚煤层动压巷道预制裂缝卸压护巷控制技术的研究。首先通过现场调查,分析了2号煤层工作面运输巷变形破坏特征及其原因,包括地质条件、采煤方法、巷道断面形状、支护方式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对顶板人工预制裂缝卸压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裂缝深度、裂缝间距、裂缝方向等因素对卸压效果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了顶板人工预制裂缝卸压的合理参数,提出了“巷道侧人工预制裂缝”的卸压护巷技术,并基于该技术进行了设计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在巷道侧施工人工裂缝,有效地释放了围岩压力,提高了巷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厚煤层 预制裂缝 巷道围岩 强采动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皱区构造应力对巷道支护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汪占领 康红普 林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8,共4页
为研究褶皱区构造应力对巷道支护的影响,解决褶皱区巷道支护难题,分析了褶皱区构造应力对巷道支护的影响特征及对支护的特殊要求及高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研究认为:褶皱区巷道支护要有较高承载能力、支护材料抗冲击性、围岩稳定性和围... 为研究褶皱区构造应力对巷道支护的影响,解决褶皱区巷道支护难题,分析了褶皱区构造应力对巷道支护的影响特征及对支护的特殊要求及高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研究认为:褶皱区巷道支护要有较高承载能力、支护材料抗冲击性、围岩稳定性和围岩整体性;高预应力锚杆支护对构造应力区巷道有较好的适应性。将该技术应用于枣泉煤矿,结果表明:高预应力锚杆支护巷道表面位移量降低75%以上,掘进速度提高7倍,并保证了顶板煤体的完整,巷道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 高预应力 锚杆支护 围岩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大断面托顶煤巷道支护机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汪占领 井庆贺 +3 位作者 石蒙 张洪清 张旭光 李寿君 《中国矿业》 2021年第3期66-69,82,共5页
为解决灵东煤矿Ⅱ3煤层大断面托顶煤巷道支护难题。本文采用原位测试、实验室测试以及数值模拟等综合分析方法,分析了顶煤的强度特征、护表构件面积对顶煤应力分布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对于强度偏低、裂隙较发育、顶板稳定性较差的顶煤,... 为解决灵东煤矿Ⅱ3煤层大断面托顶煤巷道支护难题。本文采用原位测试、实验室测试以及数值模拟等综合分析方法,分析了顶煤的强度特征、护表构件面积对顶煤应力分布的影响等。结果表明,对于强度偏低、裂隙较发育、顶板稳定性较差的顶煤,通过提高锚杆锚索预紧力并匹配面积大的护表构件更有利于预应力的扩散,形成较大范围的压应力区,有利于控制顶煤的整体稳定。并成功将该理念应用于首采工作面回风巷支护,顶煤完整性得到很好保持,顶板下沉量只有70 mm左右,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本文为类似条件下巷道支护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大断面托顶煤巷道 高预应力 锚杆支护 支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工作面沿空掘巷合理煤柱尺寸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汪占领 孟宪志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61,83,共5页
为确定柳巷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合理煤柱尺寸,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超前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和影响范围,并结合理论计算结果,从而确定合理的煤柱尺寸为10 m。通过采用高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改善了锚杆的主动支护能力,有... 为确定柳巷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合理煤柱尺寸,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超前支承压力的分布规律和影响范围,并结合理论计算结果,从而确定合理的煤柱尺寸为10 m。通过采用高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改善了锚杆的主动支护能力,有效保证了煤柱稳定和巷道安全,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宽度 沿空掘巷 特厚煤层 极限平衡理论 预应力 锚杆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动压软岩巷道底鼓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汪占领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57,共3页
针对深部动压软岩巷道底鼓严重与难控制问题,选取蒋家河煤矿二采区回风大巷为研究对象,对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现场调查发现该回风巷底鼓十分强烈,同时伴随有顶板冒落、片帮及侧墙破裂等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类巷道的底鼓原因与控制... 针对深部动压软岩巷道底鼓严重与难控制问题,选取蒋家河煤矿二采区回风大巷为研究对象,对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现场调查发现该回风巷底鼓十分强烈,同时伴随有顶板冒落、片帮及侧墙破裂等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类巷道的底鼓原因与控制机理,并提出了"注浆+锚索网喷+底板锚索"的综合控制技术。实践表明该技术控制区域围岩稳定,底鼓得到有效控制。该研究成果可为该矿或同类矿井巷道支护控制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动压软岩 底鼓 底板锚索 支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信息设计法的锚杆支护巷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汪占领 《煤矿开采》 2004年第1期34-35,38,共3页
针对煤巷锚杆支护中的巷道稳定性问题 ,通过实例分析 ,利用最大Lyapounov指数判断了巷道的动态稳定状况 。
关键词 动态信息设计 锚杆支护 巷道稳定性 Lyapounov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特厚煤层小煤柱沿空掘巷强力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高峰 石蒙 +1 位作者 汪占领 张腾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76,83,共6页
根据千树塔煤矿浅埋深特厚煤层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并结合工程类比的方法,分析确定该煤矿沿空掘巷护巷煤柱宽度为8 m。提出了千树塔煤矿小煤柱沿空掘巷护巷的基本支护思路:保证围岩整体有足够的支护强度和刚度;薄弱部位进行重点控制;... 根据千树塔煤矿浅埋深特厚煤层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并结合工程类比的方法,分析确定该煤矿沿空掘巷护巷煤柱宽度为8 m。提出了千树塔煤矿小煤柱沿空掘巷护巷的基本支护思路:保证围岩整体有足够的支护强度和刚度;薄弱部位进行重点控制;遵循控制效果与经济成本的合理平衡原则。提出了千树塔煤矿小煤柱沿空掘巷护巷高预应力强力支护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践,结果表明:运输巷道掘进期间围岩整体变形量在100 mm以内;工作面回采期间围岩最大变形部位为煤柱侧帮,最大位移量约为295 mm。实现了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期间运输巷围岩的稳定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特厚煤层 小煤柱 沿空掘巷 支护技术 数值模拟 工程类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采动条件下巷道群强力锚杆支护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建波 汪占领 李中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4-56,共3页
在介绍下沟煤矿4404工作面回风巷和泄水巷地质和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分析巷道群的应力分布情况,结合原有支护的问题和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理念,提出迎采动条件下小煤柱巷道群锚杆支护关键技术。井下实践表明,高预... 在介绍下沟煤矿4404工作面回风巷和泄水巷地质和生产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软件计算分析巷道群的应力分布情况,结合原有支护的问题和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理念,提出迎采动条件下小煤柱巷道群锚杆支护关键技术。井下实践表明,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支护设计参数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压影响 小煤柱巷道群 锚杆支护 高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强度原位快速测试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万祥 陈治中 汪占领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4,共3页
为获取煤岩体真实单轴抗压强度,介绍了煤岩体抗压强度井下原位测试方法,并应用此法对枣泉煤矿东、西翼采区进行了煤岩体强度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枣泉煤矿二煤平均单轴抗压强度17 MPa以上。顶板粉砂岩和细砂岩的抗压强度为42~55 MPa;砂... 为获取煤岩体真实单轴抗压强度,介绍了煤岩体抗压强度井下原位测试方法,并应用此法对枣泉煤矿东、西翼采区进行了煤岩体强度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枣泉煤矿二煤平均单轴抗压强度17 MPa以上。顶板粉砂岩和细砂岩的抗压强度为42~55 MPa;砂质泥岩和泥岩抗压强度24~34MPa;炭质泥岩抗压强度较低,为11~15 MPa。基于井下煤岩体抗压强度实测数据应用于巷道支护设计,更符合井下实际情况,设计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显著提高,巷道支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单轴强度 原位测试 钻孔触探法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顶煤大断面全煤巷道高预应力锚杆(索)支护机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锦荣 姜鹏飞 +2 位作者 张成宇 汪占领 程蓬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56,61,共6页
塔山煤矿3-5~#煤层8105工作面5105辅运巷为特厚顶煤大断面全煤巷道,受多种因素影响巷道支护困难。采用单轴、三轴压缩试验对比研究了煤体在不同围压下的破坏特征;揭示出锚杆、索的高预应力可使巷道顶煤和巷帮煤体由二向或低围压三向受... 塔山煤矿3-5~#煤层8105工作面5105辅运巷为特厚顶煤大断面全煤巷道,受多种因素影响巷道支护困难。采用单轴、三轴压缩试验对比研究了煤体在不同围压下的破坏特征;揭示出锚杆、索的高预应力可使巷道顶煤和巷帮煤体由二向或低围压三向受力状态变成高围压三向受力状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锚杆、索施加的高预应力并配套合理的护表构件可形成有效压应力区并实现预应力在煤体中的有效扩散,因而在保证可锚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锚杆、索的预紧力,并采用合理配套的护表构件。5105辅运巷现场试验表明,高预紧力使得掘进与回采期间锚杆与锚索受力变化不明显,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强烈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顶煤 大断面全煤巷道 巷道支护 高预应力 锚杆支护支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沟煤矿综放工作面煤体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韩海潮 解兴智 +1 位作者 富强 汪占领 《煤矿开采》 2004年第1期29-31,33,共4页
以下沟煤矿ZF180 4综放工作面现场实测为基础 ,结合理论计算 ,得出采动影响条件下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范围 ,为两顺槽的端头支护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同时通过实测与模型计算相结合 ,验算了区段煤柱留设尺寸的合理性 ,并在此基础上探... 以下沟煤矿ZF180 4综放工作面现场实测为基础 ,结合理论计算 ,得出采动影响条件下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范围 ,为两顺槽的端头支护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同时通过实测与模型计算相结合 ,验算了区段煤柱留设尺寸的合理性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沿空掘巷无煤柱开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沟煤矿 综放工作面 支承压力 煤柱 留设尺寸 沿空掘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山丘陵地带特厚煤层分层综放开采地表岩移规律及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小敏 霍宗保 +1 位作者 汪占领 李宏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39,70,共3页
通过对砚北煤矿地表移动观测资料的计算、分析与研究,初步揭示了该矿地表移动与变形规律和特点。为塌陷区治理、居民搬迁、保护煤柱的留设提供基础参数。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岩移规律 分层综放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含水层下软岩巷道“一隔三强”控制原理与技术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吴拥政 郭罡业 汪占领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82,共11页
针对弱含水层下软岩巷道围岩大变形难控制的问题,以清水营煤矿110207运输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研究工作。首先,依据现场调查与实测分析了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明确该巷道存在“一水三弱”的四大特征:即水与高比例黏土矿物并存、弱锚固... 针对弱含水层下软岩巷道围岩大变形难控制的问题,以清水营煤矿110207运输巷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研究工作。首先,依据现场调查与实测分析了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明确该巷道存在“一水三弱”的四大特征:即水与高比例黏土矿物并存、弱锚固基础、弱支护阻力扩散效能、弱围岩承载性能;其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的综合研究方法,揭示了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机制,认为弱含水层下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过程分为初始变形、急速变形与缓慢增长3个阶段,3个阶段的变形量占比约为10%、30%与60%,水的存在是导致该类巷道围岩后期变形缓慢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针对该类巷道围岩“一隔三强”的稳定性控制原理与方法,即采取合适的方法隔断水与泥岩的接触通道,强化锚杆(索)锚固基础、强化锚杆(索)预紧力扩散表层与增强巷道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并给出了相应的全断面“锚索+网+注浆+喷浆”的综合控制方案。将该方案付诸实践,现场实测表明:采用新方案后围岩裂隙封闭隔断了水与泥岩之间的接触通道,强化了锚索锚固力、预紧力扩散效能与围岩承载能力。矿压监测结果表明:巷道两帮最大移近量为51.9 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27.8 mm,保证了巷道的正常使用。研究成果较好解决了弱含水层下软岩巷道围岩的大变形问题,可为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含水层 软岩巷道 锚固 巷道支护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丽散注浆堵漏技术在沿空掘进巷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柏 鄢利 +2 位作者 汪占领 孙庆锋 渐怀柏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53,102,共3页
针对16302C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沿空煤柱裂隙多,采空区漏风通道多,有害气体渗出导致该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有害气体浓度增大,影响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与掘进速度的情况,采用马丽散注浆堵漏治理方案处理,堵漏效果良好,减小了采空区有害气体... 针对16302C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沿空煤柱裂隙多,采空区漏风通道多,有害气体渗出导致该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有害气体浓度增大,影响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与掘进速度的情况,采用马丽散注浆堵漏治理方案处理,堵漏效果良好,减小了采空区有害气体对沿空巷道掘进的影响,为沿空掘进巷道快速掘进提供了有力保证,对其他沿空掘进巷道沿空煤柱的堵漏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丽散 沿空掘进 注浆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软弱围岩大断面切眼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黎峰 王业征 +1 位作者 孟宪志 汪占领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0-63,共4页
针对红庆河煤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切眼断面大、埋藏深、巷道围岩软弱、支护困难的情况,提出了仅采用锚网索进行支护的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巷道围岩岩性分析,确定两次开切眼支护参数,锚杆预紧力不低于杆体屈服载荷的40%,采... 针对红庆河煤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切眼断面大、埋藏深、巷道围岩软弱、支护困难的情况,提出了仅采用锚网索进行支护的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现场试验和巷道围岩岩性分析,确定两次开切眼支护参数,锚杆预紧力不低于杆体屈服载荷的40%,采用8m锚索进行补强支护,通过高预紧力强力支护,控制切眼围岩早期的离层和变形。监测结果表明:锚网索支护可以有效地控制深部高应力、软弱围岩、大断面切眼的变形,支护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紧力 软弱围岩 大断面 深部高应力 切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冲击荷载下锚索动力响应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利兴 郭洁 +8 位作者 高斌 周翔 李灵博 高健勋 李永元 李靖宇 李义朝 汪占领 周鹏赫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39,共9页
为了研究锚索在轴向冲击荷载下的动力响应特征,选取砚北煤矿冲击地压巷道常用的锚索材料,采用AW-15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试验机和自由落锤冲击试验机进行了锚索静、动载力学性能试验,共设计9种不同能量等级的冲击试验,获得了冲击力时程曲... 为了研究锚索在轴向冲击荷载下的动力响应特征,选取砚北煤矿冲击地压巷道常用的锚索材料,采用AW-15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试验机和自由落锤冲击试验机进行了锚索静、动载力学性能试验,共设计9种不同能量等级的冲击试验,获得了冲击力时程曲线、冲击力-变形曲线、锚索冲击变形以及吸收能量的特征曲线。结果表明:静载拉伸破断载荷为350.83~356.81 kN,平均延伸率3.49%,冲击载荷作用下锚索承受的冲击力明显大于静载破断载荷,而延伸率明显降低,平均最大降低35.24%,锚索脆性破坏特征突出;锚索变形-冲击力曲线变化过程分为初期震荡阶段、急剧增长阶段以及弹性回弹等3个阶段,冲击能量小于15000 J时,锚索主要发生弹性变形,锚索冲击力时程曲线峰值点与冲击能量峰值点基本一致,随着冲击能量的逐渐增大,锚索冲击力峰值也逐渐增大,在急剧增长阶段震荡型增长趋势较显著;冲击能量大于等于15000 J时,冲击能量未达到峰值前,锚索即发生破坏,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大,锚索塑性变形变化突出,冲击动能向锚索变形能转化,锚索吸收能量与塑性变形基本成正比。通过对锚索冲击载荷下的力学响应特征分析,可为冲击地压矿井的巷道支护设计和材料选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锚索 冲击载荷 落锤试验 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软破碎大断面硐室综合加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严军 汪占领 张国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37,共3页
针对内蒙乌海老石旦煤矿松软破碎大断面硐室围岩应力复杂、变形破坏严重的特点,采用现场试验与测试、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高预应力、强力锚杆与锚索支护配合高压注浆的全断面综合加固方式。井下试验表明:综合加固技术有效控... 针对内蒙乌海老石旦煤矿松软破碎大断面硐室围岩应力复杂、变形破坏严重的特点,采用现场试验与测试、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高预应力、强力锚杆与锚索支护配合高压注浆的全断面综合加固方式。井下试验表明:综合加固技术有效控制了松软破碎大断面硐室围岩变形,保持了其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硐室 松软破碎围岩 全断面综合加固 锚杆 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回采巷道采动应力动态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苗彦平 程利兴 +3 位作者 郑旭鹤 陈小绳 汪占领 徐宝军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64,共9页
为了研究浅埋深坚硬厚顶板采动应力动态响应特征,以红柳林煤矿15216工作面辅助运输巷为背景,研究了工作面开采前后全过程采动应力响应特征,并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和理论分析计算了临界煤柱宽度。结果表明,15216工作面超前采动影响范围为275... 为了研究浅埋深坚硬厚顶板采动应力动态响应特征,以红柳林煤矿15216工作面辅助运输巷为背景,研究了工作面开采前后全过程采动应力响应特征,并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和理论分析计算了临界煤柱宽度。结果表明,15216工作面超前采动影响范围为275 m,辅助运输巷锚杆(索)受力受超前采动影响较为强烈;滞后工作面阶段锚杆(索)受力显著增大,但其受力变化幅度明显减小,受煤柱侧向悬顶结构影响,煤柱帮锚杆最大受力为167 kN,因而需进一步加强煤柱的支护强度;在采动应力演化全周期内,煤柱应力分布形态呈非对称“双峰型”,煤柱应力峰值位于9~13 m范围内,且峰值应力为15.7 MPa,煤体尚未进入塑性屈服阶段,表明煤柱内部依然存在稳定的弹性承载区,根据煤柱的静载荷集度等于煤柱强度的原则,计算得出煤柱的临界宽度为13 m,并提出了有效的巷道围岩支护方案,研究内容可为巷道支护及煤柱宽度留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动压巷道 采动应力 锚杆支护 煤柱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