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汪令生 汪令成 +2 位作者 陈文 刘超 龚晓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术后病理诊断 乳腺癌患者 多层螺旋CT 应用 诊断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部固定夹板预防CT增强检查时碘对比剂注射渗漏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汪令生 汪令成 +3 位作者 吴德红 吴磊 陈义加 付传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肘部固定夹板对预防CT增强检查时碘对比剂渗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CT增强检查的200例患者,其中男性113例,女性87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96例)和试验组(104例)。对照组在进行CT增强检查时静脉... 目的探讨肘部固定夹板对预防CT增强检查时碘对比剂渗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CT增强检查的200例患者,其中男性113例,女性87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96例)和试验组(104例)。对照组在进行CT增强检查时静脉穿刺留置针后未使用肘部固定夹板;试验组在进行CT增强检查时静脉穿刺留置针后使用肘部固定夹板,比较两组碘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渗漏13例,发生率为13.54%。试验组发生渗漏5例,发生率为4.81%。试验组碘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部固定夹板杜绝了因手臂弯曲导致碘对比剂渗漏的情况发生,大大降低了碘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而且此种肘部固定夹板制作简单,成本低,在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又不会对患者的手臂造成挤压、疼痛等不适感,患者很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部固定夹板 碘对比剂 渗漏率 CT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师凤羽 李雅琼 +2 位作者 孙浩 吴建安 汪令成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4期41-46,共6页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入院治疗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93例作为研究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未罹患乳...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入院治疗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93例作为研究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未罹患乳腺相关疾病的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信息,总结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并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临床表现以乳腺肿块、乳房疼痛为主,病变多累及单侧乳房,有87例(93.5%),最常见的首发部位在乳头乳晕区,有27例(29%);伴有乳头溢液的有7例(7.5%),有乳头内陷的患者有16例(17.2%);出现窦道的有5例(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哺乳期间积乳、哺乳时长、精神疾病史(包括有无服用药物)、乳腺手术史、既往乳腺炎病史、乳头内陷、泌乳素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乳腺炎病史、乳头内陷、哺乳时长、泌乳素水平是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以乳腺肿块、乳房疼痛为主;在哺乳期间积乳、哺乳时长、精神疾病史(包括有无服用药物)、乳腺手术史、既往乳腺炎病史、乳头内陷、泌乳素水平与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有关,其中既往乳腺炎病史、乳头内陷、哺乳时长、泌乳素水平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胸乳晕径路腔镜手术在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黄炜 汪令成 +2 位作者 师贞宗 陈世满 李雅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胸乳晕径路腔镜手术在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3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以患者意愿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研究组应用改良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 目的探讨改良胸乳晕径路腔镜手术在良性甲状腺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3例良性甲状腺病变患者,以患者意愿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研究组应用改良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皮肤红肿发生率3.70%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改良胸乳晕径路腔镜手术在良性甲状腺病变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胸乳晕径路 腔镜手术 良性甲状腺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