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文期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致突变性的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唐非 张水兵 +3 位作者 谷康定 汪亚州 运珞珈 张金荣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1-543,共3页
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 ,结合 Ames致突变试验 ,研究了不同水文期的东湖与汉江水源水及其所制成的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致突变性。结果发现 :在加与不加体外代谢活化系统 (S9)的条件下 ,除枯水期外 ,其他水文时期东... 应用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 ,结合 Ames致突变试验 ,研究了不同水文期的东湖与汉江水源水及其所制成的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致突变性。结果发现 :在加与不加体外代谢活化系统 (S9)的条件下 ,除枯水期外 ,其他水文时期东湖与汉江水源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对 TA98菌株的致突变试验为阳性结果 ;各水文期东湖与汉江自来水中有机物对 TA98和 TA10 0菌株均具有致突变性 ,且致突变比活性强度均明显高于水源水 ,各期水样致突变比活性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平水期 >枯水期 >丰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期 水源水 自来水 致突变性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水中非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致突变性的防治对策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家玲 唐非 +2 位作者 谷康定 汪亚州 张水兵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4-118,共5页
针对饮水致突变物的主要成因研究了减少饮水致突变活性的措施。结果表明:进厂源水生物膜预处理,可使致突变前体物,如藻、腐殖酸、总有机碳等含量分别减少68.2%、23.9%、37.2%,使水厂加氯量减少50%,最终使所制饮... 针对饮水致突变物的主要成因研究了减少饮水致突变活性的措施。结果表明:进厂源水生物膜预处理,可使致突变前体物,如藻、腐殖酸、总有机碳等含量分别减少68.2%、23.9%、37.2%,使水厂加氯量减少50%,最终使所制饮水的致突变件减少3o%。改革加氯消毒方法可使饮水致突变活性降低,不同消毒剂所致致突变活性顺序为Cl_2>ClO_2>Cl_2+ClO_2>源水,Cl_2+ClO_2等量联合消毒优于单一加氯消毒法,既可提高所试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大肠杆菌f2噬菌体的灭活效果一至数倍;又可使饮水中CHCl_3,减少91.5%-96.5%,致突变活性减少2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预处理 消毒 饮水 非挥性 有机物 致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法制备石蜡基相变储能材料及热物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吕喜风 白金刚 +3 位作者 时春辉 汪亚州 刘雨 梁鹏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92-398,共7页
将石蜡真空浸渍于膨胀蛭石中,以其共同作为内相,丙烯酰胺水溶液作为外相,制得水包油乳液,引发剂使外相聚合,得到形状稳定的复合相变储热颗粒。测试结果表明:乳化剂和膨胀蛭石分别为石蜡质量的6%和2%时,熔融焓数值为128.79 J/g,石蜡的包... 将石蜡真空浸渍于膨胀蛭石中,以其共同作为内相,丙烯酰胺水溶液作为外相,制得水包油乳液,引发剂使外相聚合,得到形状稳定的复合相变储热颗粒。测试结果表明:乳化剂和膨胀蛭石分别为石蜡质量的6%和2%时,熔融焓数值为128.79 J/g,石蜡的包覆率为72.80%;复合颗粒的形状是表面规整的球体,颗粒大小均匀;经过100次循环后,熔融焓只降低2.18%;复合颗粒在470℃以下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膨胀蛭石与聚丙烯酰胺对石蜡的二次封装可有效提高复合体系防泄露能力,具有可靠的储能和温度调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相变储热 有机无机复合 太阳能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