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附子(黑顺片)等级及产地的区分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汪云伟
钟恋
+3 位作者
谭茂兰
杨诗龙
万军
黄勤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65-2569,共5页
目的建立气味指纹图谱,探索区分黑顺片产地以及等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电子鼻技术对20批黑顺片进行检测,获得电子鼻在传感器的响应值,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对响应值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经PCA分析,20批黑顺片样品...
目的建立气味指纹图谱,探索区分黑顺片产地以及等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电子鼻技术对20批黑顺片进行检测,获得电子鼻在传感器的响应值,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对响应值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经PCA分析,20批黑顺片样品能明显区分开,DFA分析能区分黑顺片产地以及等级。结论采用电子鼻技术建立了黑顺片气味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产地和等级的区分,为中药的快速鉴别及气味的客观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黑顺片
气味
识别方法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子舌分析山楂炮制过程中“味”的变化
被引量:
22
2
作者
黎量
杨诗龙
+3 位作者
汪云伟
钟恋
刘玉杰
艾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目的采用电子舌技术区分山楂及其不同炮制品,并对山楂炮制过程"味"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取净山楂炮制成不同样品,利用电子舌获取山楂炮制过程样品的味觉传感器响应值,并采用主成分(PCA)、判别因子(DFA)及统计质量控制法(SQC)...
目的采用电子舌技术区分山楂及其不同炮制品,并对山楂炮制过程"味"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取净山楂炮制成不同样品,利用电子舌获取山楂炮制过程样品的味觉传感器响应值,并采用主成分(PCA)、判别因子(DFA)及统计质量控制法(SQC)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PCA与DFA模型能够根据生山楂炮制后"味"的不同分成炒山楂,焦山楂和山楂炭3个数据类;建立的PCA与SQC模型能够较好地显示山楂炮制过程"味"变化规律。结论电子舌可以将"味"作为新的工艺参数对山楂炮制进行客观描述,有利于提高炮制加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炮制
味
电子舌
判别区分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黄酒炖过程化学成分及“味”的关系
被引量:
16
3
作者
钟恋
汪云伟
+3 位作者
杨诗龙
黎量
刘玉杰
黄勤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研究地黄酒炖过程化学成分及"味"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酒炖地黄中梓醇、毛蕊花糖苷、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有量;应用统计质量法分析电子舌的传感器响应值,并探索它们的相关性。结果随酒炖程度加重,梓醇...
目的研究地黄酒炖过程化学成分及"味"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酒炖地黄中梓醇、毛蕊花糖苷、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有量;应用统计质量法分析电子舌的传感器响应值,并探索它们的相关性。结果随酒炖程度加重,梓醇、毛蕊花糖苷在13 h前含有量逐渐下降,而后趋于平稳;同时5-HMF含有量逐渐上升,酒炖11 h后含有量上升明显。地黄炮制过程电子舌的响应值第二主成分与梓醇、毛蕊花糖苷、5-HMF含有量变化相关性显著(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52、0.846、-0.911。结论电子舌技术结合统计质量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地黄酒炖炮制过程的质量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酒炖
化学成分
“味”
电子舌
统计质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电子鼻技术区分川产益母草的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钟恋
汪云伟
+3 位作者
刘玉杰
艾莉
焦小珂
兰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4-1390,共7页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实现不同产地与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的川产益母草药材区分鉴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不同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益母草药材,采用电子鼻获取各样品气味信息的传感器响应值,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实现不同产地与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的川产益母草药材区分鉴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不同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益母草药材,采用电子鼻获取各样品气味信息的传感器响应值,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对响应值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益母草样品PCA区分指数值为82,DFA综合判别率97.96%;不同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益母草样品PCA区分指数值为84,DFA综合判别率100%,区分与判别有效。结论:电子鼻技术可用于不同产地及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川产益母草药材的区分,可作为其气味鉴别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益母草
主成分分析
判别因子分析
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附子(黑顺片)等级及产地的区分研究
被引量:
18
1
作者
汪云伟
钟恋
谭茂兰
杨诗龙
万军
黄勤挽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65-256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4086)
四川省科技厅支撑计划(2013SZ0140)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010-12)
文摘
目的建立气味指纹图谱,探索区分黑顺片产地以及等级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电子鼻技术对20批黑顺片进行检测,获得电子鼻在传感器的响应值,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对响应值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经PCA分析,20批黑顺片样品能明显区分开,DFA分析能区分黑顺片产地以及等级。结论采用电子鼻技术建立了黑顺片气味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产地和等级的区分,为中药的快速鉴别及气味的客观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电子鼻
黑顺片
气味
识别方法
鉴别
Keywords
electronic nose
Heishunpian
odor
identification method
identify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子舌分析山楂炮制过程中“味”的变化
被引量:
22
2
作者
黎量
杨诗龙
汪云伟
钟恋
刘玉杰
艾莉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3-156,共4页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课题(13ZB0313)
成都市科技局(2013)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重点课题(ZRZD201102)
文摘
目的采用电子舌技术区分山楂及其不同炮制品,并对山楂炮制过程"味"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取净山楂炮制成不同样品,利用电子舌获取山楂炮制过程样品的味觉传感器响应值,并采用主成分(PCA)、判别因子(DFA)及统计质量控制法(SQC)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建立的PCA与DFA模型能够根据生山楂炮制后"味"的不同分成炒山楂,焦山楂和山楂炭3个数据类;建立的PCA与SQC模型能够较好地显示山楂炮制过程"味"变化规律。结论电子舌可以将"味"作为新的工艺参数对山楂炮制进行客观描述,有利于提高炮制加工的准确性。
关键词
山楂
炮制
味
电子舌
判别区分
变化规律
Keywords
Crataegi Fructus
stir-fry
taste
electronic tongue
distinguish
change law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黄酒炖过程化学成分及“味”的关系
被引量:
16
3
作者
钟恋
汪云伟
杨诗龙
黎量
刘玉杰
黄勤挽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1-1044,共4页
基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重点学科联合课题(2011ZDXK-02)
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ZRMS201237)
文摘
目的研究地黄酒炖过程化学成分及"味"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酒炖地黄中梓醇、毛蕊花糖苷、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含有量;应用统计质量法分析电子舌的传感器响应值,并探索它们的相关性。结果随酒炖程度加重,梓醇、毛蕊花糖苷在13 h前含有量逐渐下降,而后趋于平稳;同时5-HMF含有量逐渐上升,酒炖11 h后含有量上升明显。地黄炮制过程电子舌的响应值第二主成分与梓醇、毛蕊花糖苷、5-HMF含有量变化相关性显著(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52、0.846、-0.911。结论电子舌技术结合统计质量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地黄酒炖炮制过程的质量监控。
关键词
地黄
酒炖
化学成分
“味”
电子舌
统计质量法
Keywords
Rehmanrtiae Radix
stewing with wine
chemical constituent
‘taste'
electronic tongue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SQC)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电子鼻技术区分川产益母草的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钟恋
汪云伟
刘玉杰
艾莉
焦小珂
兰杰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四川新中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广元蓉成制药有限公司
出处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4-1390,共7页
基金
四川省广元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2011SZ0057):益母草制剂大品种二次开发的质量提升研究
负责人:肖禾
+1 种基金
四川省广元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川经信技创函(2011)1605]:益母草制剂品质提升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
负责人:肖禾
文摘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实现不同产地与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的川产益母草药材区分鉴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不同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益母草药材,采用电子鼻获取各样品气味信息的传感器响应值,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对响应值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益母草样品PCA区分指数值为82,DFA综合判别率97.96%;不同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益母草样品PCA区分指数值为84,DFA综合判别率100%,区分与判别有效。结论:电子鼻技术可用于不同产地及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川产益母草药材的区分,可作为其气味鉴别手段。
关键词
电子鼻
益母草
主成分分析
判别因子分析
区分
Keywords
Electronic nose
Leonurus japonicas
PCA
DFA
distinguish
分类号
R917 [医药卫生—药物分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附子(黑顺片)等级及产地的区分研究
汪云伟
钟恋
谭茂兰
杨诗龙
万军
黄勤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子舌分析山楂炮制过程中“味”的变化
黎量
杨诗龙
汪云伟
钟恋
刘玉杰
艾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地黄酒炖过程化学成分及“味”的关系
钟恋
汪云伟
杨诗龙
黎量
刘玉杰
黄勤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电子鼻技术区分川产益母草的研究
钟恋
汪云伟
刘玉杰
艾莉
焦小珂
兰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