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腕关节盘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
作者 汤锦波 徐燕 侍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腕关节盘( 又称腕三角纤维软骨) 的形态及其和周围组织关系。方法:采用20 只成人手标本,观察腕关节盘的形态、附着点及和周围骨、软组织结构的关系,对关节盘的附着点作了深入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腕关节盘位于... 目的:观察研究腕关节盘( 又称腕三角纤维软骨) 的形态及其和周围组织关系。方法:采用20 只成人手标本,观察腕关节盘的形态、附着点及和周围骨、软组织结构的关系,对关节盘的附着点作了深入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腕关节盘位于腕关节的特殊位置,其尺侧附着于尺骨茎突和尺骨茎突陷窝两部分,并和桡尺远端关节侧副韧带存在密切关系。结论:腕关节盘对桡腕关节、桡尺远侧关节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其在尺骨茎突的附着点对尺骨茎突骨折及功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关节盘 尺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部A_2滑车的解剖学及Ⅱc亚区内肌腱的滑动 被引量:6
2
作者 汤锦波 侍德 +2 位作者 谢仁国 崔志明 徐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3-465,共3页
目的 :研究手部指屈肌腱功能最为重要的A2 滑车的解剖学及其所在区域 (Ⅱc亚区 )内肌腱的滑动。方法 :本研究采用 1 0只成人尸体手共 40个手指 ,观察A2 滑车的位置 ,并测定其长度、管径的垂直高度和横径 ;测定指深、浅屈肌腱由Ⅱb亚区向... 目的 :研究手部指屈肌腱功能最为重要的A2 滑车的解剖学及其所在区域 (Ⅱc亚区 )内肌腱的滑动。方法 :本研究采用 1 0只成人尸体手共 40个手指 ,观察A2 滑车的位置 ,并测定其长度、管径的垂直高度和横径 ;测定指深、浅屈肌腱由Ⅱb亚区向A2 滑车区域以及A2 滑车向Ⅱd亚区的滑动幅度。切开 1 0个中指测定A2 滑车近侧半或远侧半时手指屈曲度总和。结果 :A2 滑车位于的节指骨中部和近侧A2 滑车长度为近节指骨长度的 2 / 3。A2 滑车的中部口径是为细小 ,在手指完全屈曲时 ,几乎整个长度的Ⅱc亚区内指深屈腱滑动至Ⅱd亚区 ,切开A2 滑车近侧或远侧半对手指屈曲功能影响很小。结论 :A2 滑车的解剖学位置和形态特殊 ,A2 滑车中远部份最为细缩 ,部分切开A2 滑车对肌腱功能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滑车 解剖学 Ⅱc亚区 肌腱 腱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浅屈肌腱止点的位置及其与A4滑车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汤锦波 谢仁国 +1 位作者 顾宇彤 崔志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观察和测定指浅屈肌腱止点的形态、位置及其与A4滑车的位置关系。方法 :采用 12只成人新鲜尸体手标本的 48个手指 ,观察指浅屈肌腱在中节指骨和近侧指间关节处的形态、位置 ,近止点的浅肌腱和腱纽的关系 ,观察止点和A4滑车的重迭... 目的 :观察和测定指浅屈肌腱止点的形态、位置及其与A4滑车的位置关系。方法 :采用 12只成人新鲜尸体手标本的 48个手指 ,观察指浅屈肌腱在中节指骨和近侧指间关节处的形态、位置 ,近止点的浅肌腱和腱纽的关系 ,观察止点和A4滑车的重迭关系和程度。结果 :指浅屈肌腱在手指上止点由止于指骨、掌板和腱鞘的部分组成 ,浅肌腱近止点处为扁平腱束 ,有短腱纽完全附着 ,止点长度为 0 .6~ 1.0cm ,距Camper腱交叉 0 .4~ 0 .7cm ,有 79%的手指的止点与A4滑车部分重迭 ,2 1%手指止点完全在A4滑车以近。结论 :指浅屈肌腱止点解剖结构复杂 ,与指骨、掌板、腱鞘、腱纽存在密切联系 ,在不同手指位于A4滑车以内和以近的位置 ,对指深屈肌腱的营养、力学功能及协同功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A4滑车 手外科 指浅屈肌腱止点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舟骨月骨间韧带的解剖学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汤锦波 侍德 徐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 :观察手舟骨与月骨间的舟月骨间韧带的解剖学结构和分布特点 ,探讨其对舟月骨间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采用 2 2只成人尸体标本 ,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舟月骨间韧带的大体形态、长度变化、与腕囊内韧带的关系和在舟月骨上的附着点... 目的 :观察手舟骨与月骨间的舟月骨间韧带的解剖学结构和分布特点 ,探讨其对舟月骨间关节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采用 2 2只成人尸体标本 ,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舟月骨间韧带的大体形态、长度变化、与腕囊内韧带的关系和在舟月骨上的附着点的位置及宽度。结果 :舟月骨间韧带分成掌侧部、近侧部和背侧部 ,其掌背侧部以致密纤维结构为主 ,但近侧部显示有纤维软骨样成份。此韧带和桡舟头韧带、桡舟月韧带及腕背侧横韧带有联系 ,舟月骨间韧带对舟月骨间关节稳定性起作用 ,以掌背侧部的稳定作用为主。结论 :舟月骨间韧带结构特殊 ,对舟月骨间关节稳定性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 解剖学 手舟骨 手月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腕关节动力肌腱的力臂值及意义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汤锦波 谢仁国 +1 位作者 于晓巍 徐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6-367,371,共3页
目的 :测量人腕关节主要动力肌腱在腕运动过程中力臂的大小。方法 :运用 7只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 ,将运动腕关节的肌腱和旋转电压计相连 ,在腕关节分别从屈曲至伸直 ,桡偏至尺偏过程中 ,用计算机同时记录腕动力肌腱滑动距离和腕运动角... 目的 :测量人腕关节主要动力肌腱在腕运动过程中力臂的大小。方法 :运用 7只新鲜成人尸体上肢标本 ,将运动腕关节的肌腱和旋转电压计相连 ,在腕关节分别从屈曲至伸直 ,桡偏至尺偏过程中 ,用计算机同时记录腕动力肌腱滑动距离和腕运动角度 ,根据腱滑动距离和腕运动角度计算出肌腱平均力臂和力臂变化。结果 :桡侧腕长伸肌腱的腕桡偏力臂最大 ,桡侧腕短伸肌腱的伸腕力臂最大 ,尺侧腕伸肌腱的腕尺偏力臂最大 ,而伸腕力臂很小 ,桡侧、尺侧腕屈肌均有较大屈腕力臂 ,它们相对于伸肌桡尺偏腕关节的力臂较小。结论 :腕关节的力臂分布对腕动力肌的功效起决定作用 ,是腕正常活动方式和常见动作的生物力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肌腱 力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关节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屈伸肌腱的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汤锦波 谢仁国 +1 位作者 徐燕 于晓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关节桡骨远端骨折后主要屈、伸肌腱的动力学指标力臂的变化规律。方法 :在 8只成人尸体上肢标本 ,截骨造成经关节面桡骨远端骨折 ,再将骨折片分别向背侧移位 1、2、3、4、5mm ,测定经关节面骨折在无移位 ,移位 1、2、3、4、... 目的 :探讨经关节桡骨远端骨折后主要屈、伸肌腱的动力学指标力臂的变化规律。方法 :在 8只成人尸体上肢标本 ,截骨造成经关节面桡骨远端骨折 ,再将骨折片分别向背侧移位 1、2、3、4、5mm ,测定经关节面骨折在无移位 ,移位 1、2、3、4、5mm时 ,桡侧腕长、短伸肌腱、尺侧腕伸肌腱、桡侧腕屈肌腱和尺侧腕屈肌腱的力臂变化。结果 :在腕关节屈伸活动时桡侧腕长伸肌腱的力臂在骨折背侧移位 2、3、4和 5mm时较无移位时显著增大 (P <0 .0 5 ) ,而桡侧腕短伸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的力臂在背侧移位 1~ 5mm时均显著增大 (P <0 .0 5或P <0 .0 1) ,桡侧腕长、短伸肌腱的力臂增大数值和背侧移位成正比。结论 :经关节面桡骨远端骨折背侧移位显著影响腕动力学 ,随移位程度增大 ,腕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关节桡骨远端骨折 腕屈伸肌腱 动力学变化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外学术期刊的差异及我国学术刊物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4
7
作者 汤锦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37-841,共5页
本文结合作者在过去20年内担任9种国内和3种英美国家医学期刊编委或审稿人员的经验,分析了目前国内和英美国家学术刊物的差异。认为国内学术刊物在论文写作方式、编辑过程及论文的取舍方面均与英美国家存在差异。同时指出:论文中清楚地... 本文结合作者在过去20年内担任9种国内和3种英美国家医学期刊编委或审稿人员的经验,分析了目前国内和英美国家学术刊物的差异。认为国内学术刊物在论文写作方式、编辑过程及论文的取舍方面均与英美国家存在差异。同时指出:论文中清楚地陈述前人的工作及本研究的目的,详细且准确记录研究材料和方法,合理使用统计学方法,及采用高质量的图表是提高学术论文质量的关键点;而合理控制和减少现有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提高论文质量,将使这些期刊体现出学术刊物办刊的根本原则———准确记录值得后来者查考和保存的有意义的科学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刊物 科学标准 论文写作 编辑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上肌腱在肩关节外展时运动轨迹研究及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朱鸣镝 汤锦波 +1 位作者 高永静 凌树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5-37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冈上肌腱外展力臂和运动轨迹的研究 ,分析冈上肌腱炎的产生、肩袖损伤的成因。方法 :选用 10侧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尸体肩关节标本 ,测定肱骨从 0°~ 180°作外展运动时 ,冈上肌腱力线位移以及冈上肌腱与肩峰之间... 目的 :通过对冈上肌腱外展力臂和运动轨迹的研究 ,分析冈上肌腱炎的产生、肩袖损伤的成因。方法 :选用 10侧经福尔马林液固定的尸体肩关节标本 ,测定肱骨从 0°~ 180°作外展运动时 ,冈上肌腱力线位移以及冈上肌腱与肩峰之间的距离变化 ;并测定冈上肌的厚度和宽度 ;计算力臂值和运动轨迹。结果 :在上臂由内收位外展的过程中 ,随着外展角度的不断增加 ,冈上肌的位移变化幅度逐渐变小。冈上肌腱在止点处、按肌腹处和临界区的平均厚度分别为 0 .49,0 .48和 0 .3 5cm。冈上肌腱的平均宽度为 2 .41cm。冈上肌腱的运动轨迹方程为Y(距离 ) =2 .5 8-0 .19x(外展角度 )。结论 :在上臂外展的起始阶段冈上肌腱的力臂变化最大 ;在上臂上展 0°~ 60°过程中 ,冈上肌腱与肩峰之间的距离随外展角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 冈上肌腱 力臂 运动轨迹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屈肌腱修复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谢仁国 汤锦波 +2 位作者 徐燕 于晓巍 王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 :分析和比较 4种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特性 ,为临床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将新鲜成年猪后足 2 0只 ,随机分成 4组 ,解剖暴露中间二趾深屈肌腱后 ,第 1组行改良Kessler法缝合 ,第 2组行真皮嵌入法缝合 ,第 3组行Becker法缝合 ,第 ... 目的 :分析和比较 4种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特性 ,为临床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将新鲜成年猪后足 2 0只 ,随机分成 4组 ,解剖暴露中间二趾深屈肌腱后 ,第 1组行改良Kessler法缝合 ,第 2组行真皮嵌入法缝合 ,第 3组行Becker法缝合 ,第 4组行Tang法缝合。测定每组缝合方法的间隙形成负荷、2mm间隙形成负荷、最大负荷、最大功耗及弹性模量 ,并行统计学分析 (ANOVA)。结果 :Tang法的 2mm间隙形成负荷显著高于其他 3组 (P <0 .0 5 ) ,弹性模量最小。真皮嵌入法和Becker法的最大负荷、最大功耗较大。结论 :Tang法具有不易形成间隙、抗张力强和操作较为方便的优点 ,能够用于肌腱断端缝合对抗主动活动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损伤 修复 缝合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缝合方法和深度对肌腱修复强度的生物力学测试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仁国 汤锦波 徐 燕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比较3种周边缝合方法以及不同深度周边缝合修复肌腱的强度,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新鲜成年猪后足24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再随机分成3小组,解剖暴露中间2趾深屈肌腱后,第1组分别用连续单纯周边缝合、连续锁边周边缝合和连... 目的:比较3种周边缝合方法以及不同深度周边缝合修复肌腱的强度,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新鲜成年猪后足24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再随机分成3小组,解剖暴露中间2趾深屈肌腱后,第1组分别用连续单纯周边缝合、连续锁边周边缝合和连续改良交叉周边缝合3种方法行浅周边缝合;第2组分别用以上3种方法行深周边缝合。测定和记录每组肌腱轴相拉伸载荷下的最大负荷和最大功耗,并行统计学分析(ANOVA)。结果:深周边缝合组的最大负荷和最大功耗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浅周边缝合组(P<0.05,P<0.01),在测试的方法中连续改良交叉周边缝合的最大负荷和最大功耗最大。结论:加深周边缝合的深度可以获得较大抗张强度,深连续改良交叉周边缝合是所研究的方法中能用于抗张力较强的周边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 缝合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关节镜掌侧入路安全区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树国 谢仁国 +4 位作者 王古衡 徐静 汤锦波 侯建伟 陈延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2-505,共4页
目的解剖观察与腕关节镜掌侧入路建立相关的腕部结构,探索建立入路的安全区域。方法采用8例防腐标本和2例新鲜标本,模拟手术"由内向外"操作,标识掌侧入路。测量与掌侧入路建立有关的1/2、6R、6U入路和VR、VR’、VU入路与周围... 目的解剖观察与腕关节镜掌侧入路建立相关的腕部结构,探索建立入路的安全区域。方法采用8例防腐标本和2例新鲜标本,模拟手术"由内向外"操作,标识掌侧入路。测量与掌侧入路建立有关的1/2、6R、6U入路和VR、VR’、VU入路与周围重要结构的最近距离。结果 1/2入路与桡神经浅支的最近距离是(2.4±1.5)mm。6U、6R入路与尺神经腕背支的最近距离是(16.2±1.3)mm和(9.0±2.4)mm。VR、VR’入路与正中神经掌皮支的最近距离是(6.7±1.1)mm和(2.8±0.9)mm,与桡动脉的最近距离是(6.3±4.0)mm和(10.0±3.4)mm,并且均穿过桡侧腕屈肌腱的基底部。VU入路与尺动脉和指深屈肌腱的最近距离是(3.3±1.4)mm和(0.3±0.5)mm。结论腕关节镜掌侧入路的建立有一定的安全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镜 解剖学 入路 掌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主动活动对肌腱缝合强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顾宇彤 汤锦波 +2 位作者 曹毅 陈浩 张德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 :本实验采用反复牵张肌腱的生物力学测定方法对临床常用的 3种屈肌腱缝合进行研究 ,以评价早期主动活动对肌腱缝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取 2 4只猪后足作为实验对象并分为 3组 ,于Ⅱ区切断第 2趾深屈肌腱后分别行改良Kessler法、Silf... 目的 :本实验采用反复牵张肌腱的生物力学测定方法对临床常用的 3种屈肌腱缝合进行研究 ,以评价早期主动活动对肌腱缝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取 2 4只猪后足作为实验对象并分为 3组 ,于Ⅱ区切断第 2趾深屈肌腱后分别行改良Kessler法、Silfverskiold法及Tang法缝合 ,使用Instron反复牵张屈肌腱 10次 ,记录第 1次至第 10次的牵张功耗 ,求出功耗衰减率及功耗衰减方程 ,第 11次牵拉肌腱直至断裂 ,记录功耗。结果 :Tang法的第 1次牵张功耗最大 ,Silfverskiold法大于Kessler法 ;第 10次牵张功耗上Tang法与Silfverskiold法间、Silfverskiold与Kessler法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经反复牵张 10次后 ,3种缝合方法的牵张功耗都有一半以上的衰减 ,Tang法的牵张功耗衰减率与Silfverskiold法相近 ,Kessler法最小。 结论 :3种肌腱缝合方法在反复牵拉后功耗减少 ,减少程度依Kessler、Silfverskiold、Tang法递增 ,提示一定程度的主动活动能提高肌腱抗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 缝合 生物力学 早期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肌支持带不同比例切开对屈肌腱功能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仁国 汤锦波 +1 位作者 于晓巍 侍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6-267,共2页
目的:探索腕部手术时,屈肌支持带切开对屈肌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尸体手标本,共分5种状态:即为屈肌支持带完整,从近侧中点按不同比例纵行切开屈肌支持带的部分(近1/3、近1/2、近2/3和全切);测量腕关节由0... 目的:探索腕部手术时,屈肌支持带切开对屈肌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尸体手标本,共分5种状态:即为屈肌支持带完整,从近侧中点按不同比例纵行切开屈肌支持带的部分(近1/3、近1/2、近2/3和全切);测量腕关节由0°到屈曲50°时,腕管内各肌腱的滑动距离,分析比较不同比例切开与完整状态的百分比变化。结果:在屈肌支持带切开近侧 1/3时,肌腱滑动距离增大4%~ 7%;切开近侧 1/2时,肌腱滑动距离增大7%~9%;切开近侧2/3时,肌腱滑动距离增大12%~14%;全部切开后,肌腱滑动距离增大20%~70%。结论:腕管内手术时,将屈肌支持带切开1/2~2/3,可基本保持屈肌腱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肌支持带 腔部手术 屈肌腱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载体转基因效率及AAV2介导bFGF基因在肌腱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传好 吴亚芳 +1 位作者 曹怡 汤锦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比较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和脂质体-质粒三种载体在肌腱中的基因转染效率并观测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bFGF基因在肌腱愈合过程中表达。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将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三种载体注射入正常肌腱中,用荧光显微镜观测术... 目的:比较腺病毒、腺相关病毒和脂质体-质粒三种载体在肌腱中的基因转染效率并观测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bFGF基因在肌腱愈合过程中表达。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将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三种载体注射入正常肌腱中,用荧光显微镜观测术后不同时间点肌腱内EGFP的表达。将AAV2-bFGF病毒颗粒注入损伤肌腱,使用免疫组化染色观测bFGF在肌腱内表达。结果:三种不同的载体转染肌腱3天后有EGFP表达、7天最明显、14天时下降;21天时少有表达。在同期的时间点,注射腺病毒、腺相关病毒组肌腱内EGFP表达明显强于质粒载体,而腺病毒、腺相关病毒两组之间无较大区别。免疫组化显示注射AAV2-bFGF后的第2、3和4周的肌腱表达很强的bFGF。结论:腺病毒、腺相关病毒载体的基因转染效率高于脂质体-质粒载体,AAV2携带的外源性bFGF基因在肌腱细胞内较强表达,提示我们将来在体内转基因到肌腱的研究中能够选择腺病毒和腺相关病毒载体作为运载基因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载体 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表达 腺相关病毒 肌腱组织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d区屈趾肌腱损伤早期修复的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15
作者 谢仁国 汤锦波 +2 位作者 顾宇彤 徐燕 于晓巍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22-226,共5页
目的:为探索Ⅱd区不同伤情下肌腱的合理修复方法,进行动物实验,以提供对临床有用的参考依据。材料和方法:选用正常白色来亨鸡24只,每组12只,24趾。A组,单纯切割伤组,左侧修复双腱,右侧切除浅腱修复深腱;B组,严重挫... 目的:为探索Ⅱd区不同伤情下肌腱的合理修复方法,进行动物实验,以提供对临床有用的参考依据。材料和方法:选用正常白色来亨鸡24只,每组12只,24趾。A组,单纯切割伤组,左侧修复双腱,右侧切除浅腱修复深腱;B组,严重挫伤组,修复同前。直接关闭腱鞘,术后3周控制性主、被动活动,术后6周进行修复的屈趾深肌腱的生物力学测定(滑动距离、屈曲功)、观察和测量各修复组织间的粘连性状和粘连面积。结果:单纯切割伤组两种修复方法之间的滑动距离、屈曲功、粘连性状和粘连面积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严重挫伤组,双腱修复侧的滑动距离小于浅腱切除单纯修复深腱侧,屈曲功和粘连面积大于单纯修复深腱侧,粘连程度较大,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临床上对Ⅱd亚区的浅、深屈指肌腱单纯切割伤,应修复双腱;严重挫伤时,则应切除浅腱而只修复深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Ⅱ区屈趾肌腱损伤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