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江金华全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
7
1
作者
马安成
汤虎良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5-312,共18页
浙江金华双龙洞脊椎动物群包括9目24科48种,其中哺乳类47种,爬行类1种.成员中除含有 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 Crocuta ultima, Stegodon orientalis, Megatapirus augustus 和 Sus sp. (cf. xiaozhu)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
浙江金华双龙洞脊椎动物群包括9目24科48种,其中哺乳类47种,爬行类1种.成员中除含有 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 Crocuta ultima, Stegodon orientalis, Megatapirus augustus 和 Sus sp. (cf. xiaozhu)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典型绝灭种之外,大部分都是现生种类.经 ^(14)C 绝对年代测定,动物群的年代为 7815±385aB.P,晚于江苏溧水神仙洞动物群,早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河南淅川下王岗和广西桂林甑皮岩等遗址动物群,而与云南保山蒲缥遗址动物群接近.研究表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绝灭年代大约在5000-4000aB. P., 距今5000年的一次降温事件以及后来的人类活动可能是导致这个动物群最后灭绝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剑齿象
动物群
浙江
全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金华全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
13
2
作者
马安成
汤虎良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95-312,338-340,共18页
浙江金华双龙洞脊椎动物群包括9目24科48种,其中哺乳类47种,爬行类1种.成员中除含有 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 Crocuta ultima, Stegodon orientalis, Megatapirus augustus 和 Sus sp. (cf. xiaozhu)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
浙江金华双龙洞脊椎动物群包括9目24科48种,其中哺乳类47种,爬行类1种.成员中除含有 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 Crocuta ultima, Stegodon orientalis, Megatapirus augustus 和 Sus sp. (cf. xiaozhu)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典型绝灭种之外,大部分都是现生种类.经 ^(14)C 绝对年代测定,动物群的年代为 7815±385aB.P,晚于江苏溧水神仙洞动物群,早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河南淅川下王岗和广西桂林甑皮岩等遗址动物群,而与云南保山蒲缥遗址动物群接近.研究表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绝灭年代大约在5000-4000aB. P., 距今5000年的一次降温事件以及后来的人类活动可能是导致这个动物群最后灭绝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大熊猫剑齿象
动物群
浙江
全文增补中
题名
浙江金华全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
7
1
作者
马安成
汤虎良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5-312,共18页
文摘
浙江金华双龙洞脊椎动物群包括9目24科48种,其中哺乳类47种,爬行类1种.成员中除含有 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 Crocuta ultima, Stegodon orientalis, Megatapirus augustus 和 Sus sp. (cf. xiaozhu)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典型绝灭种之外,大部分都是现生种类.经 ^(14)C 绝对年代测定,动物群的年代为 7815±385aB.P,晚于江苏溧水神仙洞动物群,早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河南淅川下王岗和广西桂林甑皮岩等遗址动物群,而与云南保山蒲缥遗址动物群接近.研究表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绝灭年代大约在5000-4000aB. P., 距今5000年的一次降温事件以及后来的人类活动可能是导致这个动物群最后灭绝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
大熊猫
剑齿象
动物群
浙江
全新世
Keywords
Shuanglong Cave at Jinhua, Zhejiang
Holocene
Ailuropoda-Stegodon Fauna
分类号
Q915.9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金华全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
13
2
作者
马安成
汤虎良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出处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95-312,338-340,共18页
文摘
浙江金华双龙洞脊椎动物群包括9目24科48种,其中哺乳类47种,爬行类1种.成员中除含有 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 Crocuta ultima, Stegodon orientalis, Megatapirus augustus 和 Sus sp. (cf. xiaozhu)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的典型绝灭种之外,大部分都是现生种类.经 ^(14)C 绝对年代测定,动物群的年代为 7815±385aB.P,晚于江苏溧水神仙洞动物群,早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河南淅川下王岗和广西桂林甑皮岩等遗址动物群,而与云南保山蒲缥遗址动物群接近.研究表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绝灭年代大约在5000-4000aB. P., 距今5000年的一次降温事件以及后来的人类活动可能是导致这个动物群最后灭绝的直接原因.
关键词
全新世
大熊猫剑齿象
动物群
浙江
Keywords
Shuanglong Cave at Jinhua
Zhejiang
Holocene
Ailuropoda-Stegodon Fauna
分类号
Q915.86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全文增补中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江金华全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马安成
汤虎良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浙江金华全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马安成
汤虎良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
13
全文增补中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