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源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管群换热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汤昌福 张文永 +2 位作者 朱文伟 俞显忠 刘桂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21-925,共5页
基于线热源理论和叠加原理建立了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管群地下传热基本数学模型,并运用拉普拉斯变换和数值反演技术进行了求解.研究了埋管进口流体温度相同时,地埋管换热器管群连续运行换热能力和出口流体温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换... 基于线热源理论和叠加原理建立了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管群地下传热基本数学模型,并运用拉普拉斯变换和数值反演技术进行了求解.研究了埋管进口流体温度相同时,地埋管换热器管群连续运行换热能力和出口流体温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换热初期管群各埋管换热能力和单埋管时相同;随着换热的进行,由于热干扰影响,各埋管的换热能力低于单个钻孔情形,出口流体温度比单个钻孔的出口温度高;埋管间距越大,管群埋管之间的热干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群 线热源 叠加原理 拉普拉斯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流线模拟中的更新流线问题 被引量:5
2
作者 汤昌福 王晓冬 +1 位作者 刘翰林 王军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5-78,154-155,共4页
考虑了聚合物驱过程中黏度变化和岩石吸附效应,建立聚合物驱流线模型,并编写了相应的聚合物驱流线模拟程序,重点考察了聚合物驱替过程中流线更新的作用,并与商业模拟器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聚合物驱过程中的流场变化不可以忽略,固定流... 考虑了聚合物驱过程中黏度变化和岩石吸附效应,建立聚合物驱流线模型,并编写了相应的聚合物驱流线模拟程序,重点考察了聚合物驱替过程中流线更新的作用,并与商业模拟器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聚合物驱过程中的流场变化不可以忽略,固定流线的假设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而更新流线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对平面五点井网聚合物驱过程的模拟表明,改进的后流线模拟方法可以更好地运用于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过程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流线模拟 固定流线 流线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驱前缘运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汤昌福 王晓冬 刘桂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5-150,共6页
聚合物驱前缘运动特征研究对聚合物驱机理分析、过程评价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驱替过程中含水饱和度和聚合物质量浓度物质守恒方程出发,运用特征线法解析了一维聚合物驱前缘运动特征。研究表明聚合物驱替过程中存在水驱前缘和... 聚合物驱前缘运动特征研究对聚合物驱机理分析、过程评价和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驱替过程中含水饱和度和聚合物质量浓度物质守恒方程出发,运用特征线法解析了一维聚合物驱前缘运动特征。研究表明聚合物驱替过程中存在水驱前缘和聚合物质量浓度前缘,前缘速度的大小决定了前缘突破的先后顺序,驱替过程也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根据前缘突破时间、含水率及采出聚合物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将聚合物驱分为早期聚合物驱、中期聚合物驱和晚期聚合物驱3种类型。早期和中期聚合物驱聚合物质量浓度前缘落后于水驱前缘,而晚期聚合物驱不存在水驱前缘;早期聚合物驱含水率曲线不会出现“下凹”现象,而中期和晚期聚合物驱则会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特征线法 驱替特征 见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换热器变热流传热模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汤昌福 张文永 +2 位作者 朱文伟 俞显忠 刘桂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5-489,共5页
基于均一入口流体温度假设和叠加原理建立了地下换热器变热流情形地下传热模拟半解析方法,并进行了验证,研究了热不平衡和热干扰对地下换热器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下换热器各钻孔换热能力与热干扰大小有关.若地下换热器每年往地... 基于均一入口流体温度假设和叠加原理建立了地下换热器变热流情形地下传热模拟半解析方法,并进行了验证,研究了热不平衡和热干扰对地下换热器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下换热器各钻孔换热能力与热干扰大小有关.若地下换热器每年往地下排放的热量大于从地下吸取的热量,地下换热器出口流体温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工程实例运行模拟表明,地下换热器连续运行10a,其出口流体温度与第一年相比上升了约0.8℃;地下换热器钻孔受到的热干扰越大,散热能力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换热器 变热流 叠加原理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深层套管换热器短期无干扰名义取热量计算解析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汤昌福 罗万静 黄骏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0-1446,共7页
从地下传热基本原理出发,考虑地温梯度影响,建立了中深层套管换热器进出口流体平均温度解析解和长时间近似解,推导了中深层套管换热器短期无干扰名义取热量计算解析公式,并通过与文献中结果对比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中深层套管换... 从地下传热基本原理出发,考虑地温梯度影响,建立了中深层套管换热器进出口流体平均温度解析解和长时间近似解,推导了中深层套管换热器短期无干扰名义取热量计算解析公式,并通过与文献中结果对比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中深层套管换热器短期无干扰名义取热量是地温梯度的线性函数。短期无干扰名义取热量计算解析公式简单实用,可以实现中深层套管换热器短期换热性能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换热器 地温梯度 名义取热量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迎风差分格式的TVD聚合物驱数学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贾英 汤昌福 黄磊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3-377,共5页
聚合物驱替过程中存在饱和度和聚合物质量浓度2个间断,在2个间断之间有"油墙"形成。文中分别运用特征线法(MOC)、一阶迎风差分(SPU)方法和显式全变差递减差分(TVD)方法对聚合物驱替过程进行求解,通过与特征线解进行对比,考察... 聚合物驱替过程中存在饱和度和聚合物质量浓度2个间断,在2个间断之间有"油墙"形成。文中分别运用特征线法(MOC)、一阶迎风差分(SPU)方法和显式全变差递减差分(TVD)方法对聚合物驱替过程进行求解,通过与特征线解进行对比,考察了SPU方法和TVD方法的数值模拟效果。研究表明:SPU方法的精度低,数值耗散严重,对2个间断特别是聚合物质量浓度间断的捕捉能力较差;高阶精度TVD方法分辨力高,但在"油墙"处会产生非物理"振荡"。利用迎风的思想,对传统TVD方法进行了改进。数值实验表明,改进的TVD方法在保持高精确度的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非物理"振荡"的产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特征线法 一阶迎风格式 TVD 非物理“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混相驱五点井网流线模拟 被引量:7
7
作者 郭振宇 王晓冬 +2 位作者 汤昌福 刘翰林 杨靖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3,12-13,共6页
为了简化网格模拟环境及降低模拟过程中的数值弥散,采用基于黑油模型的混相驱流线模拟方法,针对五点井网,建立CO2混相驱替的流线模型,耦合五点井网解析速度场;对于显式饱和度及浓度质量守恒方程,建立稳定的TVD(全变差递减法)差分格式;... 为了简化网格模拟环境及降低模拟过程中的数值弥散,采用基于黑油模型的混相驱流线模拟方法,针对五点井网,建立CO2混相驱替的流线模型,耦合五点井网解析速度场;对于显式饱和度及浓度质量守恒方程,建立稳定的TVD(全变差递减法)差分格式;加入黏性修正参数,改进常规混相驱替模型,使模型在低数量的网格环境下能够模拟黏性指进;模拟后期注气并对比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模拟结果,验证模型正确性.结果表明:采用高精度差分格式能够有效降低数值弥散,加入黏性修正函数的模型比常规模型能够更精确模拟带有黏性指进现象的驱替过程.该方法可以为制定合理的井网部署方案和混相驱工作制度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混相驱 流线 数值模拟 五点井网 TVD差分格式 黏性指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