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探牟宗三的心性论
1
作者 汤忠钢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21-626,644,共7页
牟宗三的现代新儒学很重视对传统心性之学的继承与发展,他将心性本体视作"既存有又活动"的最高实在,以心性论去界说一般的人性论问题,并以"智的直觉"这一道德实践的工夫论作为把握"心性无限量"的基本方法... 牟宗三的现代新儒学很重视对传统心性之学的继承与发展,他将心性本体视作"既存有又活动"的最高实在,以心性论去界说一般的人性论问题,并以"智的直觉"这一道德实践的工夫论作为把握"心性无限量"的基本方法,而内圣开出新外王的任务又促使了"良知自我坎陷"说的出场,从而构成了牟宗三现代新儒学心性论既"照着说"又"接着说"的学理倾向,标明了他作为"现代"新儒家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现代新儒学 心性之学 良知的自我坎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概念界说新论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国炎 汤忠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5,100,共5页
对"文化"概念的界说,在文化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但这种界说历来又都歧见迭出、莫衷一是。从基本类型的视角来看,有描述性定义、社会性定义、主体性定义、功能性定义及历史性定义等。有机融合其可取之处淬成一家之言,把&qu... 对"文化"概念的界说,在文化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但这种界说历来又都歧见迭出、莫衷一是。从基本类型的视角来看,有描述性定义、社会性定义、主体性定义、功能性定义及历史性定义等。有机融合其可取之处淬成一家之言,把"文化"理解为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史上的"人化"与"化人"的整个互动过程和成果的总和,将有利于人们达成对"文化"概念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概念 描述性定义 社会性定义 主体性定义 功能性定义 历史性定义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国炎 汤忠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0-67,共8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既是指导推动着中国文化前进发展的文化基本观点,又是影响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生活性格的基本的文化要素与力量。而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日新自强、人本主义、求是务实、义以为上、和平主义与爱国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既是指导推动着中国文化前进发展的文化基本观点,又是影响和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生活性格的基本的文化要素与力量。而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日新自强、人本主义、求是务实、义以为上、和平主义与爱国主义、有容乃大的开放观与创新态度正是这种精神的八个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基本精神 天人合一 辨证法 中庸之道 日新奋斗精神 人本主义 使用理性 道德主义 爱国主义 文化开放 文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