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经济学手稿到《资本论》 |
汤在新
|
《新经济》
|
2005 |
0 |
|
2
|
《资本论》第1卷几种版本对结构的调整 |
汤在新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92 |
3
|
|
3
|
社会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札记 |
汤在新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1 |
2
|
|
4
|
《资本论》第二卷结构的形成——纪念《资本论》第二卷出版一百周年 |
汤在新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6 |
0 |
|
5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是按要素分配 |
汤在新
|
《经济研究参考》
|
1997 |
0 |
|
6
|
马克思主义和马尔萨斯主义 |
汤在新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0 |
1
|
|
7
|
《德意志意识形态》既没有否定“按劳分配”,也没有提出“按需分配” |
汤在新
曾启贤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78 |
1
|
|
8
|
略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发展 |
汤在新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62 |
1
|
|
9
|
《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四卷)结构初探 |
汤在新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64 |
0 |
|
10
|
经济理论工作者必须面向农村,做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 |
曾启贤
湯在新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65 |
0 |
|
11
|
試論社会主义的社会必要劳动 |
黄仲熊
曾启賢
湯在新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6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