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题公园周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以常州中华恐龙园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汤傅佳 黄震方 陈晓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137,174,共6页
以常州中华恐龙园为研究对象,选取该处土地利用重要变化节点2000—2010年为研究时段,利用GIS/RS手段,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扩展强度和土地利用转移方向等方面对中华恐龙园周边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2000... 以常州中华恐龙园为研究对象,选取该处土地利用重要变化节点2000—2010年为研究时段,利用GIS/RS手段,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扩展强度和土地利用转移方向等方面对中华恐龙园周边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0年中华恐龙园周边10 km缓冲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均有较大变化,随着缓冲区范围的扩大,其建设用地变化速率变缓,相比而言,2005—2010年间的变化强度和规模比2000—2005年间大。研究区内建设用地变化与中华恐龙园的发展水平呈显著相关。依托区域形象、人文环境、人口集聚等保障因素,在政府金融、财税、土地等政策的引导下和各项经济因素的推动下,主题公园周边的土地实现了功能转变、价值提升且土地利用方式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公园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机制 中华恐龙园 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经济时空差异与收敛性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子昂 黄震方 +3 位作者 孔少君 徐冬冬 展梦雪 汤傅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41,共8页
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单元,运用泰尔指数、主成分分析以及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等方法,对新疆2003年-2012年旅游经济的差异进行区、市域角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旅游经济收入绝对差异增大,相对差异减小,其中亚心、北疆... 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单元,运用泰尔指数、主成分分析以及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等方法,对新疆2003年-2012年旅游经济的差异进行区、市域角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旅游经济收入绝对差异增大,相对差异减小,其中亚心、北疆、南疆、东疆4个区域间差异呈现出增大-减小-再增大-再减小的"M"型波动,且区域间差异已经成为导致新疆旅游经济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新疆旅游经济结构呈现"橄榄球"型,球两极均由少数城市组成且变化缓慢,球体部分积聚着大量的城市且交替变化;通过σ、β收敛性分析发现新疆地区人均旅游经济增长收敛微乎其微,其中亚心区人均旅游经济无收敛趋势,南、北疆区相对收敛,且南疆收敛速度比北疆快20年,新疆旅游不存在俱乐部收敛;此外,政策因素对于新疆旅游经济差异影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时空差异 收敛性 影响机理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15年中国市域旅游流的时空格局与溢出效应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冬 黄睿 +1 位作者 黄震方 汤傅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5-142,F0002,共9页
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杜宾模型及其效应分解等方法,系统研究了2001-2015年中国市域旅游流的时空格局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15年来,中国市域国内和入境旅游流的空间结构相对稳定,空间差异不断缩小;从东中西三大区域来看,西部... 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杜宾模型及其效应分解等方法,系统研究了2001-2015年中国市域旅游流的时空格局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15年来,中国市域国内和入境旅游流的空间结构相对稳定,空间差异不断缩小;从东中西三大区域来看,西部的入境旅游流和中部的国内旅游流空间均衡程度均有显著提升;2)国内旅游流比入境旅游流具有更高的空间依赖性,两者的局部空间关联模式均以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但其时空演化路径存在明显差异;3)国内和入境旅游流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市国内和入境旅游流每提升1%,将会带动邻近市域国内和入境旅游流分别增长0.433%和0.307%,国内旅游发展表现出更高的空间带动效应;4)驱动旅游流增长的各因素具有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但对国内和入境旅游流的空间交互作用存在不同,当前国内和入境旅游流的核心驱动因素分别为地区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禀赋,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在为本地带来旅游增长的同时,也会为区域旅游发展带来竞争效应和过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流 时空格局 溢出效应 市域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