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乡村成年居民营养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郭凯威 张娜 +2 位作者 张建芬 池睿欣 马冠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2期63-68,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乡村成年居民营养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素养提升适宜技术和策略、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10个区18~59岁乡村居民进行调查,采用“一般人群营养素养问卷... 目的:了解北京市乡村成年居民营养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营养素养提升适宜技术和策略、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10个区18~59岁乡村居民进行调查,采用“一般人群营养素养问卷”收集居民一般情况和营养素养,采用SPSS软件对营养素养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 173份,回收问卷1 172份,有效问卷为1 166份,有效率为99.5%。乡村居民营养素养水平为6.2%,食物营养相关知识与理念、选择食物、准备食物和摄入食物水平分别为54.0%、2.1%、10.3%、17.4%。女性营养素养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男性[营养素养(69.5 vs 63.0);食物营养知识与理念(8.0 vs 8.0);选择食物(18.5 vs 17.0);准备食物(15.0 vs 13.3);摄入食物(27.5 vs 25.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乡村成年居民营养素养水平受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的影响。以男性为参照,女性营养素养得分较高,OR值为4.132,以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为参照,中学、大学及以上分组的营养素养得分较高,OR值分别为10.007、4.414,以家庭月人均收入<2 000元为参照,收入2 000~3 499元及10 000元以上居民营养素养得分较高,OR值分别为1.537、2.588。结论:乡村成年居民营养素养总体水平较低,人群中分布存在差异,男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和收入水平较低者营养素养较低,应加强乡村地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养 北京市 乡村居民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农牧区高年级小学生家庭食物环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申贵元 张曼 +6 位作者 杨素芳 张娜 池睿欣 李振珲 李子晔 马福昌 马冠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11期29-36,共8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农牧区四、五年级小学生家庭食物环境现状,为改善当地学龄儿童家庭食物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青海省3座市(州) 10所小学,抽取94名四、五年级学生以及其对应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填... 目的:了解青海省农牧区四、五年级小学生家庭食物环境现状,为改善当地学龄儿童家庭食物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青海省3座市(州) 10所小学,抽取94名四、五年级学生以及其对应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填问卷调查家庭食物环境现状。结果:参与调查学生的家庭食物可及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新鲜蔬菜及其制品(77.7%)、薯类粗杂粮及其制品(76.6%)、乳类及其制品(74.5%)、水果及其制品(68.1%)、含糖饮料(17.0%)、高糖食物(11.7%)、高脂食物(9.6%)、高盐食物(7.4%)。乳类及其制品的可及性在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1%vs 63.2%,P=0.038)。大部分学生(56.4%)月均家庭食物支出占比约为30%~50%,随人均年收入增加而有所提高(R=0.206,P=0.047)。家庭喂养模式在农村以强制模式为主(63.2%),在县城以强制和限制模式并重(44.6%、42.9%)。绝大多数家庭有较良好的食物规则,男生家庭食物限制得分高于女生(t=2.216,P=0.029)。营养理念较为科学的家长约占33.0%,营养知识掌握较好的家长约占6.4%,总体具有较高营养素养的家长约占8.5%。家长选择食物时考虑最多的三个因素为营养(83.0%)、卫生(73.4%)、孩子爱吃(61.7%)。结论:青海省农牧区高年级小学生家庭食物环境现状总体良好,明显薄弱之处在于家长营养素养一般,特别是营养知识储备极为欠缺。应进一步加强家长的营养宣教,促进营养知识传播,改善家庭食物环境,帮助学龄儿童塑造良好饮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环境 食物规则 营养素养 食物可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围绝经期女性钙摄入与健康的定性循证研究
3
作者 郭凯威 张建芬 +2 位作者 池睿欣 张娜 马冠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6期19-23,共5页
目的:通过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综合分析钙摄入量对我国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中,2000年1月—2022年12月发表的... 目的:通过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综合分析钙摄入量对我国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中,2000年1月—2022年1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参照WHO推荐的证据评价方法和标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从4 309篇文献中筛选出7篇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证据。检索到钙摄入与骨健康的关系的研究共有5篇,结果显示,钙摄入可明显改善和预防围绝经期妇女的骨健康状况。1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每日摄入含250 mg钙的牛奶的女性髋部和股骨颈的骨密度显著增高;2项队列研究显示,钙摄入量与全身骨密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1项横断面研究显示,每日钙摄入量≥600 mg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而1项横断面研究显示,用维生素D和钙剂组和未用维生素D和钙剂组相比,骨含量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索到钙摄入与肌肉健康的关系的研究有1篇,1项队列研究显示,补充钙和25羟基维生素D可能短期内改善绝经后女性肌力。检索到钙摄入与体成分的关系的研究有1篇,1项横断面研究显示,在女性中膳食钙摄入量与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和脂肪质量测量值呈负相关。结论:钙摄入与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设计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肌肉 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围绝经期女性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定性循证研究
4
作者 曲畅 周明珠 +3 位作者 池睿欣 郭凯威 芦俊博 张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6期14-19,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45~55岁围绝经期健康中年女性身体活动情况,综合评价分析身体活动与骨健康及体成分等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中,2000年1月—2022年1... 目的:了解我国45~55岁围绝经期健康中年女性身体活动情况,综合评价分析身体活动与骨健康及体成分等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中国知网中,2000年1月—2022年1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排除重复、不完整、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等。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结果:共有15篇文献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证据,其中有关中国中年女性身体活动描述的文献8篇、骨健康文献5篇、体成分6篇。中国成年女性身体活动水平整体不高,身体活动不足的比例达到50%以上,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活动量呈下降趋势。休闲时间身体活动量较少,家务、通勤或工作等非休闲活动是日常身体活动的主要来源。适当增加身体活动有助于提高骨密度,综合评价等级为B级;适当增加身体活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体脂率、增加骨骼肌含量,综合评价等级为B级。结论:身体活动与围绝经期妇女的骨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还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设计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骨健康 体成分 流行病学 证据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