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亏缺灌溉对河套灌区向日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赵莎 李为萍 +4 位作者 冯梁 池曌男 张家鹏 吴怡萱 王佳爽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为明确亏缺灌溉对向日葵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在河套灌区开展田间试验.以当地灌水水平为对照CK(330 mm),设置2个水分亏缺处理:轻度水分亏缺W1(210 mm)和重度水分亏缺W2(120 mm),分析亏缺灌溉对向日葵各生育期土壤表层(0~20 cm... 为明确亏缺灌溉对向日葵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在河套灌区开展田间试验.以当地灌水水平为对照CK(330 mm),设置2个水分亏缺处理:轻度水分亏缺W1(210 mm)和重度水分亏缺W2(120 mm),分析亏缺灌溉对向日葵各生育期土壤表层(0~20 cm)微生物群落和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揭示土壤微生物与理化性质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处理W1提高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细菌中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真菌中被孢霉门等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与CK相比,W1的土壤pH值平均降低了0.13,温度和硝态氮质量比分别平均提高了1.44℃和14.2%.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温度、pH,EC、硝态氮是影响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温度、铵态氮和硝态氮是影响真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含水率、EC和温度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含水率、EC和铵态氮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综上,轻度水分亏缺(W1)是适宜微生物生长的水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亏缺灌溉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氮调控对暗管农田土壤脱盐效果及向日葵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赵莎 李为萍 +2 位作者 冯梁 池曌男 张家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5-282,共8页
为探究暗管排水条件下盐渍化农田最适宜的水氮制度,在河套灌区暗管布设区开展2年田间试验,设置低水(120 mm,I1)、中水(210 mm,I2)和高水(330 mm,I3)3个灌溉水平及低氮(0 kg/hm^(2),N1)、中氮(105 kg/hm^(2),N2)和高氮(210 kg/hm^(2),N3)... 为探究暗管排水条件下盐渍化农田最适宜的水氮制度,在河套灌区暗管布设区开展2年田间试验,设置低水(120 mm,I1)、中水(210 mm,I2)和高水(330 mm,I3)3个灌溉水平及低氮(0 kg/hm^(2),N1)、中氮(105 kg/hm^(2),N2)和高氮(210 kg/hm^(2),N3)3个追氮水平,分析不同水氮组合对土壤脱盐率及向日葵水氮利用效率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暗管排水条件下,高水中氮(I3N2)的脱盐效果最佳,较其他水氮处理的脱盐率平均提高5.82%。高水(高氮)条件下,产量随着施氮量(灌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高水高氮(I3N3)的产量最高,平均为5129.72 kg/hm^(2)。相同灌水量下,高氮(N3)水平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追氮量越大,肥料偏生产力越低。低水(I1)和中水(I2)条件下高氮(N3)水平最有利于籽仁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合成。高水(I3)条件下,中氮(N2)水平有利于籽仁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合成,低氮(N1)水平最有利于籽仁粗脂肪的合成。各灌水水平中,中水(I2)和高水(I3)各处理中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整体上高于低水(I1)处理,而粗脂肪含量整体上低于低水(I1)处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确定高水中氮(I3N2)即灌水量为330 mm、追氮量为105 kg/hm^(2)是暗管农田中适宜的水氮组合。研究结果可为河套灌区暗管农田制定科学的水氮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管排水 水氮调控 脱盐效果 水氮利用效率 产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