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辣椒碱工艺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益民 陶伟 +3 位作者 卞国琛 汤宏 孙若琼 江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17-122,共6页
对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辣椒碱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压力、分离温度4个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均匀设计法安排试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辣椒碱的含量。选择分离釜1中产物的辣椒碱含量为试验指标,用自主提... 对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辣椒碱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压力、分离温度4个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均匀设计法安排试验,以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辣椒碱的含量。选择分离釜1中产物的辣椒碱含量为试验指标,用自主提出的多因素多水平试验结果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多维空间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工艺范围为萃取压力10~21MPa、萃取温度41~52℃、分离釜1压力8~8.7MPa、分离釜1温度53~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均匀设计 高效液相色谱 多因素多水平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肠道结构及分区特性
2
作者 黄鑫志 何子昕 +4 位作者 何焕榕 苏友禄 江飚 刘春 李薇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8期44-47,共4页
为了解大口黑鲈肠道的形态结构及分区特点,采用解剖学、石蜡切片—显微技术,研究大口黑鲈肠道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特征。大口黑鲈肠道呈“S”形盘曲,比肠长为0.76±0.06。HE染色显示肠道组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外膜构成。肠管... 为了解大口黑鲈肠道的形态结构及分区特点,采用解剖学、石蜡切片—显微技术,研究大口黑鲈肠道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特征。大口黑鲈肠道呈“S”形盘曲,比肠长为0.76±0.06。HE染色显示肠道组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外膜构成。肠管直径、肠绒毛高度和数量由前到后渐减,前肠前段管径、绒毛高度最长,平均管径和高度分别为(5 043.60±108.69)μm和(1 479.86±45.84)μm;后肠末端管径、绒毛高度最短,分别为(2 877.10±57.21)μm和(790.28±62.57)μm。肌层厚度前、后肠比中肠厚,前、后肠肌层最厚值分别为(339.76±22.56)μm和(251.59±26.94)μm,中肠肌层最厚值为(199.91±25.16)μm(P<0.05)。前肠末端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如肌层厚度、绒毛高度等与中肠结构特征相似。AB-PAS染色结果显示,大口黑鲈后肠杯状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前肠杯状细胞的密度(P<0.05)。该研究丰富了对大口黑鲈的肠道生理学认识,并为其肠道分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组织学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中草药体外杀灭刺激隐核虫及乌梅预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江飚 龚颀杨 李安兴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研究了6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刺激隐核虫(Crytocaryon irritans)的体外杀灭效果,发现用7.14 mg·m L–1的乌梅(Fructus mume)、槟榔(Areca catechu)、贯众(Dryopteris setosa)和石榴皮(Punica granatum)的水提取物分别处理幼虫5 min,... 研究了6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刺激隐核虫(Crytocaryon irritans)的体外杀灭效果,发现用7.14 mg·m L–1的乌梅(Fructus mume)、槟榔(Areca catechu)、贯众(Dryopteris setosa)和石榴皮(Punica granatum)的水提取物分别处理幼虫5 min,幼虫死亡率达100%,用28.57 mg·m L–1处理包囊4 h,包囊死亡率达84.1%以上。为评估喂服乌梅水提物对珍珠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fuscoguttatus♂)预防刺激隐核虫病的效果,投喂第14天后对石斑鱼的增重、溶菌酶活性、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和鱼体滋养体数量及死亡率进行测试和评估。结果显示,药物组石斑鱼的增重和旁路补体溶血活性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刺激隐核虫后滋养体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致死剂量攻毒后,药物组(11.4 g·kg–1、6.84 g·kg–1、3.42 g·kg–1)和对照组鱼的成活率分别为40%、20%、46.67%和0%。结果表明乌梅对预防刺激隐核虫病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石斑鱼 刺激隐核虫 中草药 乌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铜治疗卵形鲳鲹淀粉卵涡鞭虫病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志成 江飚 +4 位作者 钟志鸿 李诗钰 何润真 唐嘉嘉 李安兴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8-114,共7页
为更科学地使用硫酸铜治疗淀粉卵涡鞭虫病,该研究以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为动物模型,探讨了硫酸铜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Amyloodinium ocellatum)生活史各个阶段的有效驱杀浓度和作用时间,并评估其对卵形鲳鲹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 为更科学地使用硫酸铜治疗淀粉卵涡鞭虫病,该研究以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为动物模型,探讨了硫酸铜对眼点淀粉卵涡鞭虫(Amyloodinium ocellatum)生活史各个阶段的有效驱杀浓度和作用时间,并评估其对卵形鲳鲹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范围。结果显示,卵形鲳鲹幼鱼对硫酸铜的耐受性强,安全质量浓度小于43.06 mg·L^(−1)。用3.13、0.78、0.20 mg·L^(−1)硫酸铜溶液分别药浴处理10、30、60 min可100%驱杀涡孢子;用2.0、1.0、0.5 mg·L^(−1)硫酸铜溶液分别药浴浸泡鱼体2、4、8 h可100%清除鱼体上的营养体;而包囊对硫酸铜的耐受性强,用100 mg·L^(−1)硫酸铜溶液连续药浴,仍有90%以上的包囊能继续分裂。治疗实验显示,在0.2、0.4 mg·L^(−1)硫酸铜溶液中连续药浴10 d,对患病鱼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80%和90%,表明使用低浓度硫酸铜溶液连续药浴可有效治疗卵形鲳鲹淀粉卵涡鞭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 硫酸铜 药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鱼类淀粉卵涡鞭虫病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志成 钟志鸿 +4 位作者 李诗钰 郭奕轩 郭庆凯 江飚 李安兴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6-706,共11页
淀粉卵涡鞭虫病俗称“海水鱼天鹅绒病”,是由一种原生鞭毛虫——眼点淀粉卵涡鞭虫Amyloodinium ocellatum寄生于海水鱼类体表而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和池塘... 淀粉卵涡鞭虫病俗称“海水鱼天鹅绒病”,是由一种原生鞭毛虫——眼点淀粉卵涡鞭虫Amyloodinium ocellatum寄生于海水鱼类体表而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中国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和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综述了眼点淀粉卵涡鞭虫生活史、流行危害、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海水鱼类淀粉卵涡鞭虫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病原检测、虫株低温保存策略、筛选绿色高效的杀虫药物和疫苗研发等未来研究及防控发展建议,以期为海水鱼类淀粉卵涡鞭虫病的科学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 淀粉卵涡鞭虫病 海水鱼 诊断方法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杂交鳢(乌鳢♂×斑鳢♀)弹状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6
作者 温彩怡 江飚 +6 位作者 孙龑鑫 黄伟民 马壮 梁芝源 刘春 胡雄 苏友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108-114,共7页
【目的】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为我国重要的特种水产鱼类,为摸清杂交鳢弹状病毒(Hybrid snakehead rhabdovirus,HSHRV)的感染状况,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对珠三角地区养殖的杂交鳢弹状病毒病展开调查。【方法】对繁育阶段的杂交鳢亲... 【目的】杂交鳢(Hybrid snakehead)为我国重要的特种水产鱼类,为摸清杂交鳢弹状病毒(Hybrid snakehead rhabdovirus,HSHRV)的感染状况,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对珠三角地区养殖的杂交鳢弹状病毒病展开调查。【方法】对繁育阶段的杂交鳢亲本、鱼苗、水样进行随机采样;养殖阶段则选择固定时间进行随机采样,并在病害暴发时采样。监测周期内共采集333份样品,每尾鱼经无菌解剖后,取绿豆大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混样,保存于液氮中,用于提取RNA;以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采用qPCR技术进行HSHRV检测。【结果】感染HSHRV的鱼体主要临床症状为不规则游动、打转,体表无明显症状,解剖可见肝脏、脾脏、肾脏、肠道和鱼鳔充血发红或肿大;qPCR检测结果显示,333份样品的HSHRV平均阳性率为13.21%,阳性样品主要集中在4-11月,其中,8月份的样品阳性率高达23.91%;养殖阶段的HSHRV平均阳性率(17.01%)显著高于繁育阶段的平均阳性率(3.26%);从鱼体规格来看,HSHRV最易感10cm以内的鱼,阳性率高达32.20%,主要在3-9月检出;HSHRV最不易感20 cm以上的鱼,阳性率低至9.52%。【结论】明确了繁育阶段和养殖阶段以及不同养殖规格杂交鳢的HSHRV阳性率,为深入了解杂交鳢弹状病毒病的流行规律提供参考,以期为养殖过程中杂交鳢弹状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鳢 弹状病毒 qPCR 阳性率 养殖阶段 鱼体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