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江腾春 刘毅 傅强 《现代医院》 2018年第7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曲美他嗪对糖尿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6年12月糖尿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衰患者6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4)。给予对照组患者抗心衰的标准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目的观察研究曲美他嗪对糖尿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6年12月糖尿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衰患者68名,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治疗组(n=34)。给予对照组患者抗心衰的标准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及降血糖治疗(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mg/次,3次/天),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距离(6MWD)、血浆脑利钠肽(NT-pro BNP)。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经治疗后LVEF、LVESD、LVEDD、6MWD、较对照组显著性改善(P<0.05),且NT-pro 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结论曲美他嗪可以显著性的改善糖尿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糖尿病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市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江腾春 李亚兰 +1 位作者 彭伟 杨秀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z1期5-6,共2页
目的 调查大学生中蠕形螨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法。对额、鼻尖及两翼、下颌三个部位进行感染情况的调查 ,同时针对蠕形螨与化妆品、居住环境以及痤疮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 蠕形螨感染率为 2 1 30 %(138/ 6 48) ,女生高于... 目的 调查大学生中蠕形螨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法。对额、鼻尖及两翼、下颌三个部位进行感染情况的调查 ,同时针对蠕形螨与化妆品、居住环境以及痤疮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结果 蠕形螨感染率为 2 1 30 %(138/ 6 48) ,女生高于男生 ,面部各部位的感染情况不一。潮湿、阴暗的环境下居住者蠕形螨感染高于一般环境下居住者 ,常年使用保湿、润肤类化妆品者蠕形螨感染率较高。蠕形螨感染者痤疮发病率较未感染者高。结论 大学生中蠕形螨感染率与大多相关报道相似。蠕形螨的感染可能与化妆品的使用、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螨感染 化妆品 居住特征 痤疮 寻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毅 李志樑 +1 位作者 江腾春 傅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4期8-10,14,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cEPC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5月间住院治疗的确诊为T2DM的患者69例,分为APS治疗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APS...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cEPCs)数量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从化区中医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5月间住院治疗的确诊为T2DM的患者69例,分为APS治疗组(36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APS治疗组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增加APS治疗2周,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西药降糖治疗。观察T2DM患者治疗前后cEPCs的数量及功能变化。结果 APS治疗组中T2DM患者治疗后cEPCs数量显著增加,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PS治疗组中T2DM患者治疗后cEPCs黏附功能、迁移功能、增殖功能显著改善,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PS治疗可增加T2DM患者cEPCs的数量且伴随着cEPCs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糖尿病 内皮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江腾春 刘毅 《现代医院》 2018年第8期1188-1190,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IMT)与血清25羟-维生素D_3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3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IMT,根据测量结果分为对照组112例、增厚组120例、斑块组104例。检测各组患者的各项...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IMT)与血清25羟-维生素D_3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3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IMT,根据测量结果分为对照组112例、增厚组120例、斑块组104例。检测各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血清25(OH)D_3,比较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人群中,不同颈动脉IMT与血清25(OH)D_3含量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增厚组和斑块组的LDL-C、FBG、HbA1c、Hs-CRP、25(OH)D_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增厚组相比,斑块组的LDL-C、FBG、HbA1c、Hs-CRP、25(OH)D_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与颈动脉IMT微弱相关(r_(HbA1c)=0.270,P<0.001);LDL-C、FBG、Hs-CRP与颈动脉IMT低度相关(r_(LDL-C)=0.475;r_(FBG)=0.525;r_(Hs-CRP)=0.535,P<0.001);血清25(OH)D_3水平随着颈动脉IMT增加而降低,与颈动脉IMT(r=-0.918,P<0.001)呈负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25(OH)D_3与颈动脉IMT高度相关,血清25(OH)D_3是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25羟-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