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期选择是人们对不同时间点的损益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过程。随着对单时点结果跨期选择心理过程的认识日趋一致,研究者开始加强对多时点结果跨期选择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多时点跨期选择研究,尤其是近来出现的一些理论,包括:序列模型(sequen...跨期选择是人们对不同时间点的损益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过程。随着对单时点结果跨期选择心理过程的认识日趋一致,研究者开始加强对多时点结果跨期选择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多时点跨期选择研究,尤其是近来出现的一些理论,包括:序列模型(sequences model)、基于理由(reason-based)的理论、突显性解释(salience account)和权衡模型(trade off model),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开展的一些方向:包括比较和融合不同的理论、拓展研究的领域和应用眼动追踪技术进行过程研究。展开更多
跨期选择需要决策者对未来不同时间点的损益之间做出权衡与取舍,涉及对未来时间的长度知觉。本研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用周期把一段连续的时间分割成不同的部分时(比如把未来的时间划分成本周和下周),他们对未来时间的长度知觉就...跨期选择需要决策者对未来不同时间点的损益之间做出权衡与取舍,涉及对未来时间的长度知觉。本研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用周期把一段连续的时间分割成不同的部分时(比如把未来的时间划分成本周和下周),他们对未来时间的长度知觉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跨期选择。实验1控制配对跨期选项的客观间隔时间不变,发现相对于两个奖励选项在同一周期的条件(比如同周),选项分布于不同周期时(比如跨周)被试更愿意选择结果小而早的选项(smaller and sooner,SS)而非结果大而迟的选项(later and larger,LL)。实验2的结果则显示,跨时间周期现象是由于周期分割点的存在,引起被试对选项间的时间间隔知觉变长,进而选择SS所致。展开更多
文摘跨期选择是人们对不同时间点的损益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过程。随着对单时点结果跨期选择心理过程的认识日趋一致,研究者开始加强对多时点结果跨期选择的研究。本文总结了多时点跨期选择研究,尤其是近来出现的一些理论,包括:序列模型(sequences model)、基于理由(reason-based)的理论、突显性解释(salience account)和权衡模型(trade off model),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开展的一些方向:包括比较和融合不同的理论、拓展研究的领域和应用眼动追踪技术进行过程研究。
文摘跨期选择需要决策者对未来不同时间点的损益之间做出权衡与取舍,涉及对未来时间的长度知觉。本研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用周期把一段连续的时间分割成不同的部分时(比如把未来的时间划分成本周和下周),他们对未来时间的长度知觉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跨期选择。实验1控制配对跨期选项的客观间隔时间不变,发现相对于两个奖励选项在同一周期的条件(比如同周),选项分布于不同周期时(比如跨周)被试更愿意选择结果小而早的选项(smaller and sooner,SS)而非结果大而迟的选项(later and larger,LL)。实验2的结果则显示,跨时间周期现象是由于周期分割点的存在,引起被试对选项间的时间间隔知觉变长,进而选择SS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