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荧光技术在页岩油储层研究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为例
1
作者 江程舟 王贵文 +5 位作者 宋连腾 黄立良 王松 张益粼 黄玉越 范旭强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4-644,共11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具有源储一体的特征,其形成过程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有机质演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烃源岩性质和储层特征异常复杂。目前,无机矿物发育和有机质演化对储层或赋存页岩油性质所造成的影...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二叠系风城组页岩油储层具有源储一体的特征,其形成过程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有机质演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烃源岩性质和储层特征异常复杂。目前,无机矿物发育和有机质演化对储层或赋存页岩油性质所造成的影响尚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将已经广泛应用于常规储层研究的定量荧光技术,如储层萃取液定量荧光分析技术(QGF-E)和全息扫描荧光技术(TSF)等拓展到陆相页岩油储层研究中。将QGF-E和岩石热解相结合发现,热解参数游离烃(S_(1))与QGF-E强度呈正相关,且变化范围较大,说明含油饱和度的大小主要受S_(1)的控制;TSF分析揭示,在其他检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归一化的TSF光谱最大强度与二维核磁实验结果共同表明,页岩油密度(API)的差异与黏土矿物吸附的含羟基的重质组分密切相关,且黏土矿物含量越高,能够吸附的有机质越多;原油成熟度指标(R_(1))进一步说明了原始沉积背景下,生烃母质的差异以及成岩改造后孔隙类型以及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中页岩油性质的关键因素。这些研究技术和方法可以作为沟通不同参数之间的“桥梁”,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页岩油储层特征,为后续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饱和度 游离烃 原油性质 储层定量荧光技术 风城组 二叠系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