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DEM的砂卵石地层盾构刀具磨损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晋勋 李博 +3 位作者 江玉生 江华 殷明伦 孙正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12-2220,共9页
为揭示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典型刀具的磨损特征,指导该地层中盾构刀具的设计、布置等关键问题。采用室内三轴试验及数值离散元软件(EDEM)仿真分析,标定了颗粒-刀具磨损接触参数。依托北京新机场“磁各庄-1号风井”砂卵石盾构工程,构... 为揭示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典型刀具的磨损特征,指导该地层中盾构刀具的设计、布置等关键问题。采用室内三轴试验及数值离散元软件(EDEM)仿真分析,标定了颗粒-刀具磨损接触参数。依托北京新机场“磁各庄-1号风井”砂卵石盾构工程,构建了砂卵石地层EDEM数值盾构模型,可视化了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中典型刀具(楔犁刀、刮刀)的磨损特征,通过实际工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1)以犁松原状砂卵石土为目的的楔犁刀具是掘进主切削刀具,表现为刀头合金表面以及刃角处连续的摩擦磨损形式,磨损量较大;(2)以剥落输排为目的刮刀主要表现为刀身迎土面以及刀头合金表面随机的点蚀磨损,磨损量较小;(3)刀盘径向刀具的磨损量随轨迹半径及刀体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同轨迹上高刀的磨损系数高于低刀,高刀对低刀的磨损有保护作用;刀盘径向刀具和环向刀具的“梯次化”布置可延长盾构单次连续掘进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卵石地层 盾构刀具 磨损特征 EDEM数值仿真 设计与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砂卵石地层盆形冻结止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晋勋 江玉生 +4 位作者 杨昊 亓轶 宋永威 江华 杨志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9,共12页
为解决全断面砂卵石地层地下工程的地下水控制问题,提出盆形冻结止水技术。首先,采用三轴力学试验研究冻结砂卵石的压缩力学特性和蠕变力学特性;然后,采用大尺度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盆形冻结的温度场扩展规律,并根据研究结... 为解决全断面砂卵石地层地下工程的地下水控制问题,提出盆形冻结止水技术。首先,采用三轴力学试验研究冻结砂卵石的压缩力学特性和蠕变力学特性;然后,采用大尺度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盆形冻结的温度场扩展规律,并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盆形冻结积极冻结期的群孔布置技术和维护冻结期的精细化控制技术。结果表明:1)低围压(小于3 MPa)条件下,三轴抗压强度与围压呈正线性相关,然后围压继续增大时,强度基本不变;基于损伤理论建立冻结砂卵石全过程蠕变模型。2)荷载对冻胀率及融沉系数影响最大,细粒土质量分数次之,原状饱和砂卵石是不冻胀材料,并由此建立饱和砂卵石冻胀率及融沉系数三维预测模型。3)基于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盆形冻结可以在地下水渗流条件下形成完整的盆形结构,起到有效止水的效果。4)盆底冻结管在冻结过程中表现出与单管冻结迥异的“群孔效应”,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包含冻结管间距、土体导热系数、渗流速度3因素的积极冻结期冻结管合理间距的确定与布置技术。5)为节约维护冻结期的能源,提出隔排切割冻结管、仅保留盆壁冻结管2种维护形式以对冻结区域进行精细化控制,经过分析,2种方式均可以有效满足盆形结构维护期的冷量供给,保持完整的盆形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形冻结 地下工程 止水技术 砂卵石地层 温度场 地下水渗流 群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漂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滚刀受力及磨损规律研究
3
作者 杨志勇 邵小康 +4 位作者 王鹤然 江玉生 张治港 刘招伟 李清宪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8,共8页
漂石地层具有粒径大、强度高、磨蚀性强等工程地质特征,针对漂石地层盾构隧道掘进时滚刀磨损问题,结合北京地铁16号线榆~宛区间工程实例,采取离散元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漂石地层盾构正面滚刀受力及磨损规律展开研... 漂石地层具有粒径大、强度高、磨蚀性强等工程地质特征,针对漂石地层盾构隧道掘进时滚刀磨损问题,结合北京地铁16号线榆~宛区间工程实例,采取离散元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漂石地层盾构正面滚刀受力及磨损规律展开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滚刀安装半径增加,掘进过程中滚刀侧向力与滚动力均出现呈线性增长,而滚刀法向力与安装半径之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2)滚刀侧向力、滚动力和法向力与刀盘贯入度均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在相同贯入度时,随着刀盘转速的增大,滚刀所受侧向力与滚动力呈线性增大,但滚刀的法向力基本保持不变;3)随安装半径增大,滚刀磨损量线性增加,滚刀所受侧向力和滚动力与磨损量具有明显相关性。研究结论对漂石地层盾构选型,刀具设计及布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漂石地层 滚刀 离散元数值模拟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超近间距下穿运营盾构隧道管片环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志坚 曹伍富 +4 位作者 黄俊鸿 寇鼎涛 邵小康 王炳禄 江玉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139,共8页
为研究盾构下穿既有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管片环分块变形规律,依托北京地铁19号线盾构近距离下穿7号线既有盾构隧道的工程实例,采用FLAC3D软件建立考虑管片分块拼装的三维计算模型,并结合实时监测技术对盾构穿越过程中既有隧道管... 为研究盾构下穿既有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管片环分块变形规律,依托北京地铁19号线盾构近距离下穿7号线既有盾构隧道的工程实例,采用FLAC3D软件建立考虑管片分块拼装的三维计算模型,并结合实时监测技术对盾构穿越过程中既有隧道管片环分块变形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在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线施工过程中,既有线管片沉降呈现“双峰式”,且新建隧道先行盾构上方既有隧道管片沉降更大;既有线管片整体向新建隧道掘进方向偏移,管片环分块水平位移程度在不同点位表现出差异化,其中各环两侧管片的水平位移最为明显且互相对称,拱顶和拱底仅发生整体偏移;既有隧道受后行盾构掘进影响时间较先行盾构更长,引起既有线管片向开挖方向偏移量更大,引发的管片水平位移也更加显著。既有线在发生整体偏移的同时,管片向两侧发生水平位移,最终管片水平位移表现取决于管片整体朝下穿隧道掘进方向的偏移量与管片环自身形变的叠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隧道 下穿施工 管片变形 环分块 数值模拟 近距离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地层加强型盾构对比选型技术与滚刀磨损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泉维 邵小康 +5 位作者 纪明涛 刘林胜 叶守杰 江玉生 杨志勇 张西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161,170,共9页
为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经验方法无法定量评价掘进机设备选型适应性和经济性的难题,提出盾构/TBM对比选型方法,基于地层综合组段划分技术,依据开挖面岩层性质、地下水情况、施工环境等因素将复杂地层划分成若干独立组段,计算不同类型掘进... 为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经验方法无法定量评价掘进机设备选型适应性和经济性的难题,提出盾构/TBM对比选型方法,基于地层综合组段划分技术,依据开挖面岩层性质、地下水情况、施工环境等因素将复杂地层划分成若干独立组段,计算不同类型掘进设备在各个组段内的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并作对比,综合汇总后给出各类设备施工定量化效率、工期和经济指标,决策者可根据项目主控因素作出选型结论。此外,同时结合包含硬岩和不良地质段的隧道工程掘进机选型实例,分析加强型盾构对此类地层的适应性,给出首例加强型盾构的配置参数和针对性设计,并对加强型盾构在硬岩段掘进时的滚刀磨损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盾构/TBM对比选型技术综合考虑不同设备在各隧道组段内的适用性、施工效率、施工成本,选型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2)加强型盾构配置6 r/min刀盘转速和19英寸大直径滚刀,可大幅提升掘进效率,因此对硬岩地层和不良地质段兼具适应性;(3)加强型盾构滚刀累计磨损量与其安装半径呈指数型相关性,边缘滚刀磨损速率最大,施工中应及时检修,保障开挖直径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机械法掘进 加强型盾构 对比选型 地层组段划分 滚刀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不满舱气压辅助模式下开挖面稳定性分析与对比掘进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琛 江玉生 +2 位作者 邵小康 刘泉维 杨志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168,共10页
盾构“气压辅助”掘进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土压平衡”掘进模式,其开挖面平衡机理更为复杂,地表变形和掘进参数特点与常规满舱土压平衡掘进模式存在明显差异。为对盾构气压辅助掘进模式下的开挖面稳定性进行定量化评估,并确定合理的气压... 盾构“气压辅助”掘进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土压平衡”掘进模式,其开挖面平衡机理更为复杂,地表变形和掘进参数特点与常规满舱土压平衡掘进模式存在明显差异。为对盾构气压辅助掘进模式下的开挖面稳定性进行定量化评估,并确定合理的气压设定值,利用极限平衡法考虑滑裂面空间曲面特点,提出适用于气压辅助掘进模式的开挖面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在Krabbe公式的基础上,考虑地层的成层性和地下水影响,对气体损失量计算公式进行改进。此外,结合相同地层条件下盾构不同掘进模式的对比掘进试验,对开挖面的整体稳定性、气压损失、地表沉降和掘进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提出的整体稳定性评价方法和气体损失量计算方法对本工程试验段进行分析,地层满足气压辅助掘进的整体稳定性,选配的空压机具备该地层气压稳定的功率,气压设定值满足工程安全性要求;气压辅助掘进模式相较于满舱土压平衡模式总推力和刀盘扭矩分别下降35%和44%,而推进速度提升173%,能量消耗减小66%;气压辅助掘进模式引起的地层损失率较高,地表沉降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开挖面稳定性 气压辅助掘进 气体损失量 极限平衡法 掘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挖车站内盾构脱壳解体接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营升 孙英韬 +4 位作者 曹伍富 王兵 寇鼎涛 姜华龙 江玉生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6期127-131,154,共6页
盾构法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成为城市地铁施工的主要手段,但城区地面环境复杂,一般无法为盾构提供接收条件,因此多采取站内或洞内盾构解体接收。暗挖车站内空间封闭、施工受限,针对暗挖车站内盾构脱壳解体接收技术做了研究;提出当确定... 盾构法施工速度快、安全性高,成为城市地铁施工的主要手段,但城区地面环境复杂,一般无法为盾构提供接收条件,因此多采取站内或洞内盾构解体接收。暗挖车站内空间封闭、施工受限,针对暗挖车站内盾构脱壳解体接收技术做了研究;提出当确定解体接收盾构时,应在车站施工阶段将下沉段和中板吊装孔洞规划在内,并提前在洞门上方车站中板结构处做注浆加固,防止出现注浆死角;下沉段长度宜设置为0.5~1倍盾体长度;且洞内解体方案优于站内解体;通过方案比选,提出将部分盾尾留置在洞内的拆机方案优于将盾尾全部脱出或全部留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盾构 拆解 站内解体 暗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地铁土压平衡盾构碎石土改良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冀海峰 刘卫景 +4 位作者 赵国梁 牛宇哲 肖凤春 江玉生 杨星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盾构在碎石土地层掘进时经常面临着地层渗透性强、刀盘扭矩大、刀具磨损严重等诸多困难。为解决上述施工难题,以青岛地铁4号线典型的碎石土地层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颗粒筛分、LCPC试验和渗透性试验评价了碎石土的基本特性,结合传统的砂... 盾构在碎石土地层掘进时经常面临着地层渗透性强、刀盘扭矩大、刀具磨损严重等诸多困难。为解决上述施工难题,以青岛地铁4号线典型的碎石土地层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颗粒筛分、LCPC试验和渗透性试验评价了碎石土的基本特性,结合传统的砂土和黏性土改良方案设计了5组碎石土改良配比方案,对不同配比方案进行坍落度试验、渗透性试验和直剪试验,分析了不同改良指标碎石土的流塑性、渗透性及抗剪力学特性,根据实际工程中盾构刀盘扭矩的变化情况验证了泡沫与聚合物组合改良的最佳方案。研究表明:7%浓度泡沫与5%浓度聚合物配比的改良剂能够有效降低碎石土的渗透系数,同时起到降低刀盘扭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土压平衡盾构 碎石土 坍落度 渗透性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挖扩大端内弃壳解体接收盾构关键技术研究
9
作者 刘志坚 曹伍富 +4 位作者 孙英韬 寇鼎涛 杨志勇 王炳禄 江玉生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7期104-109,共6页
使用盾构法在城市中心修建地铁时,常面临地面空间不足,无法提供充足的工程场地进行常规盾构接收的问题,因此在预接收地点修建暗挖横通道+暗挖扩大端的辅助结构,进行盾构解体接收成为主流方案,但暗挖扩大端的修建尺寸并无清晰参考。以北... 使用盾构法在城市中心修建地铁时,常面临地面空间不足,无法提供充足的工程场地进行常规盾构接收的问题,因此在预接收地点修建暗挖横通道+暗挖扩大端的辅助结构,进行盾构解体接收成为主流方案,但暗挖扩大端的修建尺寸并无清晰参考。以北京地铁19号线为例,分析了暗挖扩大端宽度和高度的设计问题,并针对弃壳接收和部分弃壳两种方案,对暗挖扩大端的最小设计尺寸做了规定,即高度应包含开挖垫层、盾构直径和吊装空间三部分,其中吊装空间至少应为1.5~2m;当采用弃壳接收时,暗挖扩大端宽度与刀盘直径和刀盘分块暂存方式有关。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暗挖扩大端内狭小场地的刀盘拆解方案,能够显著减小占地面积,同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洞内拆解主驱动的专用滑移辅助工装,提高了拆解过程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 暗挖扩大端 刀盘 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盾构开挖面稳定性计算模型
10
作者 刘泉维 邵小康 +4 位作者 黄成 李琛 叶守杰 江玉生 杨志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针对上软下硬地层失稳特点,在假定开挖面附近因土体失稳而由软硬地层分界线先向上诱发形成部分楔形体、再呈倒圆台状向地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开挖面稳定性计算模型。先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部分楔形体计算模型;再依据修正后的楔形体计算模... 针对上软下硬地层失稳特点,在假定开挖面附近因土体失稳而由软硬地层分界线先向上诱发形成部分楔形体、再呈倒圆台状向地面发展的基础上,提出开挖面稳定性计算模型。先基于极限平衡法提出部分楔形体计算模型;再依据修正后的楔形体计算模型,分别计算上覆土压力和开挖面前方部分楔形体的受力;最后依托青岛地铁6号线某区间工程开展数值模拟,验证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支护应力比条件下的土体变形范围有所差异,土体变形主要发生在开挖面前方和上方并呈泡状延伸;数值模拟得到的开挖面失稳形态基本符合理论计算模型的假定形状;理论计算得到该例盾构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比为0.21,与数值模拟的误差率为5%;当开挖面支护力小于极限支护力时,上软下硬地层开挖面水平变形会突然迅速增大;开挖面附近的岩土体变形主要发生在上部软弱部分,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上部软土中心附近,开挖面上土体最大水平位移与开挖面上方地表最大竖向位移间的相关性较高,两者变形规律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上软下硬地层 开挖面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城区复杂岩石地层双护盾TBM施工位移变形模式研究
11
作者 王者永 刘成龙 +4 位作者 徐振 肖永强 宗超 孙英韬 江玉生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35-143,共9页
为解决城市地铁双护盾TBM施工在复杂岩石地层中引起的地层位移变形问题,确保施工安全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针对完整岩体及破碎带岩体,采用先进的深部地层分层监测手段,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双护盾TBM施工过程中的地层位移进行... 为解决城市地铁双护盾TBM施工在复杂岩石地层中引起的地层位移变形问题,确保施工安全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针对完整岩体及破碎带岩体,采用先进的深部地层分层监测手段,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双护盾TBM施工过程中的地层位移进行实时监测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微风化花岗岩地层中,双护盾TBM施工引起的完整岩体地层位移在-1~1 mm,属于弹性变形。2)在破碎带地层中,双护盾TBM施工引起的土层位移模式呈现为“横一区、竖一层、纵向两阶段”的特点。3)在微风化花岗岩地层中施工对完整岩体的影响较小,但在破碎带地层中需特别关注地层位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护盾TBM 复杂岩石地层 地层位移 位移监测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渗漏对盾构隧道周围水土压力分布特征的影响
12
作者 黄昌富 逯倩倩 +2 位作者 李鹏飞 李少华 江玉生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47-153,共7页
在富水砂层地区,若盾构隧道出现漏水漏砂事故,隧道周围地下水会产生朝向破损口较大动水压力,进而引发地面塌陷。本文采用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明确不同渗漏位置、地下水位高度以及开口大小影响下的隧道渗漏引起的土应力分布规律,并... 在富水砂层地区,若盾构隧道出现漏水漏砂事故,隧道周围地下水会产生朝向破损口较大动水压力,进而引发地面塌陷。本文采用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明确不同渗漏位置、地下水位高度以及开口大小影响下的隧道渗漏引起的土应力分布规律,并选取合适的数值模拟方法,得到隧道在3类因素影响下的渗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随渗漏位置下移,受扰动区域随破损口发生偏转,土体整体受扰动程度减小;地下水位升高使隧道下方土体应力变化增大,地层相同区域土体应力随破损口尺寸增大而减小;单侧渗漏导致破损口两侧各45°范围内孔压显著降低,随渗漏位置下移最大孔压值减小、下方孔压减幅增大;地层孔压随地下水位高度升高而增大,破损口越大孔压减小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砂层 盾构隧道 局部渗漏 水土压力 离散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压平衡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加固的合理范围 被引量:46
13
作者 江玉生 杨志勇 +1 位作者 江华 栾文伟 《隧道建设》 200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首先阐述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加固的目的,在简要介绍端头加固计算方法和设计现状后,对端头加固计算方法和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结合不同地层情况对端头加固的合理范围进行了分析,提出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加固范围应根据其... 首先阐述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加固的目的,在简要介绍端头加固计算方法和设计现状后,对端头加固计算方法和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结合不同地层情况对端头加固的合理范围进行了分析,提出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加固范围应根据其端头的具体地层情况和盾构设备长度以及土体强度、稳定性等验算结果来综合确定。通过研究进一步明确端头加固的目的、作用和意义,为确定不同条件下盾构始发和到达端头合理加固范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始发 盾构到达 端头加固 加固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网格的隧道衬砌裂缝目标检测方法
14
作者 李少华 沈翔 +1 位作者 李树忱 江玉生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95-101,共7页
为提高盾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方法效率与精度,使Faster R-CNN目标检测模型能够更为精确地在多尺度上完成对裂缝的识别,增加网格检测器作为小尺度的目标检测手段,同时采用Swin Transformer作为特征提取骨干网络来获取盾构隧道衬砌表观缺... 为提高盾构隧道衬砌裂缝检测方法效率与精度,使Faster R-CNN目标检测模型能够更为精确地在多尺度上完成对裂缝的识别,增加网格检测器作为小尺度的目标检测手段,同时采用Swin Transformer作为特征提取骨干网络来获取盾构隧道衬砌表观缺陷的特征,优化大尺度目标监测模型,以达到多尺度网格裂缝识别的效果。收集现场管片裂缝图像作为数据集,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后的大尺度目标检测的mAP50-95精度达到了79.1%,小尺度目标检测的分类精确度达到了95.3%。(2)Swin Transformer网络具有更好的性能,在大尺度目标检测中,精度提升了4.0~7.0%。(3)通过多尺度目标检测分支的精度指标绘制的最终目标检测结果能够更好地对混凝土表面的裂缝进行预测。本文改进后的裂缝检测模型将更加准确高效地反映裂缝问题,可为现场隧道衬砌裂缝识别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 裂缝 多尺度网格 目标检测 目标标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双螺旋输送机力学机理简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江玉生 陈冬 +2 位作者 王春河 杨志勇 刘品 《隧道建设》 2007年第6期15-18,共4页
螺旋输送机是土压平衡盾构的重要组件,对维持盾构开挖面土压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一台土压平衡盾构中只配备一节螺旋输送机,但近来在一些水土压力较大的地区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时,一节螺旋输送机难以平衡地层压力,利用双节串联螺... 螺旋输送机是土压平衡盾构的重要组件,对维持盾构开挖面土压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一台土压平衡盾构中只配备一节螺旋输送机,但近来在一些水土压力较大的地区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时,一节螺旋输送机难以平衡地层压力,利用双节串联螺旋输送机来解决土压平衡问题。根据土压平衡原理,建立了双节串联螺旋输送机的力学模型,得出双节串联螺旋输送机底部压力在静力平衡条件下的力学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双节串联螺旋输送机底部压力与其设备参数及渣土性质参数的相关关系,为合理设计、改造、选用和评价土压平衡盾构双节串联螺旋输送机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双节串联螺旋输送机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风险监控系统及参数预警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江玉生 孙正阳 杨志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83-1089,共7页
为提高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力度,增加盾构施工参数控制的精细化程度,做到盾构施工参数异常自动预警,设计并研发一种基于 B / S构架的盾构施工风险监控系统。首先,对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控需求进行总结,建... 为提高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力度,增加盾构施工参数控制的精细化程度,做到盾构施工参数异常自动预警,设计并研发一种基于 B / S构架的盾构施工风险监控系统。首先,对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控需求进行总结,建立系统的基本构架,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其次,对盾构施工参数自动预警进行研究,提出参数预警的判断准则及判断方法,并将参数预警整合于盾构风险监控系统中,实现施工参数的自动预警;最后,通过缜密的算法及合理的界面设计完成风险监控系统的研发。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盾构参数监控、参数分析、参数预警、风险管控、施工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风险监控系统 参数预警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不同深度岩石磨蚀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江玉生 刘颖超 +3 位作者 刘波 江华 王义鑫 高雷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87,共7页
在神东补连塔煤矿斜井TBM掘进段不同埋深围岩进行了岩石成分分析和磨蚀性试验,采用线激光超高速轮廓扫描仪对磨蚀性试验的岩石划痕进行三维扫描分析,并基于磨蚀性试验结果,分析了岩石磨蚀指数CAI与TBM刀具磨损的关系。结果发现:CAI与等... 在神东补连塔煤矿斜井TBM掘进段不同埋深围岩进行了岩石成分分析和磨蚀性试验,采用线激光超高速轮廓扫描仪对磨蚀性试验的岩石划痕进行三维扫描分析,并基于磨蚀性试验结果,分析了岩石磨蚀指数CAI与TBM刀具磨损的关系。结果发现:CAI与等效石英含量相关性最强,等效石英含量越大,CAI越大,划痕深度变小,成层状细砂岩的裂纹延伸扩展最明显;钢针划过粉砂岩、中砂岩、细砂岩展现3种不同破坏方式,分别为细颗粒磨蚀、粗颗粒磨蚀、倾斜磨蚀;刀具磨损与岩石CAI值呈一定相关性,CAI值越大,钢针磨蚀越大,刀具磨损也越大,刀具磨损与钢针划过岩石的磨损破坏形式具有一致性。实际工程中可根据钢针磨损形式预测刀具磨损,改进刀刃形式,减少刀具消耗,带来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井 岩石磨蚀指数 钢针磨蚀 刀具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螺旋输送机力学模型简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江玉生 王春河 +1 位作者 陈冬 杨志勇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0-53,共4页
利用土压平衡原理,建立了土压平衡盾构螺旋输送机的力学模型,推导出螺旋输送机底部压力在静力平衡条件下的力学表达式,讨论了螺旋输送机底部压力与其设备参数及渣土性质参数的关系,为合理设计、改造、选用和评价土压平衡盾构螺旋输送机... 利用土压平衡原理,建立了土压平衡盾构螺旋输送机的力学模型,推导出螺旋输送机底部压力在静力平衡条件下的力学表达式,讨论了螺旋输送机底部压力与其设备参数及渣土性质参数的关系,为合理设计、改造、选用和评价土压平衡盾构螺旋输送机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螺旋输送机 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始发与到达端头加固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江玉生 江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96,共4页
基于既有模型和改进模型,对粉质黏土、粉土、砂土及与砂卵石共4种地层进行端头加固统计计算,讨论纵向加固范围与盾构直径之间的关系,验证端头加固的尺寸效应,给出大小盾构分界的建议:在盾构始发与到达端头加固研究中,直径小于10 m和大于... 基于既有模型和改进模型,对粉质黏土、粉土、砂土及与砂卵石共4种地层进行端头加固统计计算,讨论纵向加固范围与盾构直径之间的关系,验证端头加固的尺寸效应,给出大小盾构分界的建议:在盾构始发与到达端头加固研究中,直径小于10 m和大于10 m的盾构隧道端头土体纵向加固范围与直径的关系曲线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10 m直径可以作为大小盾构的有效分界线。对于直径大于10 m的盾构隧道,使用改进模型进行端头加固计算,更科学、更符合实际,结论更可靠。以北京地铁14号线大盾构始发与到达工程为背景,从强度、稳定性及渗透性3个方面分析大盾构端头加固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大盾构 始发与到达 端头加固 尺寸效应 尺寸界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铁盾构选型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江玉生 窦硕 《市政技术》 2014年第5期148-151,共4页
介绍了盾构选型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步骤,并结合北京地铁7号线某区间隧道实例具体分析了如何进行盾构的选型,并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对比了土压平衡盾构和泥水平衡盾构的优缺点及2种盾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北京地铁 盾构选型 土压平衡盾构 泥水平衡盾构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