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的因子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冰 陈观浩 +4 位作者 江满桃 梁盛铭 任惠 陈梅珍 黄华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4-208,224,共6页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毒性病害。本文通过大田调查、田间试验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表明品种抗性、种植方式、播种期、播种地段和气象因子等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水稻的发病率存在...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毒性病害。本文通过大田调查、田间试验并结合气象资料分析,表明品种抗性、种植方式、播种期、播种地段和气象因子等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水稻的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杂交稻发病最重,糯稻发病次之,常规稻发病最轻。同一类型的杂交稻不同品种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耐)病性存在较大差异。‘特优161’最感病,‘华优638’最抗病。抛栽田比移栽田和直播田发病轻。不同播种期显著影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率。在化州稻区,播种早的发病重于播种迟的。晚稻秧田靠近早稻本田的田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重,秧田远离早稻本田的田块发病较轻。6月中旬-7月上旬降水日数、6月下旬-7月上旬相对湿度和8月上旬平均最高气温等气象因子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关系最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发病因素 田间调查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相继登陆海南的秋台对比分析
2
作者 陈冰 江满桃 +2 位作者 李东萍 王春霞 李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211-213,265,共4页
对2011年国庆前后相继登陆于海南的2个热带气旋"纳沙"和"尼格",从两者的形势场、环流结构特征以及通过对相关物理量场特征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是"纳沙"、"尼格"最直接的影响和控制... 对2011年国庆前后相继登陆于海南的2个热带气旋"纳沙"和"尼格",从两者的形势场、环流结构特征以及通过对相关物理量场特征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是"纳沙"、"尼格"最直接的影响和控制因素,北方冷空气是影响其强度、移动路径的又一重要原因;并对比两者的大气环流形势、卫星云图、涡度、水汽通量、θse场等物理量,找出造成相近、相似路径的热带气旋登陆点以及登陆强度不一样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纳沙” “尼格” 对比分析 环流形势 物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