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酚类化合物的脂代谢干扰效应与致肥胖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惠楠 孙振东 +2 位作者 刘倩 周群芳 江桂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肥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全球性流行疾病。除了受到遗传和饮食因素的影响外,肥胖的形成与发展也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暴露有关。研究发现一些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机体脂代谢,如促进脂肪细胞...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肥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全球性流行疾病。除了受到遗传和饮食因素的影响外,肥胖的形成与发展也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暴露有关。研究发现一些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机体脂代谢,如促进脂肪细胞形成、引起体内脂质累积增加等,这类物质被称为“环境致肥胖物质”。合成酚类化合物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用品中,如塑料制品、消毒剂、杀虫剂和食品添加剂等,它们可通过饮食、饮水或皮肤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是影响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研究显示,合成酚类化合物具有内分泌干扰效应,可以影响脂肪生成过程、干扰脂代谢,具有致肥胖作用。由于这类物质都具有类似的苯酚结构,因此系统梳理这类化合物脂代谢干扰效应与致肥胖作用,有助于理解其构效关系与潜在健康风险。本文阐述了筛选环境致肥胖物质的3种常用研究模型,即体外分子互作研究模型、细胞成脂分化模型和动物脂代谢实验模型,并比较了各种模型的适用场景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针对3种合成酚类化合物,即双酚A及其类似物、烷基酚和酚类抗氧化剂,结合其体外细胞与动物实验数据,对这些化合物的暴露现状和脂代谢干扰效应进行了分类描述,从它们对脂肪生成和代谢、肝组织脂代谢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基于近年来脂代谢和致肥胖效应的相关研究,本文归纳总结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干扰脂代谢的内在毒理机制,主要包括核受体调控作用、炎症和氧化应激、肠道微环境、表观遗传和其他信号通路。最后本文指出了当前针对环境污染物,特别是新污染物,影响机体脂代谢引起肥胖效应研究中的不足,并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酚类化合物 肥胖 环境致肥胖物质 脂代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大气细颗粒物的多维表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左培杰 黄俞铭 +4 位作者 李翔宇 李林谦 陆达伟 刘倩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1-510,共10页
大气细颗粒物(PM_(2.5))作为影响全球人群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环境中高度动态且其化学组成、形貌特征及来源非常复杂。对复杂环境基质中PM_(2.5)关键组分的实时分析、粒径表征、精准溯源及原位识别等多维表征一直存在严峻的方法学... 大气细颗粒物(PM_(2.5))作为影响全球人群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环境中高度动态且其化学组成、形貌特征及来源非常复杂。对复杂环境基质中PM_(2.5)关键组分的实时分析、粒径表征、精准溯源及原位识别等多维表征一直存在严峻的方法学挑战。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线性范围宽等优势,是分析PM_(2.5)的有力工具。近年来,ICP-MS技术在进样系统、碰撞反应池技术、单颗粒分析、多接收器检测技术、激光剥蚀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实现了对PM_(2.5)中关键组分的实时和原位分析,并能够对其粒径、数量和同位素指纹进行准确识别。为此,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ICP-MS技术在PM_(2.5)多维分析中的最新应用进展,总结了相应的原理及注意事项,并针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为丰富PM_(2.5)溯源、转化及健康风险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大气细颗粒物 单颗粒分析 原位分析 同位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受体活性筛选在内分泌干扰物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宇晨 杨晓溪 +2 位作者 苏佳惠 刘倩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7-1125,共9页
内分泌干扰物是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一类污染物,其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在各类介质如水体、土壤、大气、生物体乃至人体中均有检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核受体途径是内分泌干扰物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一些内分泌干扰物... 内分泌干扰物是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一类污染物,其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在各类介质如水体、土壤、大气、生物体乃至人体中均有检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潜在威胁。核受体途径是内分泌干扰物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一些内分泌干扰物可通过核受体介导途径调节靶基因的转录,从而产生内分泌干扰活性。常见的核受体响应的生物筛选方法采用离体细胞或无细胞测试,具有操作简便、速度快的特点。这些方法可用于化学纯品的内分泌干扰活性筛查,也可应用于实际复杂介质中内分泌干扰物的识别。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内分泌干扰物筛选的标准方法及现状、基于核受体响应的内分泌干扰活性筛选方法以及核受体活性筛选在不同复杂介质内分泌干扰物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基于核受体活性筛选的内分泌干扰物检测的未来研究重点以及我国内分泌干扰物筛选方法的建立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新污染物筛查提供数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新污染物 核受体活性筛选 复杂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样品库建设及其在新污染物研究中的作用
4
作者 史程日 杨舒萍 +6 位作者 朱豹 符杰 黄凯 李鹏扬 张海燕 傅建捷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7-1104,共8页
环境样品库(Environmental Specimen Banks,ESBs)是长期收集和高质量保存环境样品的基础设施,对于环境监测和新污染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日益增长的新污染物,环境样品库建设可以有效地帮助新污染物研究的开展。该文综述了自20世纪6... 环境样品库(Environmental Specimen Banks,ESBs)是长期收集和高质量保存环境样品的基础设施,对于环境监测和新污染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日益增长的新污染物,环境样品库建设可以有效地帮助新污染物研究的开展。该文综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样品库的发展状况及其在新污染物研究中的作用。首先,在介绍全球典型环境样品库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样品库管理系统(Environmental Specimen Bank Management Systems,ESBMSs)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其次,总结了环境样品库在新污染物研究中的作用,包括为新污染物研究提供环境样品基础以及对新污染物进行时空序列分析和环境行为研究;最后,结合环境样品库发展现状和新污染物分析技术,展望了环境样品库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样品库 新污染物 污染监测 时空序列分析 回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气相色谱—原子吸收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有机汞化合物 被引量:15
5
作者 江桂斌 顾晓梅 +2 位作者 倪哲明 王顺荣 韩恒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50-352,共3页
汞化合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影响人类的健康已众所周知。汞的毒性与其存在的化学形态有关,对于生物的危害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以甲基汞的毒性最为严重。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汞的形态分析方法十分必要。气相色谱法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关键词 生物样品 有机汞化合物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锡化合物气相色谱分离性能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江桂斌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3,共3页
对有机锡化合物形态分离中常用的几种气相色谱柱的分离性能进行了比较。由于在分离能力,使用寿命以及由吸附和分解等原因而引起的严重拖尾等缺陷,目前已很少用填充柱分离有机锡和其它有机金属化合物。DB系列的大孔毛细管柱和HP系... 对有机锡化合物形态分离中常用的几种气相色谱柱的分离性能进行了比较。由于在分离能力,使用寿命以及由吸附和分解等原因而引起的严重拖尾等缺陷,目前已很少用填充柱分离有机锡和其它有机金属化合物。DB系列的大孔毛细管柱和HP系列的高效毛细管柱因其较高的柱效而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用25m×0.32mmi.d,0.17μmCrosslinkedMethylsiliconeHP-1毛细管柱成功地分离了9种有机锡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 色谱柱 色谱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4
7
作者 李宁 刘杰民 +2 位作者 温美娟 江桂斌 程慧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346,共4页
对最近几年来吹扫捕集技术与气相色谱联用测定不同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参考文献54篇。
关键词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 联用技术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双通道原子荧光检测联用法同时测定砷和硒的形态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振华 何滨 +2 位作者 史建波 阴永光 江桂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1-716,共6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双通道原子荧光检测联用同时进行砷和硒形态分析的方法。以10mmol/LNH4H2PO4溶液(pH5.6)(添加2.5%(体积分数)的甲醇)为流动相,在12min内同时分离了三价砷(As(Ⅲ))、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 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双通道原子荧光检测联用同时进行砷和硒形态分析的方法。以10mmol/LNH4H2PO4溶液(pH5.6)(添加2.5%(体积分数)的甲醇)为流动相,在12min内同时分离了三价砷(As(Ⅲ))、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五价砷(As(Ⅴ))、硒代胱氨酸(SeCys)、硒代蛋氨酸(SeMet)和四价硒[Se(Ⅳ)]等化合物。As(Ⅲ)、DMA、MMA、As(Ⅴ)、SeCys、SeMet和Se(Ⅳ)的检出限分别为1,3,2,3,4,18和3μg/L(进样量为200μL),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9%-6.1%(As100μg/L,Se300μg/L)。应用该方法对人体尿样及硒酵母片中砷和硒的形态进行了分析,目标物在尿样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3%~108%,在硒酵母片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8%~105%。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尿样及药品中砷和硒形态的日常分析。该方法减少了样品的分析时间和试剂用量,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双通道原子荧光检测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测定活性污泥中的多溴联苯醚 被引量:39
9
作者 王亚伟 张庆华 +1 位作者 刘汉霞 江桂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2-495,共4页
建立了利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定量测定多溴联苯醚(PBDE s)的方法,参与了测定PBDE s的国际比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是可行的。对不同地区(北京、山东临沂、上海)的3个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进行了索氏提取、多层复合硅胶柱分离... 建立了利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定量测定多溴联苯醚(PBDE s)的方法,参与了测定PBDE s的国际比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是可行的。对不同地区(北京、山东临沂、上海)的3个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进行了索氏提取、多层复合硅胶柱分离,然后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了19种多溴联苯醚单体的含量。结果表明,北京某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PBDE s的总量高于其他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多溴联苯醚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量采样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大气中的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醚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晓敏 王璞 +3 位作者 李英明 王亚韡 张庆华 江桂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9-455,共7页
建立了大流量空气采样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同时分析测定大气样品中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采样过程中污染物没有发生穿透。通过添加13C同位素标准物质进行评价,PCBs和PBDEs的加标回... 建立了大流量空气采样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同时分析测定大气样品中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采样过程中污染物没有发生穿透。通过添加13C同位素标准物质进行评价,PCBs和PBDEs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0.7%~121.4%和69.9%~140.4%,均符合美国环保署相关方法的要求。PCBs和PBDEs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低于0.019pg/m3和0.189pg/m3;色谱分离效果良好,可以满足大气样品中PCBs和PBDEs的监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多氯联苯 多溴联苯醚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用于海产品中丁基锡化合物的测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程慧琼 刘稷燕 +1 位作者 江桂斌 温美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8-420,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生物样品中丁基锡化合物进行测定。用醋酸溶液浸提海产品中的丁基锡化合物,分析物经氢化衍生后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富集,再以气相色谱分离,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整个过程简单快速,且无需消耗大量有毒...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生物样品中丁基锡化合物进行测定。用醋酸溶液浸提海产品中的丁基锡化合物,分析物经氢化衍生后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富集,再以气相色谱分离,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整个过程简单快速,且无需消耗大量有毒的有机溶剂。方法的线性范围0~2000ng/g(以锡的含量表示),相关系数0 9935~0 9948,最低检测限(按S/N=3计算)3 4~52 4ng/g(以锡的含量表示)。用该方法对贻贝标准参考物质CRM477进行测定,3种丁基锡化合物测定值的相对误差为0.86%~8.8%,该结果充分说明了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 海产品 丁基锡化合物 测定 标准曲线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在汞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12
作者 梁立娜 江桂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8-343,共6页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高效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在汞的形态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着重讨论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形态分析 联用技术 样品前处理 汞化合物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形态分析中的前处理技术 被引量:39
13
作者 何滨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9-94,共6页
对近二十年来汞的分离富集技术进行了回顾 ,并对不同基体样品的分离富集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分离 富集 形态分析 前处理技术 样品处理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体积进样技术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二噁英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亚韡 张庆华 +1 位作者 江桂斌 贺卿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利用大体积进样技术(large vo lum e in jec tion,LVI),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二英的测定效果进行了研究。同时与传统分流/不分流进样技术进行了对比。对进样体积为1,5,10,25,50和100μL的色谱图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使用大体积进样方... 利用大体积进样技术(large vo lum e in jec tion,LVI),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二英的测定效果进行了研究。同时与传统分流/不分流进样技术进行了对比。对进样体积为1,5,10,25,50和100μL的色谱图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使用大体积进样方式,在不影响色谱分离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分析灵敏度。通过对土壤样品的检测,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环境样品的实际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大体积进样 二噁英 环境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在有机锡化合物形态分离与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周群芳 江桂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0-246,共7页
综述了利用气相色谱分析各类环境样品中有机锡形态的方法进展 ,主要包括样品前处理与测定这两大方面的讨论 ,引用文献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有机锡化合物 形态 分离 测定 样品处理 环境样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锗化合物的形态分析
16
作者 江桂斌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52-56,共5页
将毛细管气相色谱与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器用于甲基锗化合物的形态分析。使用柱头进样装置和HP-1毛细管,在最佳分离条件下,3种甲基锗化合物可以在7min内得到基线分离。对甲基锗化合物的衍生和萃取条件进行的研究表明:使用... 将毛细管气相色谱与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器用于甲基锗化合物的形态分析。使用柱头进样装置和HP-1毛细管,在最佳分离条件下,3种甲基锗化合物可以在7min内得到基线分离。对甲基锗化合物的衍生和萃取条件进行的研究表明:使用戊基格林试剂衍生是甲基锗化合物衍生较理想的方法;而在9mol·L-1HCl介质中,甲基锗化合物可被定量萃取到有机溶剂中,回收率分别为86.6%,87.4%和96.2%。操作简便、仪器灵敏准确,最低检测限分别为:一甲基锗(MMGe),100pg;二甲基锗(DMGe),700pg和三甲基锗(TMGe),50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锗 萃取 衍生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研究四溴双酚A双(2-羟乙基醚)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和能量代谢紊乱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倩 胡立刚 +1 位作者 周群芳 江桂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四溴双酚A衍生物的毒理学研究亟须开展。已有研究发现四溴双酚A双(2-羟乙基醚)(tetrabromobisphenol A bis(2-hydroxyethyl ether),TBBPA-BHEE)可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然而TBBPA-B... 四溴双酚A衍生物的毒理学研究亟须开展。已有研究发现四溴双酚A双(2-羟乙基醚)(tetrabromobisphenol A bis(2-hydroxyethyl ether),TBBPA-BHEE)可诱导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然而TBBPA-BHEE对PC12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过程的干扰机制尚不明确,TBBPA-BHEE是否通过破坏线粒体功能干扰细胞能量代谢亟待进一步探讨。建立了基于HPLC-ESI-MS/MS分析PC12细胞内ATP、ADP、AMP及cAMP(cyclic AMP)浓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评价了TBBPA-BHEE暴露对PC12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过程及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TBBPA-BHEE可加速PC12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过程;TBBPA-BHEE诱导的PC12线粒体功能紊乱可引起细胞能量代谢紊乱。一方面揭示了TBBPA-BHEE对PC12潜在的毒性作用机制,另一方面也证实HPLC-ESI-MS/MS是研究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及能量代谢过程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四溴双酚A衍生物 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 呼吸链氧化磷酸化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在氧化石墨烯上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倩 殷诺雅 +1 位作者 李卓娜 江桂斌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37-1041,共5页
蛋白质在石墨烯上的吸附研究对于石墨烯材料的生物应用及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一种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蛋白质——细胞色素c在氧化石墨烯上的吸附进行了研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吸附前后的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动力学和... 蛋白质在石墨烯上的吸附研究对于石墨烯材料的生物应用及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一种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蛋白质——细胞色素c在氧化石墨烯上的吸附进行了研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吸附前后的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动力学和最大吸附容量,并对蛋白质在吸附前后的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细胞色素c在氧化石墨烯上具有超高的吸附容量(1 978 mg/g),吸附模式为多层吸附,且吸附作用力较牢固。吸附后,细胞色素c的酶活性仅有少许下降,说明蛋白质构象未发生变化。该文有望为石墨烯材料的生物应用和安全性评价提供重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细胞色素C 吸附 蛋白质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固定相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环境中痕量金属纳米颗粒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姜皓文 李健 +6 位作者 谭志强 郭瑛瑛 刘艳伟 胡立刚 阴永光 蔡勇 江桂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55-869,共15页
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检测不仅需要关注其浓度和化学组成,还需要对其形状、粒径和表面电荷等进行表征。此外,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需要解决其低赋存浓度以及复杂基质干扰的难题。无固定相分离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检测不仅需要关注其浓度和化学组成,还需要对其形状、粒径和表面电荷等进行表征。此外,环境中金属纳米颗粒的分析需要解决其低赋存浓度以及复杂基质干扰的难题。无固定相分离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在线联用,具有较强的颗粒分离能力和较低的元素检出限,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金属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化学组成等信息,在金属纳米颗粒的分离检测方面表现出极大的潜能。但这一联用技术尚无法获得金属纳米颗粒物的颗粒数浓度和单个颗粒的元素信息,难以判断金属纳米颗粒涂层厚度、纯度以及颗粒的均相/异相团聚行为等。新兴的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与无固定相分离技术的在线联用,可以获得金属纳米颗粒的流体动力学粒径、元素质量计算粒径和颗粒数浓度等信息,进而弥补无固定相分离与ICP-MS在线联用技术的不足。该文介绍了流体动力色谱、毛细管电泳和场流分离3种常用无固定相分离技术的分离机制和适用检测器,着重综述了无固定相分离技术与ICP-MS/SP-ICP-MS在线联用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环境金属纳米颗粒分析中的应用。关于场流分离,主要介绍了可以与ICP-MS联用的沉降场流分离和流场流分离。该文还对流体动力色谱、毛细管电泳和流场流分离与ICP-MS在线联用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最后,该文对无固定相分离技术与ICP-MS/SP-ICP-MS在线联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颗粒 流体动力色谱 毛细管电泳 场流分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流动液膜萃取中液膜有机溶剂的选择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霞 刘景富 +1 位作者 江桂斌 刘国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1,共3页
以具有不同极性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辛基酚和壬基酚为模型化合物 ,对连续流动液膜萃取中用作液膜的有机溶剂进行了选择 ;结果表明 ,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于极性不同的化合物的萃取效率明显不同。
关键词 连续流动液膜萃取 有机溶剂 双酚A 辛基酚 壬基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