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效液相法检测几种米醋中的桔霉素含量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江一菲
徐渊金
王钱
王向阳
江晓菲
-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建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计量监测中心
浙江科技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88,共4页
-
基金
浙江工商大学创新课题成果
建德市科技计划项目
-
文摘
实验采用岛津ODS柱(Hypersil ODS 2,5μm,250mm×4.6),乙腈(色谱纯)∶超纯水为30∶7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荧光检测波长为λex=331nm,λem=500nm。在0.01~100μg/mL浓度范围内,桔霉素浓度与荧光检测器响应值成良好线性关系,Y=78253x+37970(R2=0.9991)。样品加标回收率达到91.09%~101.2%。结果表明:米醋类食品较为安全,桔霉素含量最高的是米醋1,含有1.3361μg/mL桔霉素,含量最低的是米醋5,0.0158μg/mL。
-
关键词
桔霉素
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
米醋
-
Keywords
citrinin
detection
HPLC
vinegar
-
分类号
TS264.2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
-
题名全球增温1.5和2 ℃下中国东部极端高温风险预估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江晓菲
江志红
李伟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6-1064,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A06038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5081)。
-
文摘
2013年中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一次破纪录的极端高温,给社会经济及人民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利用高分辨率的观测格点数据集以及参与CMIP5的17个全球气候模式数据,通过分位数映射的偏差订正方法对模式模拟的逐日最高温度数据进行订正;在此基础上,研究了2013年的破纪录极端高温以及多年(20、50和100 a)一遇极端高温在未来全球增温1.5和2℃下的风险。结果表明,在未来增温1.5℃(2℃)下,2013年极端高温强度的发生风险将会增加为历史时期(1986-2005年)的3.0倍(6.1倍),极端高温日数增加为历史时期的5.6倍(12.6倍)。从1.5℃到2℃,额外的0.5℃的增温将会使2013年极端高温强度和日数在未来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到2.0倍和2.3倍。对于不同重现期的极端高温来说,越极端的极端高温在未来发生的风险越大,并且极端高温日数增加的风险要大于极端高温强度增加的风险。历史时期平均每20、50、100 a发生一次的极端高温日数在未来增温1.5℃下将会变为平均每4、8、15 a发生一次,在增温2℃下变为平均每2、3、6 a发生一次。历史时期20、50、100 a一遇的极端高温强度在未来增温1.5℃下将会变为7、14、27 a一遇,在未来增温2℃下变为4、6、8 a一遇。
-
关键词
极端高温
全球增温1.5和2℃
风险预估
不确定性
-
Keywords
extreme high temperature
global warming of 1.5 and 2℃
risk estimation
uncertainty
-
分类号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中国未来极端气温变化的概率预估及其不确定性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江晓菲
李伟
游庆龙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8-236,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38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528)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613982008Y)
-
文摘
本文基于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23个全球气候模式所提供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在RCP4.5情景下的逐日格点资料,根据模式对5个极端气温指数的模拟能力,使用秩加权方法研究了中国未来极端气温变化的概率预估及其不确定性。结果表明,21世纪中期(2046—2065年)中国区域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加幅度相对于历史时期(1986—2005年)可能超过2.0℃(概率>66%),增加的大值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暖夜指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增加超过15%,西南和东南部沿海是增加的大值区,增幅超过20%。霜冻日数在全国范围内减少,减少的大值区位于青藏高原周围,减少日数超过了20 d。热浪指数在整个中国区域可能增加10 d以上,大值区位于西藏西南部,可达30 d。不确定性的结果表明,除热浪指数的可信度较低外,其余指数都有较高的可信度。到21世纪末期(2081—2100年),中国区域极端气温增加幅度超过前期,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很可能增加超过2.0℃(概率>90%),大值区除中国西部地区外,还扩展到了东北和青藏高原西南地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暖夜指数增加超过15%,西南和南部沿海可能超过25%。大部分地区的霜冻日数减少20 d,青藏高原周围减少超过40 d。热浪指数在中国范围内增加20 d,青藏高原西南部增加40 d以上。除霜冻指数的信噪比略比21世纪中期大外,其余指数的信噪比与中期基本一致。
-
关键词
CMIP5
极端气温
概率预估
不确定性
-
Keywords
CMIP5
Extreme temperature
Probability projection
Uncertainties
-
分类号
P42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