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前期河道总督的权力及其演变
被引量:
6
1
作者
江晓成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6-172,共7页
清代前期,治河是国家的重大政务,清廷设立河道总督专管河务。就政府职能而言,清代河务由工部总其责,并委以河道总督专其职。但从国家政务运行上讲,工部却逐步失去了对河务的控制,河工治理最终成为"总河专责",这一格局在康熙...
清代前期,治河是国家的重大政务,清廷设立河道总督专管河务。就政府职能而言,清代河务由工部总其责,并委以河道总督专其职。但从国家政务运行上讲,工部却逐步失去了对河务的控制,河工治理最终成为"总河专责",这一格局在康熙中晚期形成。同时,在河务决策中,河道总督的话语权也稳步提升,在乾隆中期河道总督取得了对"谈河积弊"(河议)的全面胜利。清前期河道总督权力的扩张,是清廷对河务技术特征认识深化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
河道总督
河工
技术官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前期河工体制变革考
被引量:
5
2
作者
江晓成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8-124,共7页
在清代前期,治河是一项重要政务。清承明制,但鉴于明代河工的积弊,清政府对河工体制进行了大幅度变革。清政府逐渐通过管河分司的裁并归道改革,实现了管河体制的划一;通过将治河权责从工部转移到总河衙门,大大减少了河道衙门系统在治河...
在清代前期,治河是一项重要政务。清承明制,但鉴于明代河工的积弊,清政府对河工体制进行了大幅度变革。清政府逐渐通过管河分司的裁并归道改革,实现了管河体制的划一;通过将治河权责从工部转移到总河衙门,大大减少了河道衙门系统在治河中所受到的掣肘。此外,随着国家河工从黄、运两河扩展到直隶诸河,河工治理方式也由以河为纲转变为划区分治。这些变革,使得清代河工体制得到良性发展,并在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之前保持了大致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
河工体制
河道总督
河务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协理河务官制度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江晓成
《农业考古》
2015年第6期192-197,共6页
治河是清代国家的重要政务。从康熙朝开始,由于河工范围的扩大和治理难度的加大,清政府开始尝试在河道总督之外派遣协理河务官;雍正朝清廷将协理河务制度推广,大量派出协理官员;从乾隆朝始,政府根据治河形势的需要而调整,协理河务官主...
治河是清代国家的重要政务。从康熙朝开始,由于河工范围的扩大和治理难度的加大,清政府开始尝试在河道总督之外派遣协理河务官;雍正朝清廷将协理河务制度推广,大量派出协理官员;从乾隆朝始,政府根据治河形势的需要而调整,协理河务官主要存在于江南一地;道光朝之后,随着清代河务体制的瓦解,这一群体便不复存在。协理河务官虽非经制之官,因时因地而设,亦无定员,但他们作为总河的助手,在实际的河工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协理河务官由于在河工上的长期实践,逐渐成为专业的河务技术官僚,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都升任总河,成为正式的河务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协理河务官
副总河
副河道总督
河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前期河工经费的来源及结构——以康熙朝永定河治理为中心
被引量:
3
4
作者
江晓成
《农业考古》
2020年第3期157-165,共9页
河政为清代国家要政,河工经费在清前期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据相当比例。本文以康熙朝永定河治理为中心加以考察,反映出清前期河工经费来源的复杂性,即在传统所认知的常规国家财政拨款之外,也有废官、学政等特殊官员群体的捐输;加之清廷调...
河政为清代国家要政,河工经费在清前期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据相当比例。本文以康熙朝永定河治理为中心加以考察,反映出清前期河工经费来源的复杂性,即在传统所认知的常规国家财政拨款之外,也有废官、学政等特殊官员群体的捐输;加之清廷调用八旗和内务府等免费劳役治河,进一步降低了工程开支。这些特殊的经费筹集方式,在此前研究中被严重低估乃至无视,导致对清前期河工经费的统计远低于其实际投入。由此也可以进一步推论:清中期河工经费的剧增现象,与经费筹集方式的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财政经费所占比重变化有关,背后反映的是河工经费统计口径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工经费
河政
永定河
捐输
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的官场京债与地方吏治
5
作者
江晓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5-162,共8页
京债,又名京账、官债、官吏债,在明代主要是指官员在京城所借的高利贷。明朝初期,政府一度希望通过道里费和赏赐制度来遏制官员借贷京债的现象,但是这一政策收效甚微,不久即为政府所放弃。从明朝中期开始,京债问题愈演愈烈,而朝廷于严...
京债,又名京账、官债、官吏债,在明代主要是指官员在京城所借的高利贷。明朝初期,政府一度希望通过道里费和赏赐制度来遏制官员借贷京债的现象,但是这一政策收效甚微,不久即为政府所放弃。从明朝中期开始,京债问题愈演愈烈,而朝廷于严刑峻法之外,并无具体的解决措施。这些借贷京债的官员一旦外任临民,在债务压力之下,多有非法索取民间资财的情况,甚至有因此与地方吏役通同为奸者,由此导致了地方吏治的败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京债
官债
官吏债
高利贷
地方吏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前期河道总督的权力及其演变
被引量:
6
1
作者
江晓成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6-172,共7页
文摘
清代前期,治河是国家的重大政务,清廷设立河道总督专管河务。就政府职能而言,清代河务由工部总其责,并委以河道总督专其职。但从国家政务运行上讲,工部却逐步失去了对河务的控制,河工治理最终成为"总河专责",这一格局在康熙中晚期形成。同时,在河务决策中,河道总督的话语权也稳步提升,在乾隆中期河道总督取得了对"谈河积弊"(河议)的全面胜利。清前期河道总督权力的扩张,是清廷对河务技术特征认识深化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清前期
河道总督
河工
技术官僚
Keywords
early Qing Dynasty
the Governor of river administration
river administration
technocrats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前期河工体制变革考
被引量:
5
2
作者
江晓成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8-124,共7页
文摘
在清代前期,治河是一项重要政务。清承明制,但鉴于明代河工的积弊,清政府对河工体制进行了大幅度变革。清政府逐渐通过管河分司的裁并归道改革,实现了管河体制的划一;通过将治河权责从工部转移到总河衙门,大大减少了河道衙门系统在治河中所受到的掣肘。此外,随着国家河工从黄、运两河扩展到直隶诸河,河工治理方式也由以河为纲转变为划区分治。这些变革,使得清代河工体制得到良性发展,并在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之前保持了大致的稳定。
关键词
清前期
河工体制
河道总督
河务官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协理河务官制度探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江晓成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出处
《农业考古》
2015年第6期192-197,共6页
文摘
治河是清代国家的重要政务。从康熙朝开始,由于河工范围的扩大和治理难度的加大,清政府开始尝试在河道总督之外派遣协理河务官;雍正朝清廷将协理河务制度推广,大量派出协理官员;从乾隆朝始,政府根据治河形势的需要而调整,协理河务官主要存在于江南一地;道光朝之后,随着清代河务体制的瓦解,这一群体便不复存在。协理河务官虽非经制之官,因时因地而设,亦无定员,但他们作为总河的助手,在实际的河工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协理河务官由于在河工上的长期实践,逐渐成为专业的河务技术官僚,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最终都升任总河,成为正式的河务官。
关键词
清代
协理河务官
副总河
副河道总督
河工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前期河工经费的来源及结构——以康熙朝永定河治理为中心
被引量:
3
4
作者
江晓成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2020年第3期157-165,共9页
基金
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清代河政制度研究(1644~1855)”(项目编号:19YJC770016)。
文摘
河政为清代国家要政,河工经费在清前期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据相当比例。本文以康熙朝永定河治理为中心加以考察,反映出清前期河工经费来源的复杂性,即在传统所认知的常规国家财政拨款之外,也有废官、学政等特殊官员群体的捐输;加之清廷调用八旗和内务府等免费劳役治河,进一步降低了工程开支。这些特殊的经费筹集方式,在此前研究中被严重低估乃至无视,导致对清前期河工经费的统计远低于其实际投入。由此也可以进一步推论:清中期河工经费的剧增现象,与经费筹集方式的变革以及由此带来的财政经费所占比重变化有关,背后反映的是河工经费统计口径的差异。
关键词
河工经费
河政
永定河
捐输
财政
Keywords
funds for river conservancy
river administration
the Yongding River
donation
finance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的官场京债与地方吏治
5
作者
江晓成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5-162,共8页
文摘
京债,又名京账、官债、官吏债,在明代主要是指官员在京城所借的高利贷。明朝初期,政府一度希望通过道里费和赏赐制度来遏制官员借贷京债的现象,但是这一政策收效甚微,不久即为政府所放弃。从明朝中期开始,京债问题愈演愈烈,而朝廷于严刑峻法之外,并无具体的解决措施。这些借贷京债的官员一旦外任临民,在债务压力之下,多有非法索取民间资财的情况,甚至有因此与地方吏役通同为奸者,由此导致了地方吏治的败坏。
关键词
明朝
京债
官债
官吏债
高利贷
地方吏治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前期河道总督的权力及其演变
江晓成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前期河工体制变革考
江晓成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代协理河务官制度探析
江晓成
《农业考古》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清前期河工经费的来源及结构——以康熙朝永定河治理为中心
江晓成
《农业考古》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明代的官场京债与地方吏治
江晓成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