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及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娟 江文宇 林卫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9期34-38,共5页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是临床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等病症,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生活质量等均产生严重影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对于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达到共识,一部分研究将其归结于社会心... 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是临床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等病症,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恢复、生活质量等均产生严重影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对于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达到共识,一部分研究将其归结于社会心理因素,另一部学说则认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脑卒中后患者机体免疫因子、神经递质等分泌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物学行为。本文从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现状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几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情感障碍 抑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周围神经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春丽 江文宇 +2 位作者 刘文伟 蓝杏妮 庞国防 《内科》 2010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对肩-手综合征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疗法、冰水浸泡法、向心性缠绕法、中频电治疗、被动、主动运动等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对照...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护理对肩-手综合征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疗法、冰水浸泡法、向心性缠绕法、中频电治疗、被动、主动运动等综合康复治疗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14 d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偏瘫侧肩手痛、关节活动度、水肿、神经电生理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和护理能有效地维持肩-手综合征患者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及保护周围神经,从而有利于脑卒中患者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磁共振成像研究现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娟 江文宇 林卫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7期27-29,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进行性变性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痴呆。AD起病隐袭,早期不易发现,且目前尚无确定的生物学标记物进行诊断,具有早期诊断困难等特征。本文对近年来AD疾病的磁共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核磁共振成像 海马 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慢性意识障碍患者意识评估、沟通交流、意识恢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欣 胡才友 +2 位作者 江文宇 梁艳丽 黎奕江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7期102-106,共5页
慢性意识障碍常继发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大脑觉醒及觉知功能的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具有时空分辨率适中、便携性好、造价相对便宜及可实现多模式神经监测的优势,在意识障碍领域表现出巨大的... 慢性意识障碍常继发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大脑觉醒及觉知功能的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具有时空分辨率适中、便携性好、造价相对便宜及可实现多模式神经监测的优势,在意识障碍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如FNIRS可越过患者行为反应性,通过监测大脑皮层的血流动力学表现评估其残余的大脑意识,并进一步与脑机接口相结合探究实现床边简单交流的可能性,此外,FNIRS技术可评价神经调控技术等治疗干预措施如脊髓刺激等在慢性意识障碍中实施后的患者意识恢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脑功能成像技术 意识障碍 脑机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免疫学发病机制与生物制剂治疗 被引量:10
5
作者 黎奕江 江文宇 《内科》 2022年第3期297-300,共4页
银屑病发病机制复杂,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患者外貌和身体机能均受到严重损害,病情反复发作,极难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工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不少生物制剂被批准用于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并取... 银屑病发病机制复杂,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患者外貌和身体机能均受到严重损害,病情反复发作,极难根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工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不少生物制剂被批准用于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就银屑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和一些生物制剂的治疗原理、效果、不良反应、应用原则等进行综述,旨为临床治疗银屑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免疫学 发病机制 生物制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污染方式下铅对茶园土壤氮素转化及其相关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邓青梅 余文静 +3 位作者 江文宇 孙依萌 王泽楷 葛高飞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4-1061,共8页
为探讨不同污染方式的Pb对茶园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对累积和一次性添加不同浓度Pb条件下茶园土壤中氮素含量、相关微生物和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累积污染处理的土壤中Pb全量和有效态含量高于一次污染处理。Pb污染对... 为探讨不同污染方式的Pb对茶园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对累积和一次性添加不同浓度Pb条件下茶园土壤中氮素含量、相关微生物和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累积污染处理的土壤中Pb全量和有效态含量高于一次污染处理。Pb污染对土壤、茶苗植株的氮含量影响表现为:增加土壤中全氮和15N含量,减少茶苗地上部全氮和15N含量。添加Pb浓度为900 mg/kg时,累积污染处理促进根系全氮和15N含量,一次污染则显著抑制;累积污染处理的茶苗根和地上部中的氮含量显著高于一次污染(P<0.05)。Pb污染对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影响表现为:氨化细菌、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数量减少,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增加。Pb的不同污染方式对茶园土壤与氮循环相关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Pb污染抑制脲酶、亚硝化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对蛋白酶活性存在“低促高抑”现象;高浓度Pb(900 mg/kg)污染时,累积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羟胺还原酶活性,一次处理则显著抑制。两种污染方式对土壤脲酶、硝酸还原酶和羟胺还原酶活性的影响因Pb污染浓度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氮转化相关微生物数量(除反硝化细菌),蛋白酶、亚硝酸还原酶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与茶园土壤全量Pb和有效Pb含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方式 15N 微生物数量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