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旋龙脑和肉桂醛抑制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食源致病菌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桂柳 卢靖 +4 位作者 李嘉颖 江嘉敏 林梦哲 陈颖琪 张宏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以天然产物右旋龙脑和肉桂醛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抑制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征。方法: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单独对游离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其混合菌的最低... 目的:以天然产物右旋龙脑和肉桂醛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抑制游离态和生物被膜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特征。方法: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单独对游离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其混合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PC)的前提下,分析两种天然产物共同作用下对游离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及对生物被膜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BC)。结果:右旋龙脑对游离态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MIPC为0.56 mg/mL,对游离态鼠伤寒沙门氏菌的MIPC为0.58 mg/mL,对混合菌的MIPC为0.60 mg/mL;添加肉桂醛时的3种培养状态下MIPC均为0.40μL/mL;在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共同作用下(即0.50 mg/mL右旋龙脑和0.40μL/mL肉桂醛)对游离态菌体均可完全抑制,而2.50 mg/mL右旋龙脑和2.00μL/mL肉桂醛共同作用下可以完全抑制生物被膜态的菌体。结论:两种天然产物对生物被膜态菌体的最低抑菌浓度远远大于游离态菌体,右旋龙脑和肉桂醛在抑制游离态菌体和生物被膜态菌体生长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龙脑 肉桂醛 生物被膜态 游离态 食源性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