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
7
1
作者
兰荣玉
江吉勇
+3 位作者
喻田
张卫华
韩林轩
任晓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01-707,共7页
目的:探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3月至2022年1月,采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0例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22~58(36.45±12.36)岁。...
目的:探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3月至2022年1月,采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0例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22~58(36.45±12.36)岁。切取皮瓣面积为8.0 cm×5.0 cm~20.0 cm×12.0 cm。术前先用便携式多普勒探测仪探测股前外侧区穿支血管位置,标记。对于创面缺损宽度<8 cm,11例采用单一皮瓣修复;对于创面宽度>8 cm无法直接缝合,9例采用分叶皮瓣技术,化宽度为长度,供区直接闭合者。所有皮瓣显微镜下以蒂部为中心向周边呈阶梯式修薄。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及外形、质地、感觉功能恢复,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定标准评价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移植20例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因皮下血肿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缝合,清除血肿后危象解除,皮瓣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20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3~26个月,皮瓣外形美观,不臃肿,质地优良,游离皮瓣两点辨别觉为9.0~16.0 mm,恢复保护性感觉,踝部屈伸功能恢复良好,几乎恢复正常行走。根据Maryland足功能评定标准,优8例,良10例,中2例。结论: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外形美观,质地优良,无须再次手术整形,供区损伤小,是修复足踝部功能区软组织缺损的较为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
缺损
穿支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手指缺损创面的临床使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穷
江吉勇
+2 位作者
范江来
张德玉
王金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以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手指缺损创面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8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24~54岁;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1.5 cm~5.0 cm×3.0 cm。受伤...
目的:探讨以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手指缺损创面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8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24~54岁;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1.5 cm~5.0 cm×3.0 cm。受伤至皮瓣修复手术时间3~83 h。所有患者采用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缺损创面,皮瓣切取面积3.5 cm×2.0 cm~5.2 cm×3.5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关闭。观察术后皮瓣成活,外观、质地及供区并发症,并采用Dargan功能标准评定手指功能评价临床疗效。结果:8例患者皮瓣均成活,随访时间3~12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质地柔软,无明显色素沉着,供区仅留线性瘢痕,未见明显并发症。其中3例修复手指掌侧缺损创面的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5~9 mm。患指关节Dargan功能评价,优3例,良5例。结论: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缺损创面,皮瓣厚薄适中,手术切取方便,术后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供区创伤小,无明显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后动脉
游离穿支皮瓣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
7
1
作者
兰荣玉
江吉勇
喻田
张卫华
韩林轩
任晓平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修复重建显微外科
广州和平骨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01-707,共7页
文摘
目的:探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3月至2022年1月,采用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0例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22~58(36.45±12.36)岁。切取皮瓣面积为8.0 cm×5.0 cm~20.0 cm×12.0 cm。术前先用便携式多普勒探测仪探测股前外侧区穿支血管位置,标记。对于创面缺损宽度<8 cm,11例采用单一皮瓣修复;对于创面宽度>8 cm无法直接缝合,9例采用分叶皮瓣技术,化宽度为长度,供区直接闭合者。所有皮瓣显微镜下以蒂部为中心向周边呈阶梯式修薄。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及外形、质地、感觉功能恢复,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定标准评价足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移植20例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因皮下血肿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缝合,清除血肿后危象解除,皮瓣顺利成活。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供区仅遗留线状瘢痕。20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3~26个月,皮瓣外形美观,不臃肿,质地优良,游离皮瓣两点辨别觉为9.0~16.0 mm,恢复保护性感觉,踝部屈伸功能恢复良好,几乎恢复正常行走。根据Maryland足功能评定标准,优8例,良10例,中2例。结论: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皮瓣外形美观,质地优良,无须再次手术整形,供区损伤小,是修复足踝部功能区软组织缺损的较为理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
足
缺损
穿支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Keywords
Feet
Defect
Perforator flap
Transplantation
Microsurgery
分类号
R274.32 [医药卫生—中医骨伤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手指缺损创面的临床使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穷
江吉勇
范江来
张德玉
王金玉
机构
广州和平骨科医院手显微外科五区
出处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14-718,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以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手指缺损创面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8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24~54岁;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0 cm×1.5 cm~5.0 cm×3.0 cm。受伤至皮瓣修复手术时间3~83 h。所有患者采用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缺损创面,皮瓣切取面积3.5 cm×2.0 cm~5.2 cm×3.5 cm,皮瓣供区均直接缝合关闭。观察术后皮瓣成活,外观、质地及供区并发症,并采用Dargan功能标准评定手指功能评价临床疗效。结果:8例患者皮瓣均成活,随访时间3~12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质地柔软,无明显色素沉着,供区仅留线性瘢痕,未见明显并发症。其中3例修复手指掌侧缺损创面的皮瓣感觉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5~9 mm。患指关节Dargan功能评价,优3例,良5例。结论: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缺损创面,皮瓣厚薄适中,手术切取方便,术后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供区创伤小,无明显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
骨间后动脉
游离穿支皮瓣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
Keywords
Posterior interosseous artery
Free perforator flap
Defect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in finger
分类号
R658.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显微修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兰荣玉
江吉勇
喻田
张卫华
韩林轩
任晓平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游离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在手指缺损创面的临床使用
吴穷
江吉勇
范江来
张德玉
王金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