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伤行为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131
1
作者 江光荣 于丽霞 +2 位作者 郑莺 冯玉 凌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61-873,共13页
自我伤害行为指个体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这种行为虽不致死,但极具危险性。对自伤的诊断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是自伤与自杀、自伤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关系问题。从流行学调查结果看... 自我伤害行为指个体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这种行为虽不致死,但极具危险性。对自伤的诊断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是自伤与自杀、自伤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关系问题。从流行学调查结果看,国内普通青少年自伤比例高于西方,达36%~57%,但该行为在国内所受关注不多、相关研究甚少。影响自伤的危险因子,总体可分为早年创伤性经验和个体易感性两大类,后者包括情绪管理障碍、冲动性和生物学因素,但各因素对自伤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从病因和病理学研究现状看,很多理论模型被提出来解释自伤的动机和原因,包括功能性模型、发展病理性模型和整合模型等。自伤领域的研究虽然在近10年有飞跃性的增长,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未来研究可以考虑进行自伤的分类研究、某些主题的细化研究、跨学科和跨文化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自伤 心理病理行为 情绪管理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与特点 被引量:136
2
作者 江光荣 李丹阳 +10 位作者 任志洪 闫玉朋 伍新春 朱旭 于丽霞 夏勉 李凤兰 韦辉 张衍 赵春晓 张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98,I0001,I0002,I0003,共20页
本研究以系统的全国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偏低水平;其发展水平在地域、人口学分布上比较均衡;在结构上,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表现出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素养... 本研究以系统的全国抽样调查方式,了解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现状。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处于中偏低水平;其发展水平在地域、人口学分布上比较均衡;在结构上,公众心理健康素养的发展表现出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素养高于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自助的素养高于助人的素养两个特点。调查还发现,个体心理健康素养中,知识观念部分个体差异较大,态度和习惯部分个体差异较小;在心理健康素养的社会性影响因素方面,社会经济地位是所考察变量中效应最大的因素,且其对素养的知识观念方面影响较大,对素养的态度习惯方面影响较小。调查结果提示,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素养提升任务的艰巨性;在实践策略上,宜以提升心理疾病应对的素养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现状调查 群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 被引量:97
3
作者 江光荣 夏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8-894,共7页
回顾了国内外心理求助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在文献分析和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心理求助行为的阶段-决策模型,该模型将心理求助视为一个内部决策过程,包括连续的三个阶段,分别为问题知觉阶段、自助评估阶段、他... 回顾了国内外心理求助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在文献分析和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心理求助行为的阶段-决策模型,该模型将心理求助视为一个内部决策过程,包括连续的三个阶段,分别为问题知觉阶段、自助评估阶段、他助评估阶段。在不同的求助阶段,影响求助行为的因素及其影响力不同。文章简要介绍了基于这个理论模型所作的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求助 阶段一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 被引量:24
4
作者 江光荣 柳珺珺 +1 位作者 黎少游 段文婷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年第4期586-591,共6页
“心理健康素质”是个新概念。本文就国内和国外与心理健康素质有关的若干概念、观点,以及部分研究进行了整理。侧重于两个主题:(1)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相关概念;(2)心理健康素质的构成要素或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素质 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心理咨询的过程-效果研究状况及问题 被引量:8
5
作者 江光荣 胡姝婧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77-1282,共6页
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考察咨询过程变量对咨询效果的影响。西方的过程-效果研究已历时半个多世纪,经历了对重要过程变量的探索、验证和作用机制的考察这一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经历了从偏重量化方法到重视质化方法再到质、量结合的方法... 心理咨询过程-效果研究考察咨询过程变量对咨询效果的影响。西方的过程-效果研究已历时半个多世纪,经历了对重要过程变量的探索、验证和作用机制的考察这一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经历了从偏重量化方法到重视质化方法再到质、量结合的方法的演进,每种方法自身也在不断改进。国内的过程-效果研究刚刚起步,存在研究范围狭窄、本土化研究欠缺、研究方法简单等一系列问题,在开展研究时应考虑研究目标、研究选题、研究的信效度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过程-效果研究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治疗关系之作用机制研究述评 被引量:18
6
作者 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5-561,共7页
综述心理治疗理论中有关治疗关系之治疗机制的理论观点。发现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其中社会影响观点认为治疗关系的作用在增强治疗者在当事人心中的可信性,从而强化了治疗者的说服性信息对当事人态度改变的影响力;心理动力学观点... 综述心理治疗理论中有关治疗关系之治疗机制的理论观点。发现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其中社会影响观点认为治疗关系的作用在增强治疗者在当事人心中的可信性,从而强化了治疗者的说服性信息对当事人态度改变的影响力;心理动力学观点主张移情性治疗关系使得当事人早期的依附情况及当事人的内部工作模型得以在治疗中显现,从而为分析治疗提供依据并指示方向;当事人中心观点则认为良好的治疗关系降低了当事人的防卫性,从而使得当事人的感受和体验可以无障碍地进入意识,进而促进了当事人的一致性。作者提出这个领域今后的研究应该考虑以“跨理论”的角度,加强理论模型的提炼和实际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社会影响 心理动力学 当事人中心 治疗关系 治疗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自我分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17
7
作者 江光荣 胡博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年第2期95-100,共6页
理论上建构了心理健康素质自我结构模型,依此模型编制了心理健康素质自我量表。以武汉市的青少年为样本(N=390),初步获得信度与效度指标。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3个二级结构的α系数分别为0.81、0.76和0.59。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 理论上建构了心理健康素质自我结构模型,依此模型编制了心理健康素质自我量表。以武汉市的青少年为样本(N=390),初步获得信度与效度指标。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3个二级结构的α系数分别为0.81、0.76和0.59。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初步支持本研究所提出的自我的三级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心理健康 多维度层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干预 被引量:61
8
作者 江光荣 《心理学动态》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8-252,共5页
文章指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其合法性之间存在矛盾。文章亦归纳出西方心理咨询实务中处理价值问题的若干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者概括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一条总原则:侧重价值的功能干预,避免价值内容上的干预... 文章指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其合法性之间存在矛盾。文章亦归纳出西方心理咨询实务中处理价值问题的若干原则。在此基础上,作者概括出心理咨询中价值干预的一条总原则:侧重价值的功能干预,避免价值内容上的干预。文章亦根据此一原则指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实质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 价值 价值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网络化自助干预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以汉化MoodGYM为例 被引量:35
9
作者 任志洪 李献云 +5 位作者 赵陵波 余香莲 李政汉 赖丽足 阮怡君 江光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8-832,共15页
抑郁症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抑郁症的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近年来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组试验考察抑郁症网络化干预程序Mood GYM中文版对中国大学生抑郁患者的在线干预效果,并且使用多重中介模型同时探索了基于临床实践提... 抑郁症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抑郁症的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近年来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组试验考察抑郁症网络化干预程序Mood GYM中文版对中国大学生抑郁患者的在线干预效果,并且使用多重中介模型同时探索了基于临床实践提出的认知歪曲(ATQ和DAS)与认知领域研究发现的解释偏差(SST)在抑郁症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相较之对照组,Mood GYM对中国大学生抑郁的网络化自助干预具有中到大的效果量(CES-D,d=0.93;PHQ-9,d=0.79);(2)Mood GYM也显著降低抑郁患者的负性自动思维(ATQ)、消极解释偏差(SST)和功能失调性态度(DAS);(3)自动思维(ATQ)和消极解释偏差(SST)二者的改变在抑郁症网络化认知行为治疗效果中起中介作用,功能失调性态度改变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抑郁症的网络化干预还存在着诸如脱落率较高等多种局限,推荐作为传统心理治疗的额外补充手段,也可作为梯度治疗模型的自助式初级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网络化干预 大学生 效果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伤青少年的冲动性 被引量:62
10
作者 于丽霞 凌霄 江光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0-335,共16页
以自我报告、行为学和脑电为指标,检验自伤青少年的冲动性。研究1,对820名普通中学生和72名工读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自伤行为与情绪调节困难、冲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冲动性能够预测自伤行为,且预测效应量大于情绪调节困难。研究2,采用... 以自我报告、行为学和脑电为指标,检验自伤青少年的冲动性。研究1,对820名普通中学生和72名工读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自伤行为与情绪调节困难、冲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冲动性能够预测自伤行为,且预测效应量大于情绪调节困难。研究2,采用Go/Nogo范式的ERPs实验,检验自伤组与对照组冲动控制的行为学与脑电差异。结果表明,自伤组Nogo正确反应的N2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N2潜伏期在部分电极点处高于对照组。脑电地形图显示两者的脑电差异主要体现在前额叶区。结论:自伤青少年的冲动性高于同龄普通青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 自伤 冲动性 ERPS 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纳承诺疗法的作用机制——基于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被引量:38
11
作者 任志洪 赵春晓 +3 位作者 卞诚 朱文臻 江光荣 祝卓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2-676,I0002-I0006,共16页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被认为是行为治疗“第三浪潮”的重要代表。本研究使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考察ACT的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与筛选,最终纳入文献50篇。结果发现:ACT所假设的心理灵活性、接纳、...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被认为是行为治疗“第三浪潮”的重要代表。本研究使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考察ACT的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与筛选,最终纳入文献50篇。结果发现:ACT所假设的心理灵活性、接纳、此时此刻、价值的中介作用都达到统计显著,认知解离这一中介变量并不显著;中介机制在网络化干预中仍然得到检验;相较之传统CBT,ACT在所假设的机制上有其区别于CBT的优势。后续临床研究应更全面地测量6大核心机制,关注对美好生活提升的影响,采用多点瞬时评价法,并尽可能使用更高级、更先进的统计方法检验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纳承诺疗法 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作用机制 中介检验 认知行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划行为理论述评 被引量:871
12
作者 段文婷 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5-320,共6页
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并被证实能显著提高研... 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最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向是影响行为最直接的因素,行为意向反过来受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计划行为理论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为领域的研究,并被证实能显著提高研究对行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文章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概述,包括理论的提出、内涵、测量方法以及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并指出了理论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行为意向 行为态度 主观规范 知觉行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的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被引量:24
13
作者 任志洪 黎冬萍 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5-555,共11页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CBT),即指通过电脑交互界面,以清晰的操作步骤,高度结构化的多种媒介互动方式(如网页、漫画、动画、视频、声音等)来表现认知行为治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治疗方式。抑...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治疗(computeriz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CBT),即指通过电脑交互界面,以清晰的操作步骤,高度结构化的多种媒介互动方式(如网页、漫画、动画、视频、声音等)来表现认知行为治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治疗方式。抑郁症的CCBT近年来在西方崭露头角,目前Beating The Blues、MoodGYM、E-Couch和Good Days Ahead等抑郁症CCBT程序在西方使用较为广泛。从可行性分析上发现,该疗法较受病人接纳、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用和易用性;现有实验研究证明了抑郁症采用CCBT是有效的,但其有效性仍取决于诸多因素。以往研究存在着较少关注治疗有效性的内在机制、治疗效果差异较大、风险评估简化和被试选择偏向等问题,建议未来研究应加强:(1)中介效应及机制研究;(2)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研究;(3)风险评估与隐私保护研究;(4)在"弱势群体"中的研究与运用。最后,对其在中国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计算化机化认知行为治疗 机制 中介效应 循证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安机关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被引量:58
14
作者 李艳青 任志洪 江光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2-706,共15页
运用元分析考察中国公安机关警察基于SCL-90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元分析共纳入文献67篇,研究发现:(1)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较正常人差,两者在绝大多数因子上差异显著,只有在与常模一比较时在人际敏感因子上效应量没有达到显著(d=0... 运用元分析考察中国公安机关警察基于SCL-90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元分析共纳入文献67篇,研究发现:(1)警察心理健康状况较正常人差,两者在绝大多数因子上差异显著,只有在与常模一比较时在人际敏感因子上效应量没有达到显著(d=0.05,p=0.142〉0.05)。(2)警察心理健康状况与军人相当,两者在5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d=-0.16-0.21,p=0.000-0.041〈0.05),但是绝大多数效应量都在小范围以内。(3)除性别外,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警种、地区、样本容量等因素对研究结果有影响。以后的调查研究应该注意这些变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L-90 心理健康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电子游戏的短期脱敏效应:两种接触方式比较 被引量:33
15
作者 郭晓丽 江光荣 朱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9-266,共8页
比较主、被动接触暴力电子游戏的脱敏效应,以44名男性大学生为被试,利用生物反馈仪测量被试主动参与游戏或被动观看游戏录像前后,及随后观看暴力视频过程中皮电与心率的变化(脱敏效应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暴力电子游戏可以产生脱... 比较主、被动接触暴力电子游戏的脱敏效应,以44名男性大学生为被试,利用生物反馈仪测量被试主动参与游戏或被动观看游戏录像前后,及随后观看暴力视频过程中皮电与心率的变化(脱敏效应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暴力电子游戏可以产生脱敏效应。接触游戏15分钟后,暴力游戏组观看暴力视频过程中皮电的增加值明显小于非暴力游戏组;(2)游戏的接触方式对于脱敏效应的程度无显著影响,但主动参与组对于游戏内容知觉到更高的愉快与更低的沮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电子游戏 脱敏效应 接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念冥想对焦虑症状的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元分析 被引量:49
16
作者 任志洪 张雅文 江光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305,共23页
正念冥想对焦虑的干预效果结论不一,系统考察其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其作用机制,并为正念冥想干预焦虑提供实践指导。本研究遵循PRISMA-Protocol,运用元分析技术,以即时效果与追踪效果为结果变量,考察被试特征、干预特征、研... 正念冥想对焦虑的干预效果结论不一,系统考察其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其作用机制,并为正念冥想干预焦虑提供实践指导。本研究遵循PRISMA-Protocol,运用元分析技术,以即时效果与追踪效果为结果变量,考察被试特征、干预特征、研究特征和结果分析4个方面(11个变量)的调节作用。通过数据库检索与筛选,最终纳入东西方国家实证研究共55项(68个独立效应量,4595名被试)。结果发现:正念冥想对焦虑干预的整体即时效果量达到显著的中等到大效果(g=0.60),但追踪效果不显著。单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表明,研究质量、国家地域、年龄、干预形式(团体练习vs.个体练习)、家庭练习与脱落率显著调节干预即时效果,其中国家地域变量对效果量影响程度最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对照组类型、国家地域、练习经验、数据分析方式(ITT vs.PP)对干预效果存在调节作用;此外,国家地域与其他变量存在交互作用。后续研究需在研究质量、成本效益、不同焦虑类型及其他调节变量和提供客观评价指标上作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冥想 焦虑 干预 调节作用 文化差异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心理健康素养干预效果的元分析 被引量:51
17
作者 任志洪 赵春晓 +5 位作者 田凡 闫玉朋 李丹阳 赵子仪 谭梦鸰 江光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7-512,I0002-I0010,共25页
本研究遵循PRISMA-Protocol,运用元分析的技术,以心理健康素养的知识、污名态度和求助为结果变量,考察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更高效地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提供参考。元分析共纳入38项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对知识、污名态度和求助的即时... 本研究遵循PRISMA-Protocol,运用元分析的技术,以心理健康素养的知识、污名态度和求助为结果变量,考察干预效果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更高效地提升心理健康素养提供参考。元分析共纳入38项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对知识、污名态度和求助的即时效果量达到显著的中到大的效果(知识:g=0.70,污名态度:g=0.52,求助:g=1.18)。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健康素养的干预效果受地域、被干预者类型、干预中的互动与接触以及试验类型等多个变量的影响。后续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心理健康素养的调节变量,并结合中国文化,制定针对不同干预对象的个性化干预方案,以提升干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素养 干预效果 互动 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因、自我效能和社会容认度对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0
18
作者 夏勉 江光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2-900,共9页
在江光荣心理求助行为的"阶段-决策模型"框架下,探查处于第三阶段的被试的求助行为,侧重研究⑴对心理问题的归因、⑵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⑶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这三个变量对实际求助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变量... 在江光荣心理求助行为的"阶段-决策模型"框架下,探查处于第三阶段的被试的求助行为,侧重研究⑴对心理问题的归因、⑵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⑶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这三个变量对实际求助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这三个变量对求助行为均有预测作用。其中心理求助行为的社会容认度除了对求助行为有直接作用外,还以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求助行为。整个模型对求助行为解释的变异量达到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 自我效能 社会容认度 心理求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事人对领悟的看法:质化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胡姝婧 江光荣 +4 位作者 鲁艳桦 张莎莎 陈锐娟 于丽霞 杜睿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0-975,共16页
为了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领悟,采用协商一致的质化研究方法对15位当事人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7个与领悟有关的域:领悟的内容,领悟的效果,影响领悟产生的因素,评估领悟质量的依据,领悟出现时的反应,领悟的来源和阻碍领悟发挥作用... 为了从当事人的视角理解领悟,采用协商一致的质化研究方法对15位当事人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7个与领悟有关的域:领悟的内容,领悟的效果,影响领悟产生的因素,评估领悟质量的依据,领悟出现时的反应,领悟的来源和阻碍领悟发挥作用的因素。形成了领悟的概念界定:领悟是对自己和他人(主要是自己)的新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内容包括,自己的问题模式,心理困扰或问题模式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以及自己内在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领悟 质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与小学4~6年级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交叉滞后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谢其利 郑惠珍 +4 位作者 江光荣 任志洪 樊燕飞 刘加怀 张文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20-1132,共13页
为探讨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1个学年中,采用问卷法对1407名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3次追踪测量。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1)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启动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T1时的班主任协商... 为探讨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1个学年中,采用问卷法对1407名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3次追踪测量。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1)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启动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T1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能显著减少T2时的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提升T2时的师生关系亲密和降低T2时的师生关系冲突,进而显著影响T3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师生关系和学生外化问题行为;(2)学生外化问题行为驱动消极的相互作用过程,T1时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能显著减少T2时的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降低T2时的师生关系亲密和增加T2时的师生关系冲突,进而显著影响T3时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师生关系和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研究结果支持动态相互作用模型,提示班主任在警醒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负面驱动作用的同时,可有意识地利用协商管理行为的积极驱动作用干预学生的外化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协商管理行为 学生外化问题行为 师生关系 相互作用关系 交叉滞后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