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情感主义价值理论 被引量:3
1
作者 江传月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5-139,共5页
现代西方价值哲学中,几乎没有哪一个流派像情感主义那样阵营庞大而又意见基本一致,也没有像它那样因观点的偏激和摧毁性而招致了最广泛的批评和谩骂.但是,对情感主义的批评大多"与其说是理解的不如说是不耐烦的"(斯蒂文森语)... 现代西方价值哲学中,几乎没有哪一个流派像情感主义那样阵营庞大而又意见基本一致,也没有像它那样因观点的偏激和摧毁性而招致了最广泛的批评和谩骂.但是,对情感主义的批评大多"与其说是理解的不如说是不耐烦的"(斯蒂文森语),而谩骂者无不感到理论上驳倒情感主义的艰难.其实,情感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元伦理学的第二阶段,它在元伦理学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对现代西方伦理学和价值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分析情感主义价值理论的理论特点和成因,评价其得失,对深入研究价值哲学具有深刻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主义 价值理论 价值哲学 价值判断 自然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的结合 被引量:5
2
作者 江传月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122-125,共4页
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二者存在着结合点,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依托,民族团结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有促进作用。高校要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的结合,就要构建二者结合的工作网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在各... 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二者存在着结合点,爱国主义教育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依托,民族团结教育对爱国主义教育有促进作用。高校要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的结合,就要构建二者结合的工作网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在各学科教学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渗透二者的结合,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有效的形式开展二者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江传月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4期87-90,共4页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数量急增,学生的多样化,高校重组可能带来的学生思想文化冲突,学生由单纯的受教育者变成了教育的权利主体,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引起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模式变化,贫困生的精神压力和思想包袱,毕业生就业压...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数量急增,学生的多样化,高校重组可能带来的学生思想文化冲突,学生由单纯的受教育者变成了教育的权利主体,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引起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模式变化,贫困生的精神压力和思想包袱,毕业生就业压力等新情况,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为此,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模式、途径和校园保障机制;树立以人为本和教育目标的共性与个性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尝试开放式、全员参与和管理制度规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加强课程班级、社团活动、学生公寓和互联网等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和贫困生资助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思想政治教育 挑战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行动与评价——论C.I.刘易斯对评价的分析
4
作者 江传月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0-82,共3页
C .I .刘易斯提出“知识、行动与评价是相互关联的” ,并得出“评价代表着一类经验认识”的结论。刘易斯对评价的分析强调评价与行动的关联 ,坚持了实用主义立场 ;刘易斯所主张的评价是一种经验知识 ,坚持了认识主义价值哲学 。
关键词 知识 行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海外办报模式的历史探源(1921-1949)
5
作者 李苏 江传月 《新闻论坛》 2024年第1期89-92,共4页
从1921年至1949年,中共海外办报模式存在着从自发阶段到自为阶段的演变,但始终在“变”与“不变”的震荡中坚持自身办报特色。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海外办报实践坚持“党报党性”和“内外有别”的办报原则,实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完... 从1921年至1949年,中共海外办报模式存在着从自发阶段到自为阶段的演变,但始终在“变”与“不变”的震荡中坚持自身办报特色。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海外办报实践坚持“党报党性”和“内外有别”的办报原则,实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完美结合。中国共产党在办报过程中形成了四种内容宣传策略:“向里看”运用摄影图片视觉传播建立视觉与情感的联动;“向外看”利用第三方外媒力量帮助中共传播;“向上走”形塑领袖形象锻造政党形象;“向下走”关注底层大众产生情感共鸣,构筑报刊和读者的“双向奔赴”。经过多年发展,中共海外办报历经了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从“文人办报”到“政治家领导文人办报”的历史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海外办报 历史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医患关系难题的建构主义进路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隼 江传月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8-132,共5页
从微观上看,患者伦理的缺失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借鉴建构主义的理论,是破解医患关系难题的一种新进路,具体包括借鉴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借鉴国际关系领域的建构主义理论,构建医... 从微观上看,患者伦理的缺失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借鉴建构主义的理论,是破解医患关系难题的一种新进路,具体包括借鉴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借鉴国际关系领域的建构主义理论,构建医患双方共同价值观念,借鉴建构主义的交往关系理论,在医患之间开展符合主体间性关系要求的平等对话。这个新进路的着力点是构建患者伦理原则,即尊重与自主性原则、理解与信任原则、公正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建构主义 患者伦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