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重量体积分数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茅云生 杜洪文 +2 位作者 向祖权 胡炳强 江云帆 《造船技术》 2016年第5期42-45,共4页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空船重量对平台可变载荷、结构强度、水动力性能等具有一定影响,空船重量过大会导致平台超重、可变载荷减小等不良影响。为研究和控制海洋平台的空船重量对海洋平台的影响,提高可变载荷,以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为...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空船重量对平台可变载荷、结构强度、水动力性能等具有一定影响,空船重量过大会导致平台超重、可变载荷减小等不良影响。为研究和控制海洋平台的空船重量对海洋平台的影响,提高可变载荷,以第六代半潜式钻井平台为研究对象,对半潜平台的空船重量、体积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并提出重量体积分数这一概念。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重量体积分数就是平台的空船重量与体积的比值。通过对所统计的重量、体积的数值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得出最佳重量体积分数,为以后平台的设计、建造,特别是新船型的设计、制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 空船重量 可变载荷 重量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结构滑移隔震缝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江云帆 郭子雄 许秀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37-1645,共9页
针对石砌民宅存在严重抗震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条石砌筑石结构墙底滑移隔震技术方案,开展8个隔震缝滑移界面双剪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隔震缝采用钢板-料石和双层钢板2种界面形式,分别研究钢板-料石界面试件的竖向压应力... 针对石砌民宅存在严重抗震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条石砌筑石结构墙底滑移隔震技术方案,开展8个隔震缝滑移界面双剪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隔震缝采用钢板-料石和双层钢板2种界面形式,分别研究钢板-料石界面试件的竖向压应力和钢板尺寸以及双层钢板界面的竖向压应力和界面润滑状态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板-料石界面静摩擦因数为0.28~0.46,平均动摩擦因数为0.55~0.73,摩擦因数偏大且摩擦性能不稳定,不适用于石结构滑移隔震缝。在双层钢板摩擦界面间涂抹二硫化钼润滑剂可有效降低界面摩擦因数,提升其摩擦性能的稳定性。双层钢板未润滑、半润滑和全润滑界面的静摩擦因数分别为0.22,0.17和0.12,平均动摩擦因数分别为0.30,0.20和0.17,加载过程中动摩擦因数的增量分别为0.17,0.08和0.02。双层钢板全润滑界面摩擦性能及耗能性能稳定,其静摩擦因数为0.12,平均动摩擦因数为0.17,适用于石结构滑移隔震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结构 滑移隔震 砌体隔震缝 低周反复加载 动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条石无浆砌缝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江云帆 郭子雄 许秀林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开展10个花岗岩无浆叠砌双剪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主要参数包括竖向压应力和石材界面处理工艺.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砌缝的界面损伤特征、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及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砌缝受力经历弹性、界面磨损和滑移摩擦3个阶段;... 开展10个花岗岩无浆叠砌双剪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主要参数包括竖向压应力和石材界面处理工艺.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砌缝的界面损伤特征、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及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砌缝受力经历弹性、界面磨损和滑移摩擦3个阶段;试件滞回曲线形状呈饱满矩形,表现出良好的变形性能及耗能能力;随着竖向压应力水平的提高,砌缝滞回耗能总量增加;受限于加工技术精度,机切与抛光界面表现为局部不平整接触,导致往复荷载作用下界面发生类“犁沟效应”,界面动摩擦力因类“犁沟效应”有所增大;机切面、抛光面和荔枝面试件的平均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84,0.82,0.75.最后,提出无浆砌缝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可为无浆砌石墙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结构 无浆砌缝 机器锯割条石 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滞回性能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的关键是做到位
4
作者 江云帆 《IT时代周刊》 2004年第04S期74-74,共1页
一位管理学家这样说过:最适合企业自己的管理方法,就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 企业管理 管理方法 管理能力 管理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回收新型锚杆研发与承载能力分析
5
作者 李瑞雪 江云帆 朱希文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12期7-9,共3页
本文基于TRIZ创新方法研发出一种可回收新型锚杆产品,运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研究该新型锚杆的锚杆体长度、旋转刀盘直径及旋转刀盘数量对其承载能力的影响,同时与传统等径锚杆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水平载荷作用下两种锚杆的极限承载力与... 本文基于TRIZ创新方法研发出一种可回收新型锚杆产品,运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研究该新型锚杆的锚杆体长度、旋转刀盘直径及旋转刀盘数量对其承载能力的影响,同时与传统等径锚杆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水平载荷作用下两种锚杆的极限承载力与最大水平位移。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等径锚杆,新型锚杆的承载能力提高77.8%。随着旋转刀盘直径的增加新型锚杆承载能力逐步提高,增加锚杆体长度,其承载能力提高幅度不大,且长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承载力增幅趋于平缓。旋转刀盘个数的增加使得锚杆承载能力先提高后降低。该新型锚杆为后续其它相关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创新方法 锚杆 极限承载力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