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压制冷的光电吊舱降噪优化研究
1
作者 江乐果 潘凯 +2 位作者 田雯 王一波 赵海兴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7-1353,共7页
介绍了一种高压制冷的红外制导系统应用情况,对密封的光电吊舱开展了降噪优化设计工作。针对光电转换器制冷器的回气孔设计问题,采用流体仿真方法得到了较优的结构参数值,并通过了系统联调验证,降低了系统背景噪声,提高了系统的探测灵... 介绍了一种高压制冷的红外制导系统应用情况,对密封的光电吊舱开展了降噪优化设计工作。针对光电转换器制冷器的回气孔设计问题,采用流体仿真方法得到了较优的结构参数值,并通过了系统联调验证,降低了系统背景噪声,提高了系统的探测灵敏度。仿真结果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对光电武器类的系统设计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吊舱 制冷回气 腔体噪声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导引头框架式稳定平台非线性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江乐果 胡百振 +2 位作者 焦彤 刘滨 蔡彬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3-488,共6页
通过对红外导引头框架式稳定平台进行非线性分析,得出影响框架系统稳定输出的一些设计要素。转子系统的转速变化对框架稳定性响应会出现周期、拟周期及混沌振动状态。根据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增加系统的阻尼可以有效地抑制平... 通过对红外导引头框架式稳定平台进行非线性分析,得出影响框架系统稳定输出的一些设计要素。转子系统的转速变化对框架稳定性响应会出现周期、拟周期及混沌振动状态。根据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增加系统的阻尼可以有效地抑制平台框架的刚性混沌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式平台 非线性分析 混沌响应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Mechanics的仿人机器人运动学仿真 被引量:3
3
作者 江乐果 朱华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75-79,共5页
利用Matlab/Sim Mechanics机构仿真工具建立了仿人机器人机构的仿真模型,并由模型图直观地观察仿人机器人的动态步行过程,求出了机器人躯体重心的角加速度和髋关节的扭矩变化图。建立了仿人机器人的瞬时状态的平面五杆机构运动模型,根据... 利用Matlab/Sim Mechanics机构仿真工具建立了仿人机器人机构的仿真模型,并由模型图直观地观察仿人机器人的动态步行过程,求出了机器人躯体重心的角加速度和髋关节的扭矩变化图。建立了仿人机器人的瞬时状态的平面五杆机构运动模型,根据Kane法求解出了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在机构分析中应用Sim Mechanics仿真工具,为机械系统的仿真提供一种十分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人机器人 SIMMECHANICS 机构仿真 Kane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电子设备着陆缓冲气囊的优化设计
4
作者 王一波 江乐果 +2 位作者 陈珂 周洁 胡亮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11-117,共7页
目的针对一种新型分离式飞行数据记录系统的着陆缓冲气囊外形进行优化设计。方法基于多岛遗传算法和近似建模法通过ISIGHT优化设计平台制定相应的优化流程,建立不同坠落姿态下气囊缓冲着陆过程的数学模型,并以电子设备过载为优化目标,... 目的针对一种新型分离式飞行数据记录系统的着陆缓冲气囊外形进行优化设计。方法基于多岛遗传算法和近似建模法通过ISIGHT优化设计平台制定相应的优化流程,建立不同坠落姿态下气囊缓冲着陆过程的数学模型,并以电子设备过载为优化目标,对气囊的外形尺寸参数进行优选,从而得出相应的气囊外形设计方案。结果描述气囊缓冲着陆冲击过程的近似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基于近似模型的多岛遗传算法可提高在多初始坠落倾角下气囊外形尺寸的优化效率。相较于初始外形的气囊模型,经上述优化流程运算后得到的最优气囊模型在不同初始坠落倾角下的电子设备着陆冲击过载均有所下降。结论该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对于开展轻小型设备缓冲气囊的设计和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气囊 优化设计 遗传算法 近似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