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批判 被引量:7
1
作者 汉斯-马丁.格拉赫 朱刚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40,共6页
马克思从意识形态批判角度出发,海德格尔从存在论角度出发分别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异化的根源在于社会组织方式,并主张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克服异化;海德格尔认为异化的根源在于对存在的遗忘,人类的拯救在于对“存在的... 马克思从意识形态批判角度出发,海德格尔从存在论角度出发分别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异化的根源在于社会组织方式,并主张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克服异化;海德格尔认为异化的根源在于对存在的遗忘,人类的拯救在于对“存在的看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海德格尔 形而上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哲学思维的共同背景和本原——关于马克思与雅斯贝尔斯的理性概念
2
作者 汉斯-马丁.格拉赫 金寿铁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3-28,共6页
通过对比分析马克思与雅斯贝尔斯的理性概念,指出理性不仅是人类哲学思维的共同背景和本原,也是人类创造性劳动过程的共同背景和本原。马克思致力于哲学的"实现"即一种理性哲学,这种理性哲学试图塑造现实世界而不停留于空洞... 通过对比分析马克思与雅斯贝尔斯的理性概念,指出理性不仅是人类哲学思维的共同背景和本原,也是人类创造性劳动过程的共同背景和本原。马克思致力于哲学的"实现"即一种理性哲学,这种理性哲学试图塑造现实世界而不停留于空洞的反思知识,但它又不满足于单纯的实证知识的功能。在寻求新的哲学理性形式的道路上,雅斯贝尔斯追寻马克思哲学理性概念的历史踪迹,不是放弃近代的理性方案,而是通过区分和内在的批判性划界,维持和发展了近代理性方案的真正的、解放的可能性。雅斯贝尔斯以全新的方式开辟了"存在空间",把哲学逻辑学的理性交往知识旨趣移入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学视域之中,从而以新的总体交往方式促进全球人类交往过程。我们时代理性的联合反对理性的毁灭,恢复哲学理性是至高无上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雅斯贝尔斯 理性 哲学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