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用菌营养价值、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丹丹 姜琳琳 +4 位作者 杨啸吟 毛衍伟 张一敏 郝剑刚 梁荣蓉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5,共9页
食用菌是一类可供人类食用且具有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总称。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健康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新型肉制品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食用菌因富含蛋白质和多糖等多种营养物质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新型肉制品的又一良好原... 食用菌是一类可供人类食用且具有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总称。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对健康肉类的需求不断增加,新型肉制品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食用菌因富含蛋白质和多糖等多种营养物质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新型肉制品的又一良好原料。目前食用菌已经作为蛋白替代物、脂肪替代物等添加到肉制品中,起到改善产品质构特性、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等作用,显示出其在新型肉制品开发中的广阔市场前景。但食用菌的添加不可避免地会使产品具有菌类本身的味道,引起肉品品质的改变。此外,肉制品中掺入食用菌存在食用菌敏感人群的过敏风险,这是肉品加工行业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综述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功能特性及其近年来在肉制品中的应用,以期为其在肉制品中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肉制品 营养价值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高氧气调包装猪肉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的影响
2
作者 张悦 于江 +3 位作者 刘飞 张玉玉 张一敏 毛衍伟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8,共7页
为探究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猪肉抗氧化能力以及高氧气调包装贮藏期间猪肉肉色、蛋白质氧化、脂质氧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选取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和处理组(基础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猪各... 为探究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对猪肉抗氧化能力以及高氧气调包装贮藏期间猪肉肉色、蛋白质氧化、脂质氧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选取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和处理组(基础日粮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的三元杂交(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猪各6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其余背最长肌样品进行高氧气调包装,4℃冷库贮藏,分别在0、5、10、15、20?d测定肉色、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羰基和巯基含量,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能够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增强猪肉的抗氧化能力;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显著改善高氧气调包装猪肉的肉色(P<0.05);在低温贮藏期间,处理组能够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抑制高氧气调包装猪肉的脂肪氧化;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显著抑制高氧气调包装猪肉的蛋白质氧化、羰基的生成和巯基损失(P<0.05),同时显著提高猪肉打开包装前的颜色和打开包装后的总体喜爱度评分(P<0.05)。综上,在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猪肉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猪肉在高氧气调包装中的肉色、抑制蛋白质和脂质氧化,提高猪肉的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猪肉 抗氧化能力 脂质氧化 蛋白质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时间及包装方式下低亚硝木糖葡萄球菌发酵香肠贮藏特性
3
作者 逄帆 宋恩峤 +6 位作者 杨啸吟 毛衍伟 张一敏 梁荣蓉 朱立贤 董鹏程 牛乐宝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02-310,共9页
为了探究不同贮藏时间及包装方式下低亚硝木糖葡萄球菌发酵香肠的贮藏特性,以真空贴体包装(vacuum skin packaging,VSP)和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两种方式对低亚硝发酵香肠进行包装并贮藏,分别在贮藏第0、7、14、2... 为了探究不同贮藏时间及包装方式下低亚硝木糖葡萄球菌发酵香肠的贮藏特性,以真空贴体包装(vacuum skin packaging,VSP)和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两种方式对低亚硝发酵香肠进行包装并贮藏,分别在贮藏第0、7、14、21天时对发酵香肠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色泽、p 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及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和乳酸菌、葡萄球菌、肠杆菌、热杀环丝菌的数量及微生物群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包装方式均能较好维持发酵香肠的低pH值环境;MAP组能够显著延缓TVB-N含量的上升速率(P<0.05),并显著抑制微生物数量的增长(P<0.05);VSP组更有利于维持香肠良好的色泽,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及感官品评得分也显著高于MAP组(P<0.05)。综上所述,VSP更有利于维持发酵香肠良好的色泽及风味,MAP更有利于延长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贴体包装 气调包装 发酵香肠 低亚硝酸盐含量 木糖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Akt/FoxO信号通路促进牛肌纤维类型转化的研究
4
作者 孙静 左惠心 +6 位作者 刘昀阁 宫本芝 梁荣蓉 杨啸吟 毛衍伟 张一敏 朱立贤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0,共8页
该研究探究了日粮中添加白藜芦醇对牛肌纤维类型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Akt)/叉头盒蛋白O(forkhead box protein O,FoxO)通路信号分子的影响,并进一步以牛肌管细胞为研究对象,验证其分子机制。结果表... 该研究探究了日粮中添加白藜芦醇对牛肌纤维类型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Akt)/叉头盒蛋白O(forkhead box protein O,FoxO)通路信号分子的影响,并进一步以牛肌管细胞为研究对象,验证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肉牛日粮添加450 mg/kg白藜芦醇显著提高了背最长肌和腰大肌Ⅰ型纤维基因表达(P<0.05),降低了Ⅱ型纤维基因表达(P<0.05)。进一步分析其分子机制,发现,白藜芦醇显著上调肉牛背最长肌中磷酸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和Akt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FoxO 3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了PI3K、p-Akt/Akt和p-FoxO1/FoxO1蛋白表达(P<0.05);显著上调肉牛腰大肌PI 3 K和Akt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FoxO 1和FoxO3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了FoxO1和FoxO3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了PI3K、p-Akt、p-FoxO1/FoxO1和p-FoxO3/FoxO3蛋白表达(P<0.05),表明肉牛日粮添加白藜芦醇激活了Akt/FoxO通路。添加PI3K抑制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阻断Akt/FoxO信号通路后,白藜芦醇对牛肌管细胞中肌纤维类型的转化作用和对Akt/FoxO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被减弱。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通过激活Akt/FoxO通路促进牛肌纤维类型从Ⅱ型到Ⅰ型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肉牛 牛肌管细胞 肌纤维类型 Akt/Fox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宰后肌肉能量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对肉嫩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安宇凡 毛衍伟 +6 位作者 杨啸吟 朱立贤 李继强 郝剑刚 谷月 成海建 张一敏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0-318,共9页
宰后能量代谢是影响肉嫩度的关键生化途径,其中糖酵解是宰后能量代谢的主导过程,其进程受到众多因素的调控。本文综述了影响宰后糖酵解进程的因素及具体影响机制。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沉默信... 宰后能量代谢是影响肉嫩度的关键生化途径,其中糖酵解是宰后能量代谢的主导过程,其进程受到众多因素的调控。本文综述了影响宰后糖酵解进程的因素及具体影响机制。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是宰后糖酵解的重要上游调控因子,本文重点概括了AMPK/SIRT1信号通路对糖酵解及宰后内源酶系的影响,并解析其作用机制,以期为AMPK/SIRT1信号通路调控肉的嫩度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代谢 糖酵解 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内源蛋白酶系 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过氧化物还原酶6的非钙依赖型磷脂酶A2活性调控牛肉嫩化机制
6
作者 刘际通 王新怡 +3 位作者 张一敏 朱立贤 梁荣蓉 毛衍伟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28,共9页
为揭示宰后成熟过程中过氧化物还原酶6(peroxiredoxin 6,Prdx6)的非钙依赖型磷脂酶A2活性(calciumindependentphospholipase A2,iPLA2)对牛肉嫩化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究Prdx6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牛肉嫩化中的具体作用。测定宰... 为揭示宰后成熟过程中过氧化物还原酶6(peroxiredoxin 6,Prdx6)的非钙依赖型磷脂酶A2活性(calciumindependentphospholipase A2,iPLA2)对牛肉嫩化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究Prdx6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牛肉嫩化中的具体作用。测定宰后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粒径以观察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情况,并通过串联质量标签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其内在差异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Prdx6的iPLA2活性抑制剂MJ33孵育牛肉24 h可促进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在Con vs G0组(0 h未经孵育)、MJ33 vs G0组和MJ33 vs Con组中共鉴定出336个差异蛋白质,其中表达差异核心蛋白质为PRDX6、SOD1、GPX1和PARK7,差异蛋白质主要富集在糖酵解、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细胞骨架蛋白质上,且主要位于细胞质中,但是抑制Prdx6的iPLA2活性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蛋白质主要集中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差异蛋白质之间存在互作机制,互作差异蛋白质主要富集在细胞抗氧化、核糖体调节蛋白质合成和磷脂功能上。表明抑制Prdx6的iPLA2活性可能通过介导膜功能、能量代谢和细胞凋亡对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生影响,最终加速牛肉的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嫩化 过氧化物还原酶6 非钙依赖型磷脂酶A2活性 肌原纤维蛋白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倩 张静月 +7 位作者 刘昀阁 左惠心 梁荣蓉 毛衍伟 张一敏 杨啸吟 罗欣 朱立贤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0,共9页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来自于葡萄和其他植物的天然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作用,一直是多领域的研究热点。骨骼肌主要由肌纤维构成,肌纤维类型和组成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开始关注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来自于葡萄和其他植物的天然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作用,一直是多领域的研究热点。骨骼肌主要由肌纤维构成,肌纤维类型和组成是影响肉品质的关键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开始关注白藜芦醇对于骨骼肌纤维类型的转化,同时其具体的调控机制和相关信号通路分子逐渐被确定。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报道,总结白藜芦醇对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影响,综述microRNA、AMPK/SIRT1/PGC-1α、脂联素及FoxO1信号通路在调控肌纤维类型转化方面的作用,以期为今后靶向调控肌纤维类型转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肌纤维类型转化 信号通路 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 Fox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SIRT1/PGC-1α影响牛肌管细胞线粒体生物发生和肌纤维类型转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静月 董鹏程 +6 位作者 左惠心 梁荣蓉 毛衍伟 张一敏 杨啸吟 罗欣 朱立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以牛肌管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白藜芦醇探究其对牛肌管细胞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噻唑蓝法和比色法对细胞活力和相关代谢酶活力进行测定,对成肌调节因子、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s)以及线粒体生物... 以牛肌管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白藜芦醇探究其对牛肌管细胞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噻唑蓝法和比色法对细胞活力和相关代谢酶活力进行测定,对成肌调节因子、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s)以及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分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理显著提高了Myf5、Myf6、MyoG和MyoD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促进了牛肌管细胞分化。白藜芦醇处理显著提高了慢肌纤维蛋白(slow MyHC)的表达,降低了快肌纤维蛋白(fast MyHC)表达,同时上调了MyHC I和MyHC IIa基因表达水平,下调了MyHC IIx和MyHC IIb基因表达水平(P<0.05)。白藜芦醇还能显著提高牛肌管细胞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此外,白藜芦醇显著提高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coactivator-1α,PGC-1α)、核呼吸因子(nucleus respiratory factors,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添加SIRT1抑制剂6-氯-2,3,4,9-四氢-1H-咔唑-1-甲酰胺(1H-carbazole-1-carboxam,EX527)后,显著削弱了白藜芦醇诱导的肌纤维类型转化(P<0.05),白藜芦醇对SIRT1、PGC-1α、NRF-1和TFAM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被EX527显著削弱(P<0.05)。综上所述,白藜芦醇通过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进而促进牛肌管肌纤维类型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牛肌管细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肌纤维类型转化 线粒体生物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细胞自噬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叶 鲁文洁 +6 位作者 王海蓉 杨啸吟 刘昀阁 梁荣蓉 毛衍伟 张一敏 朱立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4-221,共8页
本研究分析宰后牛肉成熟14 d过程中细胞自噬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牛肉品质间的关系。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肉色方面,L*值随成熟时间延长而升高,a*值、b*值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嫩度随成熟时间延长不断提高,剪切力与肌间线蛋白(Desmin)... 本研究分析宰后牛肉成熟14 d过程中细胞自噬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牛肉品质间的关系。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肉色方面,L*值随成熟时间延长而升高,a*值、b*值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嫩度随成熟时间延长不断提高,剪切力与肌间线蛋白(Desmin)表达量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保水性随成熟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贮藏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上升(P<0.05)。进一步对自噬相关蛋白进行研究,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Beclin-1与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作为细胞自噬发生的标志性蛋白,其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12 h达到最大。调控自噬的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酵母Atg1同源蛋白激酶(UNC-51 like kinase 1,ULK1)通路作为一条重要的能量代谢通路,在缺血缺氧环境下能够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牛肉宰后成熟过程中AMPK、p-AMPKThr172、ULK1的蛋白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在12 h达到最大,mTOR表达量则持续下降(P<0.05),说明细胞自噬在宰后0~12 h增强。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宰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与牛肉的肉色呈负相关,与蒸煮损失、剪切力、Desmin蛋白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宰后牛肉成熟336h过程中可能通过AMPK-mTOR-ULK1通路激活细胞自噬进而对牛肉品质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宰后成熟 细胞自噬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超高压处理对DFD牛肉肉色及货架期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毕玉莹 杨啸吟 +5 位作者 张一敏 朱立贤 梁荣蓉 毛衍伟 左惠心 牛乐宝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5,共6页
为降低DFD(dark,firm and dry)牛肉初始菌落总数,延长真空包装DFD牛肉货架期并改善肉色,以不同压力(200、400、600 MPa)配合不同加压时间(5、10 min)的超高压处理为实验组,以空白处理为对照组,测定真空包装DFD牛肉在(2±2)℃条件下... 为降低DFD(dark,firm and dry)牛肉初始菌落总数,延长真空包装DFD牛肉货架期并改善肉色,以不同压力(200、400、600 MPa)配合不同加压时间(5、10 min)的超高压处理为实验组,以空白处理为对照组,测定真空包装DFD牛肉在(2±2)℃条件下贮藏0、2、4、6、8、12、16 d后的肉色、表观肉色图像、pH值、微生物和3种肌红蛋白相对含量,探究超高压处理对DFD牛肉货架期及肉色的影响,进而探寻适合DFD牛肉肉色改善和货架期延长的超高压处理条件。结果表明:超高压能显著提高DFD牛肉的亮度值、红度值和黄度值(P<0.05),增加氧合肌红蛋白的相对含量,降低高铁肌红蛋白的相对含量,但过高压力(600 MPa)会使DFD牛肉呈现粉红色;超高压处理能显著降低DFD牛肉初始菌落总数(P<0.05),200 MPa(5、10 min)处理组使DFD牛肉初始菌落总数降低0.6、0.8(lg(CFU/g)),400 MPa(5、10 min)处理组降低1.1、1.3(lg(CFU/g)),600 MPa(5、10 min)处理组降低1.7、2.0(lg(CFU/g)),有效抑制了微生物在贮藏期间的生长;对照组在12 d时已腐败,200 MPa处理组在16 d时达到腐败限值,而冷藏16 d,400、600 MPa处理组均未腐败;400 MPa是有效改善DFD牛肉肉色、延长其货架期的最适压力,保压时间的延长对肉色和货架期的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400 MPa-10 min是超高压处理DFD牛肉的最适参数,能改善DFD牛肉肉色,同时将货架期至少延长5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DFD(dark firm and dry)牛肉 肉色 肌红蛋白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主导的红肉腐败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歌 武桐煊 +7 位作者 毛衍伟 李俊玲 朱立贤 仝林 张新军 成海建 谷月 张一敏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1,共9页
由细菌主导的红肉腐败是一个涉及多种菌相互竞争、相互作用的复杂动态过程,深入了解细菌引起的红肉腐败机制对于抑制肉类腐败进程、开发红肉及其制品防腐措施、延长肉品货架期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3种红肉(牛肉、猪肉和羊肉)屠宰分割过... 由细菌主导的红肉腐败是一个涉及多种菌相互竞争、相互作用的复杂动态过程,深入了解细菌引起的红肉腐败机制对于抑制肉类腐败进程、开发红肉及其制品防腐措施、延长肉品货架期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3种红肉(牛肉、猪肉和羊肉)屠宰分割过程中腐败微生物的主要污染来源和干预措施,总结不同包装条件下肉类优势腐败菌,重点讨论细菌引起的红肉腐败机制,发现动物皮毛和分割间的接触面是红肉表面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各个环节采取2种或多种抗菌技术能更好地降低细菌初始污染水平;不同红肉中优势菌在相同包装条件下存在一定差异,但大致相同;微生物通过丙酮酸代谢使肉产生异味,同时产生信号分子,调节蛋白酶和脂肪酶分泌,引起肉蛋白降解和脂肪分解,导致肉类产生黏液、软化等腐败现象。本文旨在为控制红肉中的细菌腐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 牛肉 猪肉 羊肉 细菌 优势菌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贴体和高氧气调包装对冷鲜猪肉贮藏期品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香远 费智国 +7 位作者 杨硕 王钰 张琳 吴家强 丁志勇 于江 任素芳 毛衍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3,共8页
分析真空贴体包装(vacuum skin packaging,VSP)和高氧气调包装(high-oxygen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HiOx-MAP)冷鲜猪肉贮藏期间的pH值、肉色、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 分析真空贴体包装(vacuum skin packaging,VSP)和高氧气调包装(high-oxygen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HiOx-MAP)冷鲜猪肉贮藏期间的pH值、肉色、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羰基含量、巯基含量、菌落总数、微生物多样性等指标,研究猪肉在0~4℃条件下VSP和HiOx-MAP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期内HiOx-MAP猪肉亮度值(L)和黄度值(b)始终显著高于VSP猪肉(P<0.05);相较于VSP猪肉,贮藏前期的HiOx-MAP猪肉显示出更高的红度值(a),但贮藏后期HiOx-MAP猪肉a显著低于VSP猪肉(P<0.05),颜色稳定性较差,并具有更高的TBARS值、羰基含量和更低的巯基含量(P<0.05);在货架期方面,VSP猪肉和HiOx-MAP猪肉的微生物货架期均为20~25 d,但是从贮藏10 d开始HiOx-MAP猪肉的菌落总数显著高于VSP猪肉(P<0.05);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种包装猪肉的微生物多样性均呈下降趋势,但HiOx-MAP猪肉的α多样性(操作分类单元数、Chao1指数、Shannon指数)更高,说明相较于VSP猪肉,HiOx-MAP猪肉中的微生物种类和多样性更为丰富;当菌落总数接近国家标准规定上限时,HiOx-MAP猪肉中的优势菌群为明串珠菌属、沙雷氏菌属和假单胞菌属,而VSP猪肉的优势菌群为肉食杆菌属。总体而言,在短期贮藏销售(10 d内)时使用HiOx-MAP能够维持良好的肉色,VSP能更好维持猪肉品质并延长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猪肉 真空贴体包装 高氧气调包装 微生物多样性 肉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贴体包装对长期冰温贮藏牛肉货架展示期间肉色和货架期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芊彤 段鑫鑫 +6 位作者 梁荣蓉 毛衍伟 刘昀阁 张新军 成海建 李俊玲 张一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冰温保鲜是一种新兴的食品贮藏技术,然而长期冰温贮藏后的牛肉存在货架展示期缩短、肉色稳定性下降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利用真空贴体包装对长期冰温贮藏后(0、2、8、16周)分切的牛排进行货架期展示(0~35 d)并监测货架展示期... 冰温保鲜是一种新兴的食品贮藏技术,然而长期冰温贮藏后的牛肉存在货架展示期缩短、肉色稳定性下降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该研究利用真空贴体包装对长期冰温贮藏后(0、2、8、16周)分切的牛排进行货架期展示(0~35 d)并监测货架展示期间的品质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冰温贮藏0、2、8周,牛排的L^(*)、a^(*)、b^(*)值随着贮藏时间和展示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牛肉冰温贮藏时间的延长促进了展示期内高铁肌红蛋白的产生,降低了高铁肌红蛋白还原力,但脂肪氧化程度总体较低。长期冰温贮藏后期,牛肉在展示期内挥发性盐基氮增长较快,表明牛肉腐败速度加快。总体上,经过冰温贮藏0、2周的大块肉分切后可以真空贴体包装展示21 d,贮藏8周的大块肉分切后仅可以展示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冰温贮藏 货架期 肉色 真空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猪肉PSE肉的形成因素及其营养调控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瑞琪 刘海升 +1 位作者 赵宝义 毛衍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2-349,共8页
猪肉PSE肉发生率居高不下降低了我国猪肉的品质,限制了猪肉的深加工。近年来,诸多学者对影响猪肉PSE肉的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宰前补饲成为控制PSE猪肉发生率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缺乏对最新研究成果系统深入的总结。本文系统总结... 猪肉PSE肉发生率居高不下降低了我国猪肉的品质,限制了猪肉的深加工。近年来,诸多学者对影响猪肉PSE肉的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宰前补饲成为控制PSE猪肉发生率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缺乏对最新研究成果系统深入的总结。本文系统总结了影响猪肉PSE肉发生率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其调控措施,并主要就宰前补饲维生素、氨基酸、电解质矿物元素、天然化合物对猪肉PSE肉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降低PSE肉发生率营养添加剂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提升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的含量、清除氧化自由基和中断脂质过氧化作用、延缓宰后肌肉pH下降速度并提高猪肉的保水性以及作为应激状态时的主要能源物质供应来源等。此外,控制1~3 h的待宰时间、-10~30℃的运输温度、60℃下烫毛6 min,采用二氧化碳致晕及两段式冷却,可有效减少猪肉PSE肉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PSE肉 肉色 保水性 营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适应过程中添加牛至精油和氯化钙对沙门氏菌诱导耐酸及其并发的多重抗逆性的影响
15
作者 高旭 刘扬 +6 位作者 罗欣 朱立贤 毛衍伟 杨啸吟 韩广星 张一敏 董鹏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36-144,共9页
为抑制沙门氏菌(Salmonella)在胴体有机酸喷淋减菌后的酸残留环境下产生适应性耐酸反应(acid tolerance response,ATR)及其并发的多重抗逆性,本实验在沙门氏菌酸适应过程中添加不同亚抑菌浓度牛至精油和氯化钙,通过测定适应前后沙门氏... 为抑制沙门氏菌(Salmonella)在胴体有机酸喷淋减菌后的酸残留环境下产生适应性耐酸反应(acid tolerance response,ATR)及其并发的多重抗逆性,本实验在沙门氏菌酸适应过程中添加不同亚抑菌浓度牛至精油和氯化钙,通过测定适应前后沙门氏菌在酸、热、高渗及氧化环境下的存活能力,研究精油和氯化钙的添加对ATR的抑制效果,并进一步通过测定处理前后抗逆性基因的相对表达,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酸残留环境(pH 5.4)可能会诱导沙门氏菌产生ATR现象并引起耐热的交叉保护作用,提示其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使用pH 3的盐酸处理适应后的菌株2 h后,1/2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牛至精油和10 mmol/L氯化钙处理的菌落下降数比对照组增加了1.32(lg(CFU/mL)),并且两者具有协同抑制ATR的效果。酸适应过程中牛至精油和氯化钙的添加通过下调基因phoP和rpoS的表达干预双组分系统和全局转录因子的作用,从而抑制ATR的产生。亚抑菌浓度的牛至精油能够抑制酸适应后沙门氏菌耐酸与耐热这一交叉保护作用的产生,但增加了沙门氏菌对高渗环境的抵抗能力,而10 mmol/L氯化钙和亚抑菌浓度牛至精油共同作用能够降低沙门氏菌的耐渗能力。本研究有助于了解牛至精油和氯化钙对沙门氏菌酸适应过程的影响,可为工厂有机酸使用的风险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肉 喷淋减菌技术 沙门氏菌 酸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致腐性猪肉源莓实假单胞菌的分离与大蒜精油对其抑菌机制
16
作者 欧凯玉 张一敏 +2 位作者 梁荣蓉 杨啸吟 毛衍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32,共8页
为探究莓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对猪肉的致腐作用及大蒜精油抑菌作用机制,通过分离有氧贮藏条件下冷鲜猪肉中的莓实假单胞菌并测定其致腐能力,选择致腐能力强的莓实假单胞菌作为实验菌株;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和生长曲线评价大... 为探究莓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对猪肉的致腐作用及大蒜精油抑菌作用机制,通过分离有氧贮藏条件下冷鲜猪肉中的莓实假单胞菌并测定其致腐能力,选择致腐能力强的莓实假单胞菌作为实验菌株;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和生长曲线评价大蒜精油的抑菌活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通透性、菌体运动能力和细胞代谢活力探究大蒜精油的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莓实假单胞菌是导致猪肉腐败的微生物之一;大蒜精油对猪肉源莓实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0.125μL/m L;大蒜精油能破坏莓实假单胞菌正常菌体结构形态,增加细胞膜通透性、抑制代谢活力和菌体运动能力。研究结果为大蒜精油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精油 莓实假单胞菌 猪肉 抑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物质与功能性发酵剂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
17
作者 刘凯彤 梁荣蓉 +2 位作者 张一敏 罗欣 毛衍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3期217-224,共8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功能性食品逐渐受到重视,功能性发酵香肠开始成为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该文对天然物质替代亚硝酸盐、降低糖、盐、脂肪含量、添加抗氧化性天然物质以及具有功能性的发酵剂对发酵香肠食用品质、微生物、抗氧化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功能性食品逐渐受到重视,功能性发酵香肠开始成为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该文对天然物质替代亚硝酸盐、降低糖、盐、脂肪含量、添加抗氧化性天然物质以及具有功能性的发酵剂对发酵香肠食用品质、微生物、抗氧化性等品质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上述物质对发酵香肠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发酵香肠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品质控制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天然替代物质 具有功能性的发酵剂 食用品质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调转换包装黑切牛肉不同温度贮藏与展示期间的微生物气味分析
18
作者 荣鸽 刘智宇 +4 位作者 杨君 张一敏 毛衍伟 梁荣蓉 杨啸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8,共10页
针对黑切(dark cutting,DC)牛肉微生物腐败严重的问题,研究DC牛肉在冷却(4℃)和冰温(-1.5℃)母袋包装(mother-packaging,MP;80%CO_(2)MP(80%CO_(2)/20%N2)、40%CO_(2)MP(40%CO_(2)/60%N2)、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VP)贮藏及其后续4... 针对黑切(dark cutting,DC)牛肉微生物腐败严重的问题,研究DC牛肉在冷却(4℃)和冰温(-1.5℃)母袋包装(mother-packaging,MP;80%CO_(2)MP(80%CO_(2)/20%N2)、40%CO_(2)MP(40%CO_(2)/60%N2)、真空包装(vacuum packaging,VP)贮藏及其后续4℃高氧气调包装(high-oxygen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HiOx-MAP;60%O2/40%CO_(2))展示期间的感官品质、微生物生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VP贮藏,40%和80%CO_(2)MP结合冰温贮藏均可显著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并降低己醛和1-辛烯-3-醇等VOCs含量,维持较好的气味新鲜度;高浓度CO_(2)母袋包装贮藏的抑菌效果更强,并显著降低了HiOx-MAP展示期间DC牛排的3-甲基-1-丁醇含量,促进双乙酰、己醛等VOCs的生成;尽管高浓度CO_(2)包装贮藏会产生异味,但打开包装15 min后异味快速消散,并未对新鲜度造成不良影响;贮藏期间CO_(2)浓度和VP均会影响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但肉食杆菌经HiOx-MAP展示后最终成为各包装的优势菌;DC牛排贮藏和展示期间,肉食杆菌、沙雷氏菌及明串珠菌的生长可能是造成DC牛排异味产生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推荐使用80%CO_(2)MP冰温贮藏结合高氧包装展示延长DC牛肉货架期,抑制牛肉因微生物生长导致的腐败异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切牛排 二氧化碳 冰温贮藏 气调包装 微生物群落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pH值对肌红蛋白构象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19
作者 姚美杰 齐家静 +6 位作者 杨啸吟 毛衍伟 许宝琛 郝剑刚 谷月 张一敏 梁荣蓉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为探究不同pH值对肌红蛋白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体外实验,以正常pH值(5.6)和高pH值(6.4)肌红蛋白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光谱分析技术探究冷藏(4℃)和加热(72℃)条件下不同pH值对肌红蛋白分子结构、表面疏水性和热变性程度的影响。... 为探究不同pH值对肌红蛋白结构及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体外实验,以正常pH值(5.6)和高pH值(6.4)肌红蛋白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光谱分析技术探究冷藏(4℃)和加热(72℃)条件下不同pH值对肌红蛋白分子结构、表面疏水性和热变性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孵育条件下,2种pH值对肌红蛋白构象无明显影响,而72℃加热条件下,pH 5.6肌红蛋白溶液的内源荧光强度、蛋白质表面疏水性和热变性程度显著高于pH 6.4;相比于pH 6.4时,pH 5.6时的肌红蛋白分子的三级结构受到更严重的破坏,热稳定性降低。因此,环境pH值可以通过改变肌红蛋白的结构稳定性,进而改变肌红蛋白的热稳定性,高pH值可以增加肌红蛋白的热稳定性,是导致DFD(dark,firm,dry)牛肉熟制时持续粉红现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红蛋白 PH值 蛋白质结构 热稳定性 热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在肉与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闫晓颖 梁荣蓉 +1 位作者 张一敏 毛衍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76,共6页
在肉与肉制品加工、贮藏等过程中,氧化与微生物是导致肉与肉制品腐败的首要因素。由于壳聚糖良好的抗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其在提高肉与肉制品品质与延长货架期中得以广泛应用。虽然目前已有较多关于壳聚糖在肉与肉制品中应用的研究,但... 在肉与肉制品加工、贮藏等过程中,氧化与微生物是导致肉与肉制品腐败的首要因素。由于壳聚糖良好的抗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其在提高肉与肉制品品质与延长货架期中得以广泛应用。虽然目前已有较多关于壳聚糖在肉与肉制品中应用的研究,但其抑菌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同时缺乏壳聚糖在肉与肉制品中的应用方式、影响因素及与其他技术协同作用的系统总结。因此,本文首先概括国内外壳聚糖在肉类产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然后总结壳聚糖在肉与肉制品中的保鲜机制和影响因素,最后分析和总结能与壳聚糖起协同作用的相关技术,旨在为壳聚糖在肉与肉制品中应用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抗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肉与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