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患者下腔静脉直径/体表面积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毛艳卿 喻晓东 +2 位作者 李扬麟 蒋东培 秦漓漓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下腔静脉直径/体表面积(VCD)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89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组),于透析前及透析后1 h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计算VCD;另选择与透析组相匹配的89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两...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下腔静脉直径/体表面积(VCD)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89例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组),于透析前及透析后1 h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直径,计算VCD;另选择与透析组相匹配的89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VCD。测量超滤量≥2.5 kg及<2.5 kg透析前后VCD。采用Cox回归分析法对VCD与超滤量的关系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透析组透析前及透析后1 h的VCD分别为(9.92±0.99)、(9.01±1.43)mm/m2,透析前后比较,P<0.05;对照组VCD为(8.88±1.29)mm/m2,与透析组透析前比较,P<0.05。超滤量≥2.5 kg者透析前后VCD分别为(9.93±1.78)、(8.90±1.31)mm/m2,透析前后比较P<0.05;超滤量<2.5 kg者透析前后VCD分别为(9.30±1.21)、(9.02±1.10)mm/m2,透析前后比较P>0.05。超滤量≥2.5 kg时超滤量与VCD呈负相关(r=-0.928,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VCD明显降低;超滤量≥2.5 kg时VCD与超滤量呈负相关;VCD能初步判定患者体液处于平衡状态时的体质量,可作为超滤量≥2.5 kg时血液透析量的调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下腔静脉直径 超滤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D、ANP、PCV、Hb判定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敏感性比较
2
作者 毛艳卿 喻晓东 +2 位作者 李扬麟 蒋东培 秦漓漓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5期33-34,共2页
目的比较下腔静脉与体表面积比值(VCD)、心钠素(ANP)、红细胞压积(PCV)、血红蛋白(Hb)判定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敏感性。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患者89例(观察组)、正常志愿者89例(对照组),观察组于血液透析前及透析2、10 h检测ANP、PCV、Hb... 目的比较下腔静脉与体表面积比值(VCD)、心钠素(ANP)、红细胞压积(PCV)、血红蛋白(Hb)判定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敏感性。方法选择血液透析患者89例(观察组)、正常志愿者89例(对照组),观察组于血液透析前及透析2、10 h检测ANP、PCV、Hb及VCD,对照组于观察组透析前检测各指标。结果观察组透析前ANP、PCV、Hb、VCD分别为(572.3±329.2)pg/m L、(38.7±3.8)%、(99.3±8.4)g/L、(9.92±0.99)mm/m2。透析后2 h ANP、VCD明显下降(P均<0.05),分别为(312.2±188.7)pg/m L、(8.48±1.23)mm/m2,透析后10 h ANP、VCD与透析后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V、Hb在透析后2 h升高不明显,分别为(39.8±3.6)%、(104.7±8.0)g/L,透析后10 h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 ANP、VCD判定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干体质量 下腔静脉与体表面积比值 心钠素 红细胞压积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凡力 卢岚 +3 位作者 房娴 龙凯 毛艳卿 吴春霞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10期858-860,共3页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126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管钙化评分≥3分(中重度)52例,血管钙化评分<3分(轻度)74例,分析影响血管钙化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性别...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管钙化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126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管钙化评分≥3分(中重度)52例,血管钙化评分<3分(轻度)74例,分析影响血管钙化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每日服用钙剂的剂量及校正血钙及钙磷乘积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透析龄、糖尿病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MHD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发生血管钙化较为普遍,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校正血钙、钙磷乘积均是影响血管钙化发生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血管钙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浆内皮素-1、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喻晓东 林芳 +1 位作者 李扬麟 毛艳卿 《内科》 2012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治疗价值。方法将80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RTG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SFG组)。比较治疗前后血脂、内皮素-1(ET-1)、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Alb...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治疗价值。方法将80例伴有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RTG组)和阿魏酸钠治疗组(SFG组)。比较治疗前后血脂、内皮素-1(ET-1)、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微量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SFG组血尿β2-MG、尿Alb及血ET-1均显著降低(P<0.01),并且脂质代谢紊乱亦有改善;而RTG组血尿β2-MG、尿Alb及血ET-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治疗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逆转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素-1 肾功能 阿魏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