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贝塞尔曲线的重型商用车多车编队局部轨迹规划
1
作者 冯凯 刘超 +2 位作者 毛生发 薄涛 贾锦超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7期26-29,34,共5页
文章基于贝塞尔曲线的局部轨迹规划方法在自动驾驶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重型商用车编队行驶车辆场景下的局部路径规划,利用三阶贝塞尔曲线在数学上的平滑性和可调整性。文章通过调整贝塞尔曲线的两个控制点,规划出平滑可行的跟车轨迹... 文章基于贝塞尔曲线的局部轨迹规划方法在自动驾驶领域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重型商用车编队行驶车辆场景下的局部路径规划,利用三阶贝塞尔曲线在数学上的平滑性和可调整性。文章通过调整贝塞尔曲线的两个控制点,规划出平滑可行的跟车轨迹,实现了对车辆行驶路径形状的准确控制,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了路径规划策略。再将位置判断算法和轨迹规划算法相结合,通过实车测试验证了该方法能够生成平滑且连续的局部跟随轨迹,有效提升了编队车辆跟随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轨迹规划 贝塞尔曲线 编队行驶 位置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商用车编队行驶设计运行条件分析
2
作者 吉星 朱焕章 +2 位作者 毛生发 薄涛 刘超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6期32-39,共8页
编队行驶是指两辆及以上的车辆,利用通信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使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车距并以稳定的速度进行行驶。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型商用车编队行驶成为重点研究的方向,它有助于提高运输的安全性、效率... 编队行驶是指两辆及以上的车辆,利用通信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使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车距并以稳定的速度进行行驶。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型商用车编队行驶成为重点研究的方向,它有助于提高运输的安全性、效率,同时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设计运行条件(ODC)是编队行驶系统的必备条件,即系统可以启动、安全执行动态驾驶任务的条件。文章通过分析国际上关于设计运行条件的构建方法研究现状,结合编队行驶系统的功能特点,提出了适用于重型商用车编队行驶的设计运行条件,并对动静态实体、环境、驾乘人员、车辆状态、跟车距离做了分析,用于保障编队行驶功能在设计运行范围(ODD)内的稳定运行,有助于提升系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商用车 编队行驶 设计运行条件 设计运行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3的自动驾驶多目标检测方法
3
作者 许丹 毛生发 +1 位作者 陈喆 刘英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3期34-37,42,共5页
文章通过对YOLOv3算法目标检测原理进行深入分析,使用自采数据集道路场景中常见的行人、车辆和红绿灯等数据对算法模型进行训练,通过改变模型输入、过滤无意义目标物,以及调整学习策略,利用较小的训练集和较少的训练轮次获得实时性强、... 文章通过对YOLOv3算法目标检测原理进行深入分析,使用自采数据集道路场景中常见的行人、车辆和红绿灯等数据对算法模型进行训练,通过改变模型输入、过滤无意义目标物,以及调整学习策略,利用较小的训练集和较少的训练轮次获得实时性强、精度较高的目标检测模型。实验表明,改进方法在测试集上平均精度达到71.58%,比传统YOLOv3算法提高1.94%,并且算法检测速度达到70.04 f/s,较优于传统YOLO系列算法。同时将该方法应用于车辆行驶动态数据集,能够实现针对视频中道路目标的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YOLOv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回位增压抽砂泵研制及在煤层气井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梅永贵 毛生发 +4 位作者 秦利峰 郭军峰 连小华 徐正国 马全善 《石油矿场机械》 2012年第8期75-78,共4页
煤层气井采用排水降压采气工艺,由于井底压力很低,不适合采用常规的水力冲砂工艺,只能采用捞砂泵抽取井内颗粒物。油井中常用的捞砂泵在煤层气井中使用时,由于液面较低、颗粒物量大,其工作效率很低,且很难将糊状煤粉清理干净。介绍了真... 煤层气井采用排水降压采气工艺,由于井底压力很低,不适合采用常规的水力冲砂工艺,只能采用捞砂泵抽取井内颗粒物。油井中常用的捞砂泵在煤层气井中使用时,由于液面较低、颗粒物量大,其工作效率很低,且很难将糊状煤粉清理干净。介绍了真空回位增压抽砂泵的结构,计算了吸入压力、最大排出压力、活塞回位力、理论排量。该泵的作业效率高,成本低,适用于煤层气井捞砂作业,在水平井中的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抽砂泵 结构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阶煤层气井“变速排采-低恒套压”管控方法 被引量:22
5
作者 胡秋嘉 崇昊 +6 位作者 石斌 乔茂坡 刘世奇 刘昌平 刘明仁 毛生发 陈志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95-1803,共9页
为了提高煤层气井排采管控的科学性,以沁水盆地南部3号煤为研究对象,基于储层气-水运移产出过程和相对渗透率特征,探讨了煤储层气水产出控制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开展不同尺度裂隙系统内气水运移实验,分析了各类气水产出影响因素的影... 为了提高煤层气井排采管控的科学性,以沁水盆地南部3号煤为研究对象,基于储层气-水运移产出过程和相对渗透率特征,探讨了煤储层气水产出控制机理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开展不同尺度裂隙系统内气水运移实验,分析了各类气水产出影响因素的影响模式及主要作用阶段。以降低气水运移影响因素造成的储层伤害、减小各排采阶段渗透率损失为主要目的,建立了适应于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阶煤层气井的“变速排采-低恒套压”排采控制方法。研究表明,气水产出依次通过基质孔隙、微观裂隙、宏观裂隙和人工裂缝,期间受到毛细管力、有效应力、启动压力和气水相渗等4要素耦合控制,压裂增压后地层毛细阻力明显增大、排水降压后有效应力会导致裂缝闭合、启动压力使气体产出滞后、气水相渗影响流态的稳定。当气井处在不同的排采阶段时,影响排采效率的主控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可将煤层气井降压产气过程依据储层压力(Pc)、临界解吸压力(Pde)、见气压力(Pjq)与井底流压(Pjd)的关系划分为4个阶段,认为Pc<Pjd时需要以0.1MPa/d的降压速度快速排采以迅速克服毛细管力,降低水敏伤害;Pjx<Pjd<Pc时需要以0.05MPa/d的降压速度排采,避免裂缝过早闭合,降低应力伤害;Pjq<Pjd<Pde时需要以0.02MPa/d的降压速度缓慢排采,减小气对水的抑制作用;Pjd<Pjq时采用0.01MPa/d的降压速度提产,同时保持套压不高于流压的一半,保持一定压差克服启动压力。在沁水盆地南部樊庄-郑庄区块应用“变速排采-低恒套压”排采控制方法,对比邻近相同地质条件、开发技术的井,相同流压时日产气量提高至原方法的1.4倍,日产水量提高至原方法的2倍,排采500 d后的累产气量增加近25%。4个排采阶段单位压降产水量均高于传统排采管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南部 高煤阶 相对渗透率 气水产出 排采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2X技术在通信系统架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薄涛 王小磊 +2 位作者 冯凯 毛生发 杜江鹏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6期64-68,共5页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车用无线通信(V2X)技术的性能优势逐渐受到重视,该技术可以有效弥补单车感知缺陷,并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交通系统。文章对比分析V2X技术两大发展路线,阐述长期演进(LTE)-V2X各主要通信方式,基于现...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车用无线通信(V2X)技术的性能优势逐渐受到重视,该技术可以有效弥补单车感知缺陷,并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交通系统。文章对比分析V2X技术两大发展路线,阐述长期演进(LTE)-V2X各主要通信方式,基于现行LTE-V2X网络架构,设计了一种将V2X技术引入软件定义的通信恢复功能模块,可有效提高通信效率,保证链路正常切换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2X技术 通信系统架构 直连通信 软件定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