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酰胺-丙烯酸)/Fe^(3+)离子水凝胶应变传感器的制备及在人体运动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崔聪聪 李汉红 +2 位作者 毛林韩 陈朝霞 张玉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7-133,共7页
将聚天冬氨酸(PASP)引入聚(丙烯酰胺-丙烯酸)(P(AA-AM))中,制备了PASP/P(AA-AM)水凝胶基质,将该基质浸泡于FeCl_(3)·6H_(2)O水溶液,得到了高强度、超拉伸,灵敏度较好的新型双离子交联PASP/P(AA-AM)/FeCl_(3)(PAAF)水凝胶。Fe^(3+)... 将聚天冬氨酸(PASP)引入聚(丙烯酰胺-丙烯酸)(P(AA-AM))中,制备了PASP/P(AA-AM)水凝胶基质,将该基质浸泡于FeCl_(3)·6H_(2)O水溶液,得到了高强度、超拉伸,灵敏度较好的新型双离子交联PASP/P(AA-AM)/FeCl_(3)(PAAF)水凝胶。Fe^(3+)的引入不仅提高了PAAF水凝胶力学性能,同时也赋予了优秀的传感性能。所得的水凝胶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拉伸性能(1125%)、良好的力学强度(802.97 kPa),出色的快速自恢复性能(几乎完全恢复),良好的抗疲劳性和较好的灵敏度(GF=3.04),可以监测不同的人体运动(例如手指、肘部和膝关节),在小应变和大应变下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望应用于可穿戴柔性传感器领域,监测人体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传感器 聚天冬氨酸 人体运动监测 拉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腈固体釜残催化热裂解降氮研究
2
作者 曹妍 夏小秋 +2 位作者 毛林韩 蔡苗苗 杜金泽 《现代化工》 2025年第S2期253-258,共6页
目前采用焚烧方法处理丁腈固体釜残会排放温室气体,与“双碳”政策相悖。以Fe_(2)O_(3)、Al_(2)O_(3)和CaO作为催化剂,将丁腈固体釜残催化热裂解成低氮燃料油,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所产生的油、残渣、不凝气三相比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目前采用焚烧方法处理丁腈固体釜残会排放温室气体,与“双碳”政策相悖。以Fe_(2)O_(3)、Al_(2)O_(3)和CaO作为催化剂,将丁腈固体釜残催化热裂解成低氮燃料油,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所产生的油、残渣、不凝气三相比例。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以及总氮含量测试对热解油性质进行表征,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残渣进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Fe_(2)O_(3)作为催化剂获得的热解油产率(64.59%)最高;且所获热解油的氮含量从未加催化剂时的7.492%降至2.560%。该工艺为工业含氮固废低碳资源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釜残 资源化 催化热裂解 廉价催化剂 低氮燃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