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线检测技术在中药饮片智能化生产与质量控制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史亚博 李铭轩 +8 位作者 傅饶 郭强 万欣 苏联麟 李林 梅茜 毛春芹 季德 陆兔林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5期881-888,共8页
中药饮片产业是中药产业三大支柱之一,保证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一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传统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存在周期长、效率低、主观性强等问题,无法适应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线检测技术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样品数据... 中药饮片产业是中药产业三大支柱之一,保证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一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传统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存在周期长、效率低、主观性强等问题,无法适应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线检测技术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处理和分析样品数据,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得到产品质量信息,对中药饮片的智能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政策导向阐明中药智能化生产对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对在线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饮片生产全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归纳当前在线检测技术在中药产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快在线检测技术与饮片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建议,以期为提高饮片生产效率及质量、促进饮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在线检测技术 智能化生产 炮制过程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油炮制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2
作者 牟丽燕 高萌 +7 位作者 陆兔林 毛春芹 季德 苏联麟 郭志俊 高波 罗川 殷放宙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2期357-363,共7页
目的:优化蟾蜍油干燥工艺,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氨基酸含量测定为主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氨基酸和浸出物为指标,进行蟾蜍油热风干燥、自然阴干、冷冻干燥及真空干燥工艺的优选,分别考察了热风干燥的加热温度、加... 目的:优化蟾蜍油干燥工艺,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氨基酸含量测定为主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以氨基酸和浸出物为指标,进行蟾蜍油热风干燥、自然阴干、冷冻干燥及真空干燥工艺的优选,分别考察了热风干燥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物料厚度,冷冻干燥的预冻时间、冷冻干燥时间,真空干燥的温度及时间对蟾蜍油的影响。采用HPLC建立15批蟾蜍油的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采用柱前衍生化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蟾蜍油最佳工艺为不叠加样本,50℃热风干燥11 h。HPLC指纹图谱中共确定7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40%~0.57%、0.57%~0.78%、0.54%~0.75%、0.26%~0.86%。结论:所确定的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为蟾蜍油的加工炮制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油 干燥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丹参饮片产地溯源研究
3
作者 傅饶 史亚博 +6 位作者 李铭轩 李昱 屈凌芸 毛春芹 郭志俊 陆兔林 赵晓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14-1423,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产地丹参饮片色泽与气味变化,结合现代机器学习技术实现产地快速区分。方法采用智能传感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分析、判别因子分析(DFA)、成分热图、相关分析、机器学习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丹参饮片的颜... 目的探究不同产地丹参饮片色泽与气味变化,结合现代机器学习技术实现产地快速区分。方法采用智能传感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分析、判别因子分析(DFA)、成分热图、相关分析、机器学习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不同产地丹参饮片的颜色和气味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基于色泽信息建立了丹参饮片产地判别函数。通过对气味信息的分类和筛选,鉴定出10种不同的标志物:乙醇、二硫化碳、环戊烷、3-甲基呋喃、丙二醇、正壬烷、苯酚、1,5-辛二烯酮、1,8-桉叶醇和葫芦巴内酯。同时发现饮片的颜色和气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此外,基于数据融合的理念,研究建立了子空间聚类等分类模型,与单一色泽分析相比,分类准确率提高到94.4%。结论研究证实了智能感官技术在中药产地溯源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丹参饮片的产地快速区分与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产地溯源 快速识别 智能感官 机器学习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棱不同炮制品总黄酮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毛春芹 陆兔林 邱鲁婴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99-300,共2页
目的 研究三棱不同炮制品总黄酮镇痛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扭体法、热板法对三棱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总黄酮进行镇痛作用研究 ,同时比较不同炮制品的作用强弱。结果 三棱经醋制后 ,镇痛作用较生品有所增强。结论 三棱总黄酮具显著镇痛作用。
关键词 三棱 炮制 镇痛 总黄酮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莪术醇等3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3
5
作者 毛春芹 姚庆 +3 位作者 谈瑄忠 陆兔林 苏桃 顾福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莪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ODS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4 nm。结果莪术二酮、莪术醇和吉马酮分别...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莪术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中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ODS柱,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4 nm。结果莪术二酮、莪术醇和吉马酮分别在0.015 84~0.158 4 mg/mL(r=0.999 8),0.019 49~0.194 9 mg/mL(r=0.999 7),0.019 11~0.191 1 mg/mL(r=0.999 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7.68%(RSD=0.49%),102.55%(RSD=2.03%),104.38%(RSD=1.66%)。结论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为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标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包合物 莪术二酮 莪术醇 吉马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黄连中生物碱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杨 陆兔林 +2 位作者 季德 周渊 毛春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对中草药岩黄连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岩黄连总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岩黄连总碱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生物碱,分别是去氢碎叶紫堇碱(1)、脱氢... 目的对中草药岩黄连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岩黄连总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岩黄连总碱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生物碱,分别是去氢碎叶紫堇碱(1)、脱氢甲卡维丁(2)、药根碱(3)、脱氢卡维丁(4)、盐酸巴马汀(5)和盐酸小檗碱(6)。结论药根碱为首次从岩黄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黄连 去氢碎叶紫堇碱 脱氢甲卡维丁 药根碱 脱氢卡维丁 盐酸巴马汀 盐酸小檗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复方五味含片中葛根素、甘草苷、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 被引量:11
7
作者 单鑫 陆兔林 +3 位作者 毛春芹 季德 郎永英 黄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五味含片中葛根素、甘草苷、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五味含片中葛根素、甘草苷、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nm。结果葛根素、甘草苷、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分别在0.0310~0.1549、0.0137~0.0685、0.0424~0.2118、0.0174~0.0871、0.0018~0.0091、0.0136~0.0681mg/mL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100.4%、98.3%、98.3%、96.8%、99.4%;RSD分别为2.6%、2.8%、1.2%、2.3%、0.9%、2.5%。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五味含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五味含片 葛根素 甘草苷 甘草酸铵 五味子醇甲 五味子甲素 五味子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楼醇提物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姚勤 刘会珍 +2 位作者 胡俊扬 陆兔林 毛春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1-563,共3页
目的通过不同的致痛、致炎模型观察重楼醇提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以重楼醇提物大、中、小3个剂量组(1.2、2.4、4.8g/kg),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耳肿法及毛细管通透性法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结果重楼醇提物对醋... 目的通过不同的致痛、致炎模型观察重楼醇提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以重楼醇提物大、中、小3个剂量组(1.2、2.4、4.8g/kg),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采用耳肿法及毛细管通透性法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结果重楼醇提物对醋酸所致的扭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热板法显示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其中以大、中剂量组作用较为明显。重楼醇提物对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及醋酸所致的毛细管通透性增加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大、中剂量组作用较强。结论重楼醇提物各剂量组均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其中以大、中剂量组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 醇提物 镇痛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莪术饮片中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 被引量:9
9
作者 许金国 陆兔林 +1 位作者 毛春芹 姜国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3-174,19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莪术饮片中3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固定相为依利特Hypersil ODS柱(4.6mm×250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6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上述色谱分离条件下...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莪术饮片中3种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固定相为依利特Hypersil ODS柱(4.6mm×250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6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在上述色谱分离条件下,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的浓度在0.008 1~0.257 4、0.006 7~0.213 6、0.001 6~0.050 0mg/mL时,各成分浓度与色谱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98.6%、98.2%,回收率RSD分别为:2.3%、1.4%、2.0%。结论本实验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靠、灵敏、简便、专属性强,能比较全面反映不同产地莪术饮片的内在质量,为供临床使用的莪术饮片的安全使用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莪术二酮 莪术醇 吉马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醋蒸五味子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莉 陆兔林 +2 位作者 黄玮 毛春芹 殷放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的最佳高压醋蒸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5-羟甲基糠醛及总木脂素的含量为指标,选择醋的用量、蒸制时间、闷润时间、蒸制温度4个因素,以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五味子进行高压醋蒸工艺的优选。结果最佳醋... 目的探讨五味子的最佳高压醋蒸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5-羟甲基糠醛及总木脂素的含量为指标,选择醋的用量、蒸制时间、闷润时间、蒸制温度4个因素,以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五味子进行高压醋蒸工艺的优选。结果最佳醋蒸工艺为A2B2C2D2,即取五味子100 g,加入25%醋,拌匀闷润1 h,115℃高压蒸制1 h干燥即得。结论优选出的最佳醋蒸工艺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醋蒸五味子 五味子醇甲 5-羟甲基糠醛 总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通腑理气颗粒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 被引量:7
11
作者 丁毅 弓晓东 +2 位作者 谈瑄忠 毛春芹 陆兔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建立通腑理气颗粒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283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结果柚皮苷、橙皮苷和新... 目的建立通腑理气颗粒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检测波长283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结果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分别在10.4~166.2、6.1~98、21.2~339.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8.14%、98.36%、96.94%,RSD分别为1.58%、1.79%、2.75%。结论本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度高,可用于通腑理气颗粒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腑理气颗粒 柚皮苷 橙皮苷 新橙皮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化瘀方抗肝细胞凋亡效应及对半胱天冬酶-3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卫平 汪悦 +3 位作者 丁斐 刘梅 毛春芹 方泰惠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 研究半胱天冬酶-3(caspase-3)mRNA在内毒素肝损伤中的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凉血化瘀方对其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ipoplysaccharide,LPS)于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 GalN)致敏的小鼠,造成暴发性肝衰竭... 目的 研究半胱天冬酶-3(caspase-3)mRNA在内毒素肝损伤中的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凉血化瘀方对其的影响。方法 腹腔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ipoplysaccharide,LPS)于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 GalN)致敏的小鼠,造成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FHF)模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分析caspase-3 mRNA表达,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同时观察药物的影响作用。结果 造模3h肝组织caspase-3 mRNA明显表达,治疗组83%,模型组141%,6h二组表达水平接近。凋亡阳性细胞在6h表达最强,二组比较治疗组则明显减少(P<0.01)。结论 内毒素肝损伤中caspase-3 mRNA表达与肝细胞凋亡程度有相关关系,凉血化瘀方能延缓内毒素肝损伤肝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和抑制其凋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化瘀方 肝细胞 细胞凋亡 半胱天冬酶-3 MRNA表达 肝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饮片及药渣的抗肿瘤活性比较及其鸦胆子苦醇和鸦胆子苦素A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严国俊 韩露 +5 位作者 谢辉 苏联麟 马晓斐 张倩 陆兔林 毛春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4-718,共5页
目的比较鸦胆子饮片及提油后药渣的抗肿瘤活性,并比较两者的苦木内酯类成分鸦胆子苦醇及鸦胆子苦素A的含量。方法采用实时电子细胞分析技术(RTCA)考察鸦胆子饮片及药渣对A549细胞的抑制效应,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两者的鸦胆子... 目的比较鸦胆子饮片及提油后药渣的抗肿瘤活性,并比较两者的苦木内酯类成分鸦胆子苦醇及鸦胆子苦素A的含量。方法采用实时电子细胞分析技术(RTCA)考察鸦胆子饮片及药渣对A549细胞的抑制效应,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两者的鸦胆子苦醇及鸦胆子苦素A的含量。结果鸦胆子饮片及药渣对A549细胞都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饮片和药渣的IC50值分别为4.576~7.256 mg/mL和4.115~9.766 mg/mL,鸦胆子饮片和鸦胆子药渣中鸦胆子苦醇及鸦胆子苦素A的总含量分别为0.113 9%~0.143 5%和0.110 0%~0.135 9%。结论鸦胆子饮片及药渣都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药渣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鸦胆子苦醇及鸦胆子苦素A的含量与饮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鸦胆子提油后的药渣可针对苦木内酯类成分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实时电子细胞分析技术 鸦胆子苦醇 鸦胆子苦素A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醋制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静 毛春芹 陆兔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9-101,共3页
中药醋制法是一种以醋为辅料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传统理论认为醋与药物相须配伍炮制,可以引药入肝经,增强散瘀止痛、疏肝行气功效。自《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至今,中药醋制法相关文献多见于历代医方、本草典籍。笔者现就中药醋制有关... 中药醋制法是一种以醋为辅料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传统理论认为醋与药物相须配伍炮制,可以引药入肝经,增强散瘀止痛、疏肝行气功效。自《五十二病方》中记载至今,中药醋制法相关文献多见于历代医方、本草典籍。笔者现就中药醋制有关历史文献及近年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炮制 醋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聚乳酸纳米粒的包封率测定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争艳 毛春芹 +1 位作者 曾莉 陆兔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建立川芎嗪聚乳酸纳米粒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2∶48),流速为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9 nm的色谱条件,低温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结果该方法可以用于... 目的建立川芎嗪聚乳酸纳米粒包封率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52∶48),流速为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9 nm的色谱条件,低温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结果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川芎嗪聚乳酸纳米粒的包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聚乳酸 纳米粒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醋五味子中6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致君 陈衡霞 +2 位作者 陆兔林 毛春芹 胡俊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醋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6种木脂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ODS-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7min,A为50%;17~25mi...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醋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6种木脂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ODS-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7min,A为50%;17~25min,A为50%~55%;25~30min,A为55%~75%;30~35min,A为75%;35~40min,A为75%~65%;40~45min,A为65%~50%)。结果 6种被测木脂素成分分离度良好;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重现性良好;准确度(RSD)分别为101.8%(1.5%)、99.5%(1.2%)、103.26%(2.1%)、99.8%(1.0%)、100.0%(1.9%)和101.3%(1.9%)。结论 HPLC法同时检测五味子6种木脂素成分,所建立方法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五味子 不同产地 木脂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不同饮片中姜黄素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卞正 陆兔林 +2 位作者 毛春芹 顾一平 袁慕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比较莪术不同饮片中总姜黄素及姜黄素含量。方法总姜黄素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26 nm处测定,姜黄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水(含5%冰醋酸)(45∶55),检测波长为420nm。结果各样品中,总姜黄... 目的比较莪术不同饮片中总姜黄素及姜黄素含量。方法总姜黄素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26 nm处测定,姜黄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水(含5%冰醋酸)(45∶55),检测波长为420nm。结果各样品中,总姜黄素含量无明显差别,姜黄素含量以莪术生品中为高,炮制品中以醋炙品含量高。总姜黄素和姜黄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5%9、9.55%,RSD为1.98%、1.27%,r=0.998 0,0.999 8。结论醋制对莪术中姜黄素产生不同程度影响,醋制品中以醋炙品含量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 炮制 姜黄素 总姜黄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测定鸦胆子油软胶囊中油酸的含量 被引量:7
18
作者 党小平 陆兔林 +2 位作者 王云锋 毛春芹 马新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采用GC测定鸦胆子油软胶囊中油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P-INNOWAX(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 glycol,30m×0.53mm×1.0μm)毛细管柱,柱温150~240℃,检测器温度260℃:结果油酸在0.1072~0.3753mg/mL内线性关系... 目的采用GC测定鸦胆子油软胶囊中油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HP-INNOWAX(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 glycol,30m×0.53mm×1.0μm)毛细管柱,柱温150~240℃,检测器温度260℃:结果油酸在0.1072~0.3753m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37%,RSD为1.49%。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鸦胆子油软胶囊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纳米喷雾剂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抗术后大鼠腹腔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燕 曾莉 +2 位作者 李文林 毛春芹 宁子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检测川芎嗪纳米喷雾剂调节腹腔粘连组织中TGF-/Smad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TGF-1、FN和CTGF的水平,研究川芎嗪对TGF-/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从而探讨其对防治腹腔粘连的作用机理。方法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目的检测川芎嗪纳米喷雾剂调节腹腔粘连组织中TGF-/Smad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TGF-1、FN和CTGF的水平,研究川芎嗪对TGF-/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从而探讨其对防治腹腔粘连的作用机理。方法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阳性对照组、川芎嗪纳米喷雾剂低、中、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制备腹腔粘连模型。透明质酸钠凝胶组按0.5mL/kg腹腔涂抹1%透明质酸钠凝胶,川芎嗪纳米喷雾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5、5mg/kg和10mg/kg腹腔喷涂川芎嗪纳米喷雾剂。各组于术后第8天取粘连组织检测TGF-1、CTGF的含量,同时记录大鼠肠粘连级别。RT-PCR检测粘连组织中FN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粘连组织中TGF-1、FN、CTGF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纳米喷雾剂低、中、高剂量组的肠粘连程度明显减轻(P〈0.05~0.01),粘连组织中TGF-1和CTGF含量明显下降(P〈0.05),粘连组织FNmRNA表达降低(P〈0.05~0.01)。结论川芎嗪纳米喷雾腹腔喷涂可减轻腹腔粘连的程度,对腹腔粘连有防治作用。川芎嗪纳米喷雾剂能够抑制术后大鼠腹腔粘连组织TGF-1和CTGF的合成,减少FN mRNA的表达,其可能的靶点途径是TGF-/Smad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腹腔粘连 TGF-1 FN CT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纳米制剂抗大鼠术后腹腔粘连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晓雯 陆兔林 +4 位作者 卢金福 曾莉 毛春芹 黄朦娜 胡俊扬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纳米制剂抗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共8组。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各组于术后1周和2周取8只观察粘连情况,采用Phillips评分法对腹腔粘连进行分级。结果各组分级评分与模型组比较,1周组与2周组中的川... 目的探讨川芎嗪纳米制剂抗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共8组。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各组于术后1周和2周取8只观察粘连情况,采用Phillips评分法对腹腔粘连进行分级。结果各组分级评分与模型组比较,1周组与2周组中的川芎嗪纳米中、高剂量组具有较明显的抗术后粘连作用(P<0.05,P<0.01)。且以川芎嗪纳米组降低粘连发生率的作用尤为显著。结论川芎嗪纳米制剂具有较好的抗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纳米 腹腔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