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榕树对榕透翅毒蛾幼虫体内3类酶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琪 廖菘凯 +3 位作者 毛新杰 卫宏健 林浩宇 陈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5,103,共9页
为明确榕透翅毒蛾(Perina nuda)对榕树选择适应机制,选取黄金榕(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altissima)、垂叶榕(F.benjamina)、小叶榕(F.concinna)4种榕属植物为试验材料,饲养榕透翅毒蛾至5龄后测定取食不同榕树的榕透翅毒蛾幼虫消化... 为明确榕透翅毒蛾(Perina nuda)对榕树选择适应机制,选取黄金榕(Ficus microcarpa)、高山榕(F.altissima)、垂叶榕(F.benjamina)、小叶榕(F.concinna)4种榕属植物为试验材料,饲养榕透翅毒蛾至5龄后测定取食不同榕树的榕透翅毒蛾幼虫消化酶(α-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保护酶(SOD、POD、CAT)、解毒酶(细胞色素b5、CarE、GST)活性,以及榕树叶片内的营养物质(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次生代谢物质(类黄酮、总酚、单宁)含量,从而分析榕透翅毒蛾幼虫体内酶活性变化与4种榕树次生代谢物和营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取食4种榕树对榕透翅毒蛾幼虫α-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影响差异显著(P<0.05),但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取食小叶榕和垂叶榕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高山榕和黄金榕,取食垂叶榕的榕透翅毒蛾幼虫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最高。4种榕树叶片对榕透翅毒蛾幼虫体内保护酶活性影响显著差异(P<0.05),取食小叶榕的幼虫体内SOD和POD活性最高,而取食垂叶榕的CAT活性最高。取食4种榕树的榕透翅毒蛾幼虫体内CarE活性表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取食黄金榕的CarE活性最高,取食小叶榕和垂叶榕的细胞色素b5活性显著高于高山榕和黄金榕。4种榕树叶片中次生代谢物类黄酮、总酚含量表现为高山榕>黄金榕>小叶榕>垂叶榕,高山榕叶片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榕树植物(P<0.05),4种榕树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垂叶榕>小叶榕>黄金榕>高山榕,高山榕的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最低。说明榕透翅毒蛾能够通过调节自身酶活性,代谢寄主榕树体内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榕透翅毒蛾 消化酶 保护酶 解毒酶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毛新杰 张占伟 《种子科技》 2022年第21期136-138,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技术在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的普及速度,打造科技型农业种植和生产模式。文章针对农业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技术在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理念的普及速度,打造科技型农业种植和生产模式。文章针对农业技术对农业种植的重要意义、目前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改善农业技术推广现状这3个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希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种植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翅目昆虫性别决定与性别鉴定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廖菘凯 王家晋 +1 位作者 毛新杰 陈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5年第5期193-202,共10页
昆虫的性二型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昆虫不同发育阶段性别的差异和性别鉴定方法,不仅能加强对物种进化关系的理解,还能为遗传调控控制害虫种群和资源昆虫的有效利用提供新思路。本研究综述了鳞翅目昆虫性别决定机制以及在卵、幼... 昆虫的性二型现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昆虫不同发育阶段性别的差异和性别鉴定方法,不仅能加强对物种进化关系的理解,还能为遗传调控控制害虫种群和资源昆虫的有效利用提供新思路。本研究综述了鳞翅目昆虫性别决定机制以及在卵、幼虫、蛹和成虫等不同阶段的性别鉴定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鳞翅目昆虫的性别决定机制通过级联效应进行调控;鳞翅目昆虫性别鉴定通常针对蛹和成虫,鉴定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多学科的交叉和技术发展,光谱分析、分子标记等技术的应用为性别鉴定开辟了新的方向。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和优化鳞翅目昆虫的性别鉴定技术,为鳞翅目昆虫性别鉴定、进化与系统发育、性别关键基因的筛选、特异显性致死基因的不育和种群密度调控技术等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翅目昆虫 性别决定 性别鉴定 性二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