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苋菜天然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瑞 邢军 +3 位作者 毛居代.亚尔买买提 朱思屹 古力依帕尔.于苏普 布阿提开木.麦麦提沙吾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8-214,共7页
研究红苋菜中天然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技术、红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红色素的最优化提取工艺技术;分析不同pH值、光线条件、温度以及与常见金属离子、氧化剂H2O2、还原剂VC、糖等物质共存时红色... 研究红苋菜中天然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技术、红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红色素的最优化提取工艺技术;分析不同pH值、光线条件、温度以及与常见金属离子、氧化剂H2O2、还原剂VC、糖等物质共存时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显示:红苋菜中天然红色素主要属于花青素,最优的浸提工艺条件是固液比为1∶25(g∶mL)、浸提时间为4h、浸提温度为45℃。通过pH示差法测定获得红苋菜中总花色苷(以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计)含量约为3.534 mg/100 mL。红苋菜红色素在pH≥12条件下不稳定,在日光下较不稳定,对高温比较敏感,对Al3+、Fe3+、Cu2+不稳定,对氧化剂较敏感。研究表明,可利用乙醇为溶剂提取红苋菜中天然红色素,在获得了相关的稳定性性质后,可以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苋菜 红色素 提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茴香籽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毛居代.亚尔买买提 朱江梅 +1 位作者 原慧 布海力期木.伊米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5-298,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新疆和田茴香籽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70ml 60%乙醇在70℃下提取2.5h.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标准品测定新疆和田茴香籽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总黄酮含量为1.58%.该工艺...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新疆和田茴香籽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70ml 60%乙醇在70℃下提取2.5h.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标准品测定新疆和田茴香籽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总黄酮含量为1.58%.该工艺稳定、简便、快速,可作为检测茴香籽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茴香 总黄酮 分光光度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薄荷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毛居代.亚尔买买提 原慧 +1 位作者 谢仁娜依.甫拉提 迪丽努尔.马力克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9期40-43,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对新疆薄荷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该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薄荷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5,乙醇浓度为70%vol,浸提时间2h,提取温度40℃条件下色素产率最高;该色素耐高温性、耐光性好,在常用食品... 采用正交试验对新疆薄荷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该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薄荷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5,乙醇浓度为70%vol,浸提时间2h,提取温度40℃条件下色素产率最高;该色素耐高温性、耐光性好,在常用食品添加剂等条件下有较好的稳定性,可作为天然植物色素在食品、饮料等行业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色素 提取 稳定性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鹰嘴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居代.亚尔买买提 李进 +1 位作者 阿依古丽.阿不来提 古力米热.热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417,共4页
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处理对鹰嘴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对鹰嘴豆种子的萌发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用2%硫酸浸料处理20s,60℃热水以及0.20%FeSO4溶液和500mg/L的赤霉素处理种子均能提高鹰嘴豆种子的发芽率.
关键词 鹰嘴豆 发芽率 硫酸 热水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疆野蔷薇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8
5
作者 迪丽努尔.马力克 毛居代.亚尔买买提 阿孜古丽.木阿赛力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6-158,共3页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野蔷薇果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反相液相色谱方法。利用甲醇、异丙醇和水以一定比例1mL/min流速梯度洗脱,360nm波长检测,芦丁和槲皮素在4min内即可达到基线分离。经与标准品对照,野蔷薇果中含有芦丁和槲皮素,含... 为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野蔷薇果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反相液相色谱方法。利用甲醇、异丙醇和水以一定比例1mL/min流速梯度洗脱,360nm波长检测,芦丁和槲皮素在4min内即可达到基线分离。经与标准品对照,野蔷薇果中含有芦丁和槲皮素,含量分别为17.7、94.7μg/gmd。芦丁和槲皮素回收率较好,分别为95.6%和97.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方法重复性较好。本法可用于野蔷薇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快速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液相色谱 新疆野蔷薇 黄酮 芦丁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野蔷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被引量:9
6
作者 古力齐曼.阿布力孜 阿吾提.艾买尔 +1 位作者 毛居代.亚尔买买提 迪丽努尔.马里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1,57,共4页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野蔷薇不同部位(根、茎、果实)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地野蔷薇果实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Zorbax OD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88∶12)为流动相,流...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野蔷薇不同部位(根、茎、果实)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比较不同产地野蔷薇果实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Zorbax ODS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88∶1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在20 min内较好分离,其质量浓度分别为0.02468-0.2468 mg/mL和0.02523-0.2523 mg/mL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和0.9996;平均回收率为分别为99.96%(RSD为0.74%)和100.03%(RSD为0.9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同时测定野蔷薇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均在果实中含量最高;库车县、阿图什市的野蔷薇果实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最多,可作为最适开发利用的固定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蔷薇 齐墩果酸 熊果酸 HPLC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马血中凝血酶原激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米丽班.霍加艾合买提 毛居代.亚尔买买提 +1 位作者 热孜耶.喀日 热合满.艾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53-156,共4页
以凝血酶比活力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激活时间、激活温度、Ca2+浓度三个对激活影响较大的因素,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并验证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凝血酶原激活工艺的优化参数为:激活时间为2.8h,温度为32℃,Ca+2浓度为0.11mo... 以凝血酶比活力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激活时间、激活温度、Ca2+浓度三个对激活影响较大的因素,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并验证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凝血酶原激活工艺的优化参数为:激活时间为2.8h,温度为32℃,Ca+2浓度为0.11mol/L。在此条件下,凝血酶比活力为51.16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 激活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