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流后的大都作家及其创作
1
作者 毛小雨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26,共10页
元杂剧创作中,以关汉卿、马致远为代表的大都籍作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元代杂剧创作走向低潮,很多大都籍的作家陆续向南方迁移。在以杭州为中心的江浙一带继续从事杂剧创作。本文通过对大都籍元杂剧作家的研究,为理清元杂剧... 元杂剧创作中,以关汉卿、马致远为代表的大都籍作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元代杂剧创作走向低潮,很多大都籍的作家陆续向南方迁移。在以杭州为中心的江浙一带继续从事杂剧创作。本文通过对大都籍元杂剧作家的研究,为理清元杂剧南流的路线找到线索。同时,对他们的创作走向进行分析,从另一角度解释了元杂剧向传奇嬗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 大都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气CO_2捕集胺液净化回用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小刚 张一 +5 位作者 毛小雨 李建玺 李爽佩 张安琪 何涌 张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5-78,107,共5页
针对CO2捕集系统有机胺液中热稳定盐的积累进而引起胺液损耗增加、腐蚀严重等问题,提出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胺液中热稳定盐阴离子,采用活性炭吸附去除胺液色度,最后采用大孔树脂进一步净化胺液的组合工艺,并对工艺的影响因素,以及净... 针对CO2捕集系统有机胺液中热稳定盐的积累进而引起胺液损耗增加、腐蚀严重等问题,提出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去除胺液中热稳定盐阴离子,采用活性炭吸附去除胺液色度,最后采用大孔树脂进一步净化胺液的组合工艺,并对工艺的影响因素,以及净化胺液的吸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工艺在较高的温度、pH值及含盐量水平的条件下,均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热稳盐去除率可达90%以上;变质有机胺液经过处理后,其CO2吸附能力恢复至新鲜胺液的92%,并且溶液颜色恢复至淡黄色透明液体,可满足工业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捕集 有机胺 热稳定盐 阴离子交换树脂 胺液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连本事及其流变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荫柏 毛小雨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6,共7页
目连是印度佛教高僧,他的故事传说很早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宗教、民俗、文学、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目连戏出现甚早,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但遗憾的是对目连本事的研究只局限于有关救母故事诸经,未识全貌,致有(?)论。本文认为目连原型... 目连是印度佛教高僧,他的故事传说很早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宗教、民俗、文学、艺术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目连戏出现甚早,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但遗憾的是对目连本事的研究只局限于有关救母故事诸经,未识全貌,致有(?)论。本文认为目连原型与目连戏中的形象相距甚远。目连戏根据的《盂兰盆经》是一部伪经,是佛教为了在中国站住脚而与儒家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远古祭祖习俗的衍化,是佛道共同争夺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 目连救母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宗与元杂剧 被引量:1
4
作者 毛炳身 毛小雨 《中州学刊》 1988年第2期74-77,8,共5页
近年,不少人在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诚然,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论题。但我们还应看到,唐宋以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来自禅宗。故此,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就禅宗与元杂剧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元代佛教与禅宗 “元兴,崇... 近年,不少人在研究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诚然,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论题。但我们还应看到,唐宋以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来自禅宗。故此,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就禅宗与元杂剧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元代佛教与禅宗 “元兴,崇尚释氏”(《元史·释老传》)。在漠北高原崛起的蒙古,从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正式建国号为“大元”起,到顺帝妥欢帖睦尔至正二十八年(1368)八月亡于明止,历十帝。这些帝王,都非常崇尚佛教,在朝廷中“设宣政院”专门“掌天下释教”(《(?)山笔尘》),从政治、经济上保证了佛教传播活动正常、顺利地进行。 元统治者对寺院在经济上的资助是颇为慷慨的。因而佛徒们得以广建寺院,大兴庙宇。僧侣种田免租,营商免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杂剧 禅宗 佛教 统治者 高原 唐宋 文化 蒙古 僧侣 元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萌发绿豆粉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左锋 毛小雨 +3 位作者 许馨予 杨鹄隽 刘灵飞 钱丽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34,共7页
为提高杂粮加工利用途径,开发杂粮新食品,本研究以明绿豆为萌发绿豆粉原料,考察了萌发绿豆粉的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萌发绿豆粉添加量最适范围为5%~10%,采用正交试验对面包制作配方进行优化得出:萌发绿豆粉添加量... 为提高杂粮加工利用途径,开发杂粮新食品,本研究以明绿豆为萌发绿豆粉原料,考察了萌发绿豆粉的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萌发绿豆粉添加量最适范围为5%~10%,采用正交试验对面包制作配方进行优化得出:萌发绿豆粉添加量6%,酵母添加量3%,白砂糖添加量16%,黄油添加量9%,此时面包具有良好的品质与风味。与普通面包粉的粉质特性相比,当萌发绿豆粉添加量为6%时,面团的粉质特性差异不大,其吸水率升高为68.4%,面团形成时间缩短4.8min,粉质质量指数达145;且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增加58.62%,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减少2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发绿豆粉 添加量 质构特性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芸豆蛋白体外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及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毛小雨 许馨予 +2 位作者 杨鹄隽 贾斌 左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6-62,共7页
为探究芸豆蛋白在体外模拟胃部消化期间抗氧化活性及结构特征,本实验以紫花芸豆蛋白为原料,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并运用多种蛋白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消化期间因酶解作用,其水解度及溶解度明显提高,并且随着芸豆蛋白低分子质... 为探究芸豆蛋白在体外模拟胃部消化期间抗氧化活性及结构特征,本实验以紫花芸豆蛋白为原料,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并运用多种蛋白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消化期间因酶解作用,其水解度及溶解度明显提高,并且随着芸豆蛋白低分子质量肽段数量的增加,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加,其中总抗氧化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分别提高了296.97%、54.01%;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消化过程使芸豆蛋白二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随消化时间的延长,消化产物中α-螺旋相对含量、β-转角相对含量不断提高,β-折叠相对含量不断降低;经模拟消化后的芸豆蛋白暴露巯基、总巯基含量下降幅度均较大,两者随消化时间延长均略有增加;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芸豆蛋白经胃部模拟消化后呈现颗粒状,且无序排列形成细密的网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豆蛋白 抗氧化活性 模拟消化 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