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钾营养对茶树EGCG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楠 李转 +6 位作者 刘玫辰 马骏杰 石云桃 魏湘凝 林阳顺 毛宇源 高水练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87-900,共14页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茶叶中重要的滋味和保健功能成分。前人已发现钾营养影响茶树EGCG的生物合成,而其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以黄棪一年生茶苗为试验对象,设置5个处理组(K1~K5),即浇用K2SO4的浓度依次为0.4...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茶叶中重要的滋味和保健功能成分。前人已发现钾营养影响茶树EGCG的生物合成,而其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以黄棪一年生茶苗为试验对象,设置5个处理组(K1~K5),即浇用K2SO4的浓度依次为0.4、0.6、0.8、1.0、1.2 mmol·L^(-1)。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结果表明,低钾处理(K1)的茶树新梢中黄酮含量显著积累,EGCG含量达到最高水平,与高钾处理(K5)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EGCG合成路径上的相关代谢物苯丙氨酸、肉桂酸与对香豆酸在K5处理中上调,而类黄酮途径的下游代谢产物(二氢槲皮素、二氢杨梅素、无色飞燕草色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则在K1、K2处理中上调。在钾营养的影响下,EGCG的生物合成受到一系列结构基因CsCHI、F3′5′H、CsF3H(CSS0019002)、CsANS、CsANR、CsaroDE、CsSCPL和转录因子(MYB306)的正向调控以及CsPAL、CsC4H、Cs4CL、CsCHS、CsF3H(CSS0016177)、CsDFR(CSS0011557)和转录因子(NAC83)的负向调控。钾营养会通过影响茶树中关键基因的表达对EGCG的合成进行调控,从而影响EGCG的含量。研究结果为钾营养调控茶树的EGCG生物合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生物合成 茶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茶枸杞复合凝胶软糖配方优化及特性评价
2
作者 王未名 李佳音 +5 位作者 苏淑颖 黄艳 毛宇源 陈水吉 林东艺 苏凯 《中国茶叶》 2024年第7期17-24,共8页
研究旨在探讨白茶枸杞复合凝胶软糖的最优配方,并对其特性进行评价。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研究复合凝胶添加量、速溶白茶粉添加量、枸杞粉添加量、赤藓糖醇添加量对白茶凝胶软糖的感官和物理品质的影响,从而得出... 研究旨在探讨白茶枸杞复合凝胶软糖的最优配方,并对其特性进行评价。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试验,研究复合凝胶添加量、速溶白茶粉添加量、枸杞粉添加量、赤藓糖醇添加量对白茶凝胶软糖的感官和物理品质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优工艺配方;在此基础上,检测该工艺配方所制软糖的感官品质、物理性质以及抗氧化能力。白茶枸杞复合凝胶软糖的最优工艺配方为复合凝胶(明胶∶卡拉胶=7∶3)添加量15 g,速溶白茶粉添加量0.3 g,枸杞粉添加量1 g,赤藓糖醇添加量13 g、柠檬酸添加量0.1 g。该条件下制得的白茶凝胶软糖感官评分为85.4分,产品色泽均匀,口感协调,兼具白茶和枸杞风味;其物理性状为:弹性0.97±0.01、硬度(1 934.81±69.27) g、咀嚼性1 623.16±171.80;产品的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别为(51.86±1.67)%和(0.014±0.002) mmol/g。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软糖感官色泽、形态、风味、组织均表现较好,物理性状弹性、硬度、咀嚼性较为理想,配方中含白茶和枸杞成分使其具备一定抗氧化能力。本研究可为白茶和枸杞的深度开发和茶在软糖食品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白茶粉 枸杞 软糖 响应曲面法 质构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蜜桃乌龙茶饼干加工工艺及品质分析
3
作者 董绚 段飞跃 +6 位作者 王红皓 毛宇源 王未名 黄艳 余婉仪 欧阳洳梦 林东艺 《中国茶叶》 2024年第8期40-47,共8页
对一种融合了乌龙茶和水蜜桃风味的营养保健茶饼干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感官得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结合模糊数学评价法,探究低筋面粉、速溶乌龙茶粉、水蜜桃粉、糖粉和鸡蛋的添加量对蜜桃乌龙茶饼干感官品质和物理性质... 对一种融合了乌龙茶和水蜜桃风味的营养保健茶饼干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感官得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结合模糊数学评价法,探究低筋面粉、速溶乌龙茶粉、水蜜桃粉、糖粉和鸡蛋的添加量对蜜桃乌龙茶饼干感官品质和物理性质的影响,进而探索最优配方及对应样品的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以低筋面粉22 g为基准,当添加速溶乌龙茶粉0.25 g、水蜜桃粉8 g、糖粉5 g、鸡蛋5 g时,饼干品质最佳,口感酥脆爽口、软硬适中、咀嚼性佳、色泽均匀、口味丰富;饼干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了(36.43±2.37)%、总抗氧化能力(T-AOC)为(0.022±0.003)mmol/g。产品的研制丰富了茶饼干市场产品种类,为乌龙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渠道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响应面 水蜜桃粉 速溶乌龙茶 茶饼干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多胺和ACC对铁皮石斛试管苗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毛宇源 林艳君 +2 位作者 张梓浩 赖瑞联 赖钟雄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7期1-5,共5页
试验以1/2MS+IBA 0.5 mg/L+NAA 0.5 mg/L+5%土豆泥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比较不同浓度的精胺(Spm)、亚精胺(Spd)和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对铁皮石斛试管苗壮苗和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pm浓度为5 m L/L时,铁皮石斛试管苗壮苗... 试验以1/2MS+IBA 0.5 mg/L+NAA 0.5 mg/L+5%土豆泥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比较不同浓度的精胺(Spm)、亚精胺(Spd)和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对铁皮石斛试管苗壮苗和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pm浓度为5 m L/L时,铁皮石斛试管苗壮苗和生根效果最好;添加10 m L/L的Spd最有利于铁皮石斛根系生长;而ACC浓度为5 mg/L时铁皮石斛试管苗长势最好,10 mg/L时,根系生长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组织培养 生根 精氨 亚精氨 1-氨基环丙烷羧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铁观音乌龙茶包揉过程中代谢物动态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佐明兴 闫瑞 +7 位作者 封子旋 高婷 郑玉成 侯炳豪 叶乃兴 陈倩洁 毛宇源 高水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53-365,共13页
为探明包揉对铁观音乌龙茶(简称“铁观音”)品质的影响,以铁观音揉捻叶为原料进行包揉处理,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不同包揉阶段的非挥发性及挥发性代谢物。非挥发性代谢物测定结果表明:... 为探明包揉对铁观音乌龙茶(简称“铁观音”)品质的影响,以铁观音揉捻叶为原料进行包揉处理,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不同包揉阶段的非挥发性及挥发性代谢物。非挥发性代谢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包揉阶段共鉴定出12类973种非挥发性代谢物,其中差异代谢物468种。包揉过程中,非挥发性代谢物总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具有苦涩味的黄酮醇糖苷类和酚酸类差异物质在包揉过程中含量下降,有利于茶汤苦涩感的减轻;脂质类差异物质在包揉过程中含量上升,为后期干燥过程中脂肪酸挥发物的转化提供有利条件。挥发性代谢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包揉阶段共鉴定出6类47种挥发性成分。包揉过程中,具有脂肪香或青草味的β-红没药烯、庚醛、(E)-2-己烯基己酸酯和顺-3-己烯基异丁酸酯含量下降,呈花香或果香的茉莉酸甲酯、苯甲酸苄酯、香叶基丙酮和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含量上升。铁观音的主要呈香成分如芳樟醇、茉莉内酯、顺式茉莉酮、α-法尼烯和罗勒烯等,虽然在包揉过程中含量降低,但在包揉结束时其气味活度值仍然大于1。由此可知,包揉有利于纯化铁观音品质,促使滋味更醇和、花果香更显露,研究为乌龙茶包揉过程中代谢物变化和风味品质形成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包揉工艺 非挥发性成分 挥发性成分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